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物流、绿色回收和绿色服务为“六大支柱”,美的打造绿色产品和服务;逐步更新迭代工业化建造体系、积极推广建立行业绿色供应链、开展零废弃行动等,万科推广绿色建筑;搭建供应商碳排放数据收集信息化系统、大力推广种养一体化项目,伊利提供低碳乳制品……
低碳正走进生活。“双碳”目标是推动我国构建低碳、零碳社会基本方略,也是我国在经济发展转型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安排与战略任务。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市场主体,也是碳排放的主体。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发展,是“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不过,现阶段企业绿色转型发展还面临一系列难题需要破解。
2022公益传播力榜单显示,公益项目的实现路径呈现多元化趋势,“绿色低碳”成为新关键词。有鉴于此,为进一步跟踪、研究企业绿色转型下的新特点、新挑战与新对策,南方公益联合暨南大学建立企业“双碳”实践力分析模型和指标体系,包括公共表现、企业行动、低碳领导、信息透明、环保公益五个维度,设置23个指标,进行大数据分析。在考察对象范围上,聚焦房地产、医药健康、食品饮料、汽车制造、金融保险等行业企业(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上榜企业)共110家,最后评选出“双碳”实践力50强样本。
此次评选显示,考察的110家企业中,24%为科技互联网企业,18%为建筑地产企业,15%为汽车制造企业,14%来自银行保险行业,16%来自食品饮料行业,还有14%来自医药健康行业。110家企业“双碳”实践力均值为58.6分,“双碳”实践力得分大于60分的占比约57%;“双碳”实践力50强样本均值为75.25分,整体“双碳”实践力还有待加强。
●南方日报记者 周中雨 葛政涵
驱动
环保问题监管推动意识转变
通过对110家考察企业的分析,南方公益团队发现,近些年来,企业环境违法、环保问题较多,超八成企业或其下属子公司涉环保风波。
其中,建筑地产行业是环保违法的“重灾区”,考察的110家企业及其下属子公司,近九成在过去三年存在环境违法。比如,2021年无锡蠡湖金茂府工地车辆污染道路,建设单位无锡泰茂置业遭罚;同样在2021年,绿地控股间接控股子公司绿地集团森茂园林有限公司,因环境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
作为碳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建筑业的绿色化转型升级对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为此,国家在推进建筑能耗上制定了严格目标。根据住建部发布的《“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5亿平方米以上,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亿平方米以上,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在汽车制造行业,环保风波也不少,主要集中在排放问题上。早年间,江淮汽车、长安汽车等都因排放问题吃过巨额罚单。近两年,罚单少了,但是风波仍不断。去年5月,比亚迪长沙工厂陷入环保风波,今年5月,长城汽车实名举报比亚迪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再次引发热议。
值得一提的是,银行保险行业虽为金融服务行业,但涉及的环保风波依旧不少。比如,建设银行间接参股公司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曾因环境违法行为收到行政处罚;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华南支行因违规向环保红牌企业发放贷款,被罚款70万元。
对企业来说,投资环保是一件高投入但短期内难看到实际产出的事,但正是这些年来环保问题及相关执法日益受到重视,低碳能力也同步受到了更为显著的关注,企业在此方面的意识不断增强。
行动
“双碳”实践整体规划提上日程
随着意识的提升,企业多维度提升自己的低碳能力,并逐渐明确“双碳”实践规划。
其中,提前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绿色低碳技术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2023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3-2025年)》,明确到2025年,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绿色技术创新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撑能力持续强化。
分析显示,考察的110家企业中约有五成推出自主研发低碳技术。比如,在地产行业,智能建造是解决建筑行业低效率、高污染、高能耗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早在2018年,碧桂园就成立了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下称“博智林”),推动智能建造体系不断走向成熟。截至2022年5月,博智林在研机器人近50款,已有23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并对外开展租售业务,服务覆盖28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超450个项目;累计交付超900台,累计应用施工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
在走向“碳中和”的路上,企业也逐步收获成果,低碳产品和低碳服务便是重要成果。考察的110家企业中约七成已推出低碳产品或服务,不过,行业不同产品各有特色。地产行业发力绿色建造、零碳社区;食品行业则推出低碳产品,引领消费者低碳生活方式;汽车制造行业则关注新能源产品、新能源技术等;银行保险行业虽然不生产低碳产品,但深耕绿色金融,比如交通银行在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出惊人的加速度、整体产业持续向绿色节能低碳方向转型发展的趋势下,推出《汽车动力电池行业金融服务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约有五成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了碳数据、碳资产管理情况。随着环境破坏程度日益加剧,环境价值理论认为,企业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的权利也是一种稀缺资源,所以它也应该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进行确认、计量以及报告。在我国,2021年7月,全国碳交易市场已全面上线交易运行,碳交易政策及机制日臻完善。
