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二十五年来,从未有过的事情。尤其是今年,随着疫情的消退,楼市并未有太大起色,很多地方的房地产开发商都在“有诚意”地降价,以求生存。新房的低迷也反过来影响了二手房的销售,不少城市的房源数量创下了新的记录。越来越多的网民在网络上高呼“不降价就不买房”,这的确也代表了许多年轻人的想法。事实上,这并不是一种巧合的现象,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数年楼市走势已显,从2024年开始,为“潮水退却”做好准备?并预言:下一年的房屋或将超过人们的想像力。
如果不看财政政策来判断房地产走势,那就是瞎子摸象。这些日子以来,人民币接连突破7,7,1,我想许多人都见过却莫名其妙。他心里琢磨着,这和我们的房地产有什么关系?要知道,从2020年5月到现在,老美已经印了三十万亿美元的钞票,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了四十年的最高点。不过老美也不傻,将过剩的货币注入到了全球的金融市场中,并在2022年三月份开始了十次利率的上涨,以此来控制国内的通货膨胀。但是,大部分国家仍处于经济复苏的初期,这个时候,如果跟上升息,必然会对经济复苏造成干扰,但如果不跟上,就会出现我们目前所见的情况,即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会继续下跌。
大家都知道,当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外贬值时,就像股票市场那样,进入房地产市场的外资也会从市场上抽身而退,而房企持有美元外债的融资成本也会随之上升,所以开发商要想还债,就必须通过降价销售来快速回笼资金。当然,我们也不会束手就擒,为了保证国家的信誉,我们也不会允许人民币继续贬值,但是,最好的办法,就是控制货币的发行量,将房地产的需求转化为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房地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近年来因为调控政策,分得的份额越来越小,银根下降后,能拿到的钱也越来越少。在未来数年内,地产商在无资本支撑的情况下,会更加谨慎,地价必然会大幅下跌,面粉降价,面包又怎能不降价呢?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相信,要使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复苏,就得从需求一方做起。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根据统计,从1963到现在,这十年间,我国的新生儿数量一直保持在2000万左右,这是中国建国后的一个生育高峰期,这也就意味着,从2024年开始,男人们将会进入一个“退休高峰期”。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在退休之后,是不会没有房子可以居住的,也没有能力再去买一套新的房子。还有人说,现在不是提倡二胎三胎的吗?甚至有的地方,还会有生育津贴。如果你是我,你会为了几千块的生育补助,多要几个孩子吗?当然不会这么简单。养一个孩子不难,但要给孩子买一套教育基金,买一套房子,那就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了。或许有人会说,现在国家对房地产的支持还不够充分,而且随着退休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少的家庭,想要多生几个孩子,还不如让年轻人多赚点钱,买几个房子呢。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了这样一条消息,根据统计部门的数据,我国的灵活就业人数已经超过了2亿。说句不好听的,没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谁有信心买得起房子?再说了,我们现在的经济,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很多人都没钱买东西,就是因为他们的收入太低。就像之前说的,如果印钱的速度放慢,那么经济复苏就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到时候想要保住一份工作,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另外,有三点“已然不多”,一是当今都市里的大部分是八零后,九零后,有多少家庭会缺少住房?城市人口平均居住面积超过40平方米,已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居住水平相媲美,对居住面积的要求已无进一步提高的空间;二是我国的居民负债率已经超过了60%,超过了发达国家的20%,已经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债务水平持平了,而这一点,主要来自于居民的房贷,所以,我国的居民负债率已经很低了,但下降的概率很大,因为从长远来看,这一点必须要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三是全国的房地产信息都已经建立起来了,房产税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最近几个月,很多城市的二手房价格都在上涨,这也是因为这个消息的原因,所以留给房叔和房姐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所以,在未来的一年里,房地产价格的中枢将会有一个很大的下降空间。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比如广东惠州,就有一家开发商在降价的时候,表现得非常的热情,因为他们觉得,现在的房价,还是很赚钱的,就算降价了,他们也能赚钱。同时,南京一家地产商也向当地政府表达了自己的意愿,他们的房子虽然降价了一万五千元,但因为他们的库存足够支付他们的拆迁和建设成本,所以他们希望能将价格降下来。事实上,不管是开发商的大甩卖,还是周围人的新房价格,都已经回到了五六年前的水平,这都是房价下跌的前兆,对这些习惯了“只涨不跌”房价的人而言,下一年,他们的预期,可能会比他们想象的还要高。
在这二十五年来从未有过的局势中,尤其是今年,随着疫情的消退,房地产市场并未迎来大规模的复苏。许多地方的开发商为了生存纷纷“有诚意”地降价,但新房市场的低迷也影响了二手房的销售,导致房源数量创下新纪录。越来越多的网民在网络上高呼“不降价就不买房”,这反映了许多年轻人的心声。这种现象并非巧合,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数年的楼市走势已经显现,我们应该为“潮水退却”做好准备,并预言:下一年的房屋市场可能超出人们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