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泰君安、东方证券
硅料边际拐点已现,行业大年趋势明确。2022年国内逆变器出口大幅增长,欧洲为最主要市场,国内招标市场组串式占据主流,华为、阳光电源为中标龙头。2022年逆变器出口金额89.71亿美元,同比增长75.03%,其中欧洲出口金额占比高达56.32%。国内招标市场由央企主导,组串式占比高达75%。中标市场华为、阳光电源双龙头地位稳固。
2022年国内光伏装机增长快速,海外出口稳定提升。2022年组件累计出口423.75亿美元,同比+65.45%。2022年电池片累计出口40.03亿美元,同比+40.66%。2022年逆变器累计出口89.71亿美元,同比+75.03%。
逆变器:光伏发电系统的心脏
太阳能光伏发电过程中,光伏阵列所发的电能为直流电能,然而许多负载需要交流电能。直流供电系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便于变换电压,负载应用范围也有限,除特殊用电负荷外,均需要使用逆变器将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
光伏逆变器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心脏,将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直流电通过电力电子变换技术转换为生活所需的交流电,是光伏电站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
逆变器一般由升压电路和逆变桥式电路构成。升压电路把光伏电池的直流电压升压到逆变器输出控制所需的直流电压;逆变桥式电路则把升压后的直流电压等价地转换成常用频率的交流电压。
MPPT技术是光伏逆变器的核心技术。MPPT为最大功率点跟踪系统,是一种通过调节电气模块的工作状态,使光伏电池能够输出更多电能的电气系统。MPPT控制通过实时检测环境温度、光照强度等条件下的发电电压,追踪最高电压电流,调节DC/DC转换电路的等效电阻,使得光伏电池实现最大功率输出,提高充电效率。因此,MPPT是决定光伏电池发电量的关键部件。
光伏逆变器不仅仅只有直交流变换功能,还有主动运转和停机功能、最大功率追踪MPPT功能、孤岛效应的检测及控制功能、电网检测及并网功能、零(低)电压穿越功能。
光伏逆变器可以分为集中式、组串式、集散式和微型逆变器
按照技术路线,光伏逆变器分为大型集中式光伏逆变器、组串式光伏逆变器、集散式光伏逆变器、微型逆变器。
大型集中式光伏逆变器:先汇流,再变换,适合大型地面电站。
组串式光伏逆变器: 分组变流后再汇流,适合分布式发电。
集散式光伏逆变器:分散MPPT跟踪、集中逆变。
微型逆变器:单个组件跟踪变换,适合户用光伏系统。
光伏逆变器行业壁垒:技术+供应链+成本优势
技术壁垒:长期积累的know-how对于提升产品效率至关重要。其效率、稳定性、与其他部件的集成度等都需要深度的积累才能实现;逆变器端细微的效率差异,放到整个系统中影响很大,技术水平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壁垒:核心零部件IGBT供应商集中度高、议价能力强,因此具备领先的行业地位、采购规模大的制造商能够进入供应商的一级名单,获得优先的供应。稳定的供应链成为重要壁垒。
成本优势:逆变器行业轻资产的属性,决定了其扩产容易,因此需要更低的成本叠加技术优势维护公司的竞争力。
行业趋势:组串式成为主流 中国企业引领全球 进一步提升功率和电流
组串式逆变器市场份额占比接近70%,成为市场主流。根据CPIA统计,2021年,光伏逆变器市场仍然以集中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为主。其中,组串式逆变器依然占据主要地位,占比为 69.6%,集中式逆变器占比为 27.7%,集散式逆变器的市场占有率约为2.7%,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随着分布式光伏的进一步扩大和分布式与集中式价差的进一步缩小,组串式逆变器将继续占据主要地位。
主要是组串式逆变器在产品性能方面具有优势,和集中式逆变器的成本差距缩小。全球分布式光伏装机占比提升和我国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提升组串式逆变器市场占比。
中国逆变器性价比高 逐渐占据海外市场
中国企业全球份额过半,2015年起,华为和阳光电源(300274)出货量稳居全球前二,根据Wood Mackenzie统计,2021年,全球逆变器出货量225GW,排名前10的企业中有6家来自中国,合计占全球份额高达66%。
