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评论员刘功虎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创新之路向来充满荆棘。创新过程中失败在所难免,创新的成功往往来自大量的失败,怎样面对失败的问题无可回避。鼓励创新的文化,本质上是宽容失败的文化。
失败是成功之母。一部人类创新史,成功无数,也失败累累。除了极少数的灵光一现,人类多数重大科学发现、创新成果都建立在多次失败的基础上,一路充满艰辛。远的不说,近年如火如荼的人工智能、物联网和生物医药等技术进步,无不是失败与成功的交替交融、蜕变嬗变。
创新就是试错,允许试错才有创新。创新之所以是九死一生,意味着试错一百次也许才能换来一次“试对”。允许试错,让更多人投身于探索和尝试,让更多人敢于试错、错了再来,试错的频率和次数大大增加了,同时也意味着“试对”的几率也大大增加。
宽容失败,才有创新。我们不能一方面希望创新之花盛开,一方面却又缺乏耐心,受不得一丁点儿失败。对失败缺乏宽容,可能让人保守、畏步不前,可能扼杀灵感、错失创新。谁都向往成功、渴慕成功,宽容失败、不鄙视失败者,就要拒斥“成王败寇”观念。创新实践会有起起伏伏,不断地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成功者喜悦、失败者不灰心。
当然宽容失败不是纵容失败,并非无原则、无条件地宽容任何失败。那种漫不经心、怠惰无为造成的一事无成,那些不按规律办事、盲目蛮干的失败,不在宽容之列。对创新的一些重要主体,例如政府部门、干部,则要切实做到“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创新实干。
失败的苗头有时很难预知,“不见兔子不撒鹰”绝非鼓励创新、宽容失败。选择扶持创新幼苗,功夫要下在“影儿都看不见”的早期甚至更早,要有广种薄收的心理准备。以坦然面对失败、包容失败的心态鼓励创新,甚至从一开始就鼓励那些成功失败未可知的奇思妙想,见眼力、见胆识,更见城市文化底蕴。
【编辑:邓腊秀】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