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加速融入武汉1小时都市圈
(图为武红高速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通讯员 古桂琴 摄)
6台压路机来回开动,将大小不同的砂石颗粒反复压实;新完成的3公里路面水稳层上,整齐地摊铺着打湿的机械棉布……4月18日,在红安县高桥镇的武红高速公路二标K18至K21段施工现场,几十名工人正在加紧路面基层施工。
“距离9月底具备通车条件,只有5个月,各标段都在抢晴天战雨天赶进度。”红安县武红高速协调工作专班干部董念忠说,项目建成通车后,红安主城区到武汉只需1小时,有利于武鄂黄黄都市圈对红安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红色革命老区资源产业深度开发。
总投资29.22亿元的武红高速公路(沪蓉高速红安联络线)是省级重点项目,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公路全长27.683公里,全线双向四车道,起于红安县觅儿寺镇陈家田附近,与沪蓉高速相接,止于红安县城区云台村,与红安县发展大道相接,是红安连接武汉最快的通道,也是红安县首条南北走向交通大动脉。
21支施工队争分夺秒,冲刺9月底具备通车条件
“去年开始,我们二标段争分夺秒保进度,今年春节都没停工。”压路机驾驶员黄华平说,乘着好天气,3月以来,经常到了凌晨施工现场还是灯火通明。
在黄华平的操作下,路面经过反复碾压逐步平实,为接下来沥青层铺设打好了基础。
据介绍,武红高速项目于2021年1月开工,分为两个标段施工建设,实行路基、桥涵、路面工程同步推进,半幅铺设交叉进行。目前,全线共有21支队伍、1000余名工人、298台(套)设备同步施工。
“原本要3年建设工期压缩至一半,武红高速是湖北交投集团承建项目中进度最快的项目之一。”董念忠介绍,自项目建设以来,企地双方合力攻坚,坚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实行每周一调度、一通报,确保项目建设按照时间节点和进度要求高效稳步推进。“在冲刺9月底具备通车条件的关键时期,一刻也不能松懈。”
在一标段项目经理严兵的办公室,一张长约2米的施工图纸占据了一整面墙的空间。图纸上,标注了大小近20处节点和拟完成的时间。
截至3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15.25亿元。路基工程完成80%,桥梁(涵)工程完成90.5%,路面工程完成12.9%,房建工程完成16.6%。机电工程正在开展管线预埋施工。
全线16座桥梁,先进技术解难题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是工程建设中的常态。武红高速项目设置桥梁16座、互通式立交3处,施工难度大,技术含量高。
在红安县觅儿寺镇阮家畈大桥建设现场,记者看到,桥面建设已基本完工,可满足通行要求。
“这是一标段首个完成的主线桥,使用的是现浇箱梁的工艺。”武红高速一标段生产经理周武介绍,在武红高速一标段,共建11座桥梁,除阮家畈大桥外,均使用钢混结合梁、钢箱梁的工艺。
“因阮家畈大桥靠近红安县和谐大道5号路,如果是钢混或者钢箱梁,建设的桥梁有一定弧度,既不美观,实用性也稍差。”周武说。
但现浇箱梁大部分工艺在建设现场,为此,场区配备喷淋降尘措施、雾桩设备、雾炮等设施,有效防止粉尘污染。同时,场区内水沟布置合理,清污水系分明,注重水循环多次重复利用。
新技术运用比比皆是。项目标段中有2公里长的高架桥梁。为此,项目部引进造价数十万元的智能张拉、压浆设备,该设备可根据计算机反馈控制张拉力量及压浆比,并且后期成品梁体上标识了基本信息和预制全过程信息,采用二维码信息技术在梁体上予以标识,可用移动终端实时查看,实现质量可追溯。
跑步融圈,三大物流园呼之欲出
“武红高速就在我们村委会门前,通车后,肯定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红安县城关镇云台村党支部书记周中林说,村里的钓鱼台景区是3A级景区,还有2家农家乐,一到周末,武汉来的游客特别多,村里正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采摘旅游项目,并新增农家乐,抢抓武红高速通车机遇,做大乡村游。
一条路舞动一座城。武红高速加速了红安推动交通物流互联互通。
红安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介绍,围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发展战略,以流域综合治理统筹“四化”同步发展为契机,深层次推动多式联运。
在铁路方面,积极推动沿江高铁红安段、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红安段、武汉至红安市域(郊)铁路尽快实施,全线开工。
在公路方面,实施G346红安县二程至上新集段、G346红安县桃花至杏花段国省道品质化提升,努力实现红安与武汉高速直达、物流互通。
在水运方面,推进倒水河河道治理及通航项目规划建设,对接阳逻深水港,快速融入长江黄金航道。
在物流方面,围绕加快构建“通道+基地+网络”一体化物流体系,钢贸物流园、家居产业物流园、农产品物流园等三大物流园建设有序推进,努力将红安建成“服务大武汉、辐射大别山、连接大中原”的现代化物流枢纽节点。
(责编:汪泽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