积极响应和贯彻“双碳”目标,中国企业积极定下企业的“双碳”目标和路线图。110家考察企业中,超七成公开发布了低碳目标:2021年广汽集团发布了“GLASS绿净计划”,计划于2050年实现碳中和;龙湖制定了“到2030年单位面积碳排放强度降低至少15%”的环境目标;伊利发布中国食品行业第一个“双碳”目标及路线图,定下2050年前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的目标。
不仅有目标,企业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约七成企业定了碳中和战略和机制,比如,伊利发布《伊利集团零碳未来计划》《伊利集团零碳未来计划路线图》,将在2050年前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并制定了2030年、2040年、2050年3个阶段的具体任务;中国电信公司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由首席执行官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联动
供应链协同向绿色转型
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推动供应链安全稳定和绿色化发展是关键之一。近年来,绿色供应链的价值愈发凸显,以企业为核心带动供应链绿色转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企业加强自身碳管理的基础上调研分析,约有76%的企业引领或参与绿色供应链建设。这其中,有企业加大绿色供应链研究的,比如贵州茅台,打造白酒制造业创新中心,围绕白酒全产业链的智能制造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开展研究;有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倡导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比如华润置地在供应链管理流程的前端品类研究、供方寻源、资格预审、招标定标中嵌入绿色低碳理念;还有企业干脆在产业链上进行绿色投资和布局的,比如保利资本和碧桂园创投再度强强联手,共同成立保碧新能源公司,布局新能源光伏科技行业,探索业务转型新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一轮信息科技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以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在各行各业的应用更广、更深,数字化也为低碳供应链极大赋能。传统供应链尤其是以高碳行业为代表的供应链经济,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形成智能化处理和应用,并将实体进行数字化,最终达到智能化生产的目的,减少碳排放。
比如,中国建筑旗下的中建一局,打造了碳数据监测管理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信息技术,通过对建材、施工和运维阶段的碳排放数据统计和监测管理,先行探索建筑行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精细化管理能力建设。
“当前全球气候危机日趋紧迫,绿色供应链建设任重道远,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方式,绿色供应链融入了全生命周期等管理方式,以核心企业为引领,来带动供应链整体绿色绩效的提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指出。
110家企业在相应行业均处于领先位置,因而更有能力和义务带动各自产业链的绿色升级。分析显示,约35%的企业积极组织过研讨会议或参与了行业标准制定,推动低碳产业链建设。比如,中国标准化研究资环分院联合阿里巴巴等公司,参与起草了17项绿色低碳团体标准。
互动
低碳信息披露体系尚不成熟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我国正在加速推进ESG体系建设。其中,企业ESG信息披露是ESG体系的重点环节,被视为与公众互动的渠道之一。近年来,随着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全球企业ESG信息披露数量和质量上发生了巨大变化。《KPMG可持续报告调查2020》数据表明,全球企业可持续信息报告率逐年稳步提升,至2020年,至少有80%的样本企业报告了其可持续发展信息。在KPMG调查的样本中,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信息的披露比率达到78%,高于全球平均值。
在110家考察企业中,近九成在今年5月前发布了2022年ESG报告,其中98%的企业都在ESG报告中对低碳绩效进行了披露。比如万科在2022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对“环境之道”做了详细披露: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面积3.083亿平方米。社会废弃物管理项目数量207个等;2022年是广汽第11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第六年发布ESG报告,2022年集团环保投入4.5亿元,全年中水使用量达5513252.3吨,全年包装回收量达1590.8吨。
但也可发现,企业虽然都有发布可持续发展目标,但内容不尽相同。这背后是ESG一直以来披露框架的不统一。当前国际主要ESG信息披露框架,指引有GRI标准、SASB准则、CDSB框架等多个。
有研究指出,当前我国仍缺乏全面系统成熟、符合国情实际、整合各项制度且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企业ESG信息披露标准或行业规范。标准的缺乏和不成熟,导致不少企业在披露ESG信息时无章可循、无例可依,而监管部门的披露要求难以得到完全落实:企业宣传成分多而叙述篇幅小,描述篇幅长但数据内容少,披露内容的范围和质量存在较大短板……这或许会增加企业ESG信息和国际通行标准接轨和兼容的难度及成本。
在评价方面,我国目前存在多个ESG评价体系,但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系统尚不成熟。调研数据显示,110家考察企业中仅有约两成的企业在ESG报告中披露的低碳绩效有第三方审核。比如华润置地在2022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披露了委托“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专家委员会”对报告进行评级的结果,从过程性、实质性、完整性等多维度评价,综合评级“五星佳”级。不过,整体来看,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制定的强制披露制度给未细化到对ESG/社会责任报告的监督等方面,无形中给企业低标准披露留下了制度缺口。
学术支持: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