年中开始,各省份陆续发布了地方财政预算调整方案情况,从地方债额度分配来看,一般债重平衡,专项债重项目,经济大省的专项债额度进一步提高,而偿债压力大和欠发达地区的专项债额度进一步减少,财政不断夯实专项债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相较于去年,今年专项债投向变化不大,主要用于大基建、棚改、城乡社区、交通运输等;但发行进度略慢,后续料将显著提速。从各地预算调整方案来看,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调整或将提前,财政收入承压、欠发达省份和公开表示财政紧平衡的三类地区有望获得增量转移支付,缓解财政紧平衡压力。最后,在息差收窄、补资本渠道欠缺背景下,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明显提速,预计今年中小银行专项债额度或将增加,以缓释地方中小银行风险。
▍地方债的省际分配,财政自给率低和人均GDP偏低地区易获得一般债额度,基建需求大或国家重大战略相关地区易获得专项债额度。
青海、吉林、甘肃、黑龙江等财政自给率偏低地区一般债配额较高,一般债/GDP分别为4.9%、1.5%、1.7%、2.3%。天津和河北(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庆和江西(长江经济带)、新疆和甘肃(“一带一路”)、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国家重大战略涉及的地区专项债配额较高,专项债/GDP分别为5.4%、4.7%、4.4%、5.0%、6.2%、6.8%。地方债的省内分配,主要有因素公式法、向债务风险小地区倾斜、优先满足项目融资、向重点地区及山区倾斜四种思路。
▍近年经济大省专项债额度提高,进一步夯实专项债跟着项目走的原则。
考虑到经济大省项目建设需求较大,专项债额度进一步提高。如浙江、福建、四川等经济大省专项债增加较多,今年较2022年分别增加446、146、308亿元。国家战略相关地区如北京、河北、重庆专项债额度也增加较多,今年较2022年分别增加199、91、115亿元。在高质量发展、“隐债不增”、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等要求下,专项债对项目质量的要求在逐渐提升。
▍专项债投向主要用于基建、棚户区改造、城乡经济发展、社会项目等,与去年基本接近,今年专项债发行节奏略慢,后续有望加速。
今年专项债的投向主要用于未分类基础设施(39.2%,2222亿元)、棚户区改造(19.7%,1117亿元)、城乡经济发展(12.6%,716亿元)、社会项目(12.6%,474亿元)、收费公路(8.2%,462亿元)、工业园区(7.4%,417亿元)等,广义基建占比超过一半。发行节奏方面,今年以来(截至6月16日),各省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额度占全年的52.7%,较去年同期低16.6个百分点,主要系5月以来多数省份发行进度慢于去年。仅北京发行进度快于去年,福建、江西、重庆略慢于去年,浙江、辽宁明显慢于去年。6月2日国常会提出“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发改委投资项目审核提速,预计后续专项债发行节奏将加快。
▍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调整或将提前,财政收入承压、欠发达省份和公开表示财政紧平衡的三类地区有望获得增量转移支付。具体而言:
1)财政收入承压较大的省份如吉林、天津、重庆、广东、山东、湖南、四川。2)欠发达省份新疆、西藏、宁夏、内蒙古等。3)公开表示财政紧平衡的贵州、内蒙古、湖北等省份。预计三季度一些省份会陆续披露增量转移支付,节奏早于以往。预计伴随着转移支付的下达,各省的财政紧平衡的状况或将有所缓解。
▍在息差收窄、补资本渠道欠缺背景下,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明显提速,今年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额度为历史同期最高。
今年以来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量1288亿元,为历年同期最高,发行量较大的地区有辽宁440亿元、内蒙古200亿元、黑龙江190亿元、河北150亿元,或反映今年中小银行专项债额度提升,这可能挤占项目建设专项债额度。我们估算今年项目建设专项债额度可能在35000-35500亿元之间。
▍风险因素:
部分省份预算调整方案未公开披露;执行数与预算数差异较大;财政政策超预期变化。
(程强为中信证券政策首席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