海外逆变器市场毛利率高于国内,吸引中国企业出海布局。海外光伏行业发展较早,较为成熟,对产品可靠性、品质有要求,行业进入门槛也较高,重视企业品牌,所以毛利率高。国内对价格较为敏感,且国内厂商竞争激烈,国内毛利率低。从行业整体来看,海外毛利率比国内高 10%以上。
国内逆变器厂商均加速布局海外市场,海外收入占比逐年提高。以阳光(300274)和固德威(688390)为例,阳光电源海外收入占比从 2019 年的 25.16%上升到2022年上半年的 53.0%,固德威海外收入占比分别由2017年的23.9%提升至2021年的64.12% 。
国内企业海外市场仍有替代空间 极限份额接近85%
全球逆变器市场中国企业份额逐渐提升,理想情况份额有望超过8成。根据 Wood Mackenzie 的统计,以2019年全球各市场的市场份额为基础,计算了中国企业可替代的全球空间。考虑到本土企业在本土市场有政策保护、税收优惠、渠道优势、对市场的熟悉程度等,认为本土企业的份额难以被替代。据wood mackenzie统计,海外逆变器的市场空间为88GW,东方证券测算中国企业可替代的空间有34.6GW。目前中国逆变器企业全球市场份额接近60%,根据测算,中国企业全球份额极限接近85%,仍然有巨大空间。
光伏装机增长+存量替换+储能爆发 三重因素驱动千亿市场
光伏新增装机高速增长 存量逆变器替换需求释放
在全球气候变暖及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展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根据 CPIA预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有望从2021年的170GW增长至2025年的330GW,国内光伏新增装机有望从2021年的55GW增长至2025年的110GW。
光伏逆变器的使用寿命受限于其中的电力电子元器件,一般在10年左右,因此在光伏发电设备的寿命周期内,需要更换一次逆变器。2010年左右欧洲地区安装的光伏逆变器,将在近年迎来替换期。2013年以后,亚太、北美地区装机进入高峰阶段。根据光伏逆变器的一般寿命推算,存量市场的替换需求即将到来。
储能逆变器迎来高速发展
随光伏、风电等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接入电网,电化学储能迎来高速发展。电化学储能具备灵活性高、响应速度快、环境资源约束小、与新能源协同效应高的优势,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应用前景广阔。截至2020年底,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为3269.2MW,同比增长91.2%。受政策推动,新能源电站配置储能成为强制需求,电网侧独立储能和共享储能电站商业模式有望打通,储能进入发展快车道。
预计2025年光伏+储能逆变器市场空间1511亿元
东方证券测算,到2025年,光伏新增装机330GW,存量替换49GW,储能装机80GW,分别对应集中式逆变器178GW、组串式逆变器174GW、微型逆变器28GW、储能逆变器80GW,市场空间达1367亿元。
行业现状:
数据均印证光伏忧 2023年是大年
能源局数据显示,23年1-2月国内累计新增光伏装机达到20.37GW,同比+87.6%。在传统装机淡季背景下,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实现同比大幅增长,全年需求或大概率超过此前125GW预期。
从出口数据看,23年1-2月我国电池组件出口约77.98亿美元,同比+6.5%,1-2月我国逆变器出口19.5亿美元,同比+131.23%。在22年受印度一季度抢装等因素影响、海外需求超预期的背景下,23年前两个月实现组件出口同比增长、逆变器同比大幅增长。国内装机和海关出口数据均表明23年需求旺盛无忧,目前板块整体估值较低。
相关上市公司:
硅片:TCL中环(002129)、隆基绿能(601012);
电池片及一体化:爱旭股份(600732)、晶科能源(688223)、天合光能(688599)、隆基绿能(601012)、晶澳科技(002459)、通威股份(60048);
辅材:欧晶科技(001269)、石英股份(603688)、美畅股份(300861)、金博股份(688598);
逆变器、EPC、电站等中下游环节:阳光电源(300274)、锦浪科技(300763)、固德威(688390)、德业股份(605117)、禾迈股份(688032)、昱能科技(688348)。
风险提示:光伏装机容量不及预期;IGBT 等电子元器件供给短缺;国内企业全球扩张受阻;假设条件变化影响测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