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经想过,有一天,可能需要为自己的房子支付“养老金”?
这不是某种科幻小说的情节,而是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成为我们现实生活的一部分。
最近,这个话题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引起了广泛关注。
初闻其词,你可能会感到困惑:房子需要养老金?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养老金是人退休后的保障,而房子呢,难道我们买了房还要为它的未来担忧?
还真是如此,因为任何东西都其生命周期,房子也不例外。
还记得那些房地产专家和大V们的警告吗?
他们常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最大韭菜,是那些购买高层住宅的人。”
原因何在——70年的产权,然而房子本身却可能无法维持至此。
而现在,我们或许找到了解决办法了,那就是会议上讨论地“探索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
你可能会想,这真的有必要吗?
让我们看看数据,根据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的说法就是:
目前,我国的住宅总面积高达500亿平方米,其中上世纪建成的房子就占据了60%。
由于时间久远,风吹日晒,这些房屋已经开始面临质量和维护的问题,且部分已经存在安全隐患。
关键是,很多小区的物业维修基金不足,还急需进一步的资金支持。
这里的数字,足以让我们看到问题的严重性。
而这些老旧小区,其实还是相对好处理的,毕竟楼层不高,内部结构简单。
然而,当你看向那些新建的高层住宅,繁复的燃气管线、水管、电线等设施,一旦老化,其维修成本是多么惊人。
按照国外的经验,这样的老房子,每年需要花费1%-3%的房屋总价值进行修缮。
这意味着,随着房龄的增长,维修的问题只会变得更复杂,费用更高。
靠买房时交的那点住房维修基金能支撑吗?貌似很难!
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必须建立前瞻性的思考了,以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房屋质量和安全隐患问题。
基于这个原因,“探索房屋养老金制度”的议题所以被提上议程。
这其实是一件好事。谁愿意住在一栋三天两头出问题的房子里呢?
断水、断电、电梯坏了,甚至外墙脱落砸到人……这些都是我们无法忽视的问题。
然而,真正的问题来了:这笔养老金,应由谁来支付?
目前还没有确定的方案。
一种观点是,房屋养老金可实行分类管理,由公共账户和个人账户两部分组成。
公共账户由国家出资,个人账户主要靠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账户开支。
这种方案,看起来很合理,但是否能够覆盖所有房屋老化的开支,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还有专家觉得,可以从土地出让金中想办法,拿出土地出让金中5%的资金,或者20%净收益,作为房屋养老金,这样老百姓就不用出钱了。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岂不美哉!
我也比较认可第二种方案,不知道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