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还钱,要么上法庭!”
南京的一位老太太从银行卡中取出了50万元,准备资助孙子买房,本来是一件好事,最后却因此被告上了法庭。
对此很多人不禁疑惑了:老太太从“自己”的银行卡里往外取钱,被要求归还不说,甚至还上了法庭,背后是有什么隐情还是说存在违规操作?
取“自己”的钱,帮孙子买房
这位老太太就是江苏省南京市的王老太,生活特别的节俭,是一家国营工厂里的退休老职工,退休之后每个月都会领到几千块钱的退休工资,为了这笔钱能有一个着落,王老太和自己的丈夫退休工资都放在一张卡里。
吃苦吃习惯的王老太轻易都不会动这笔钱,而是把它存起来,想着什么时候有急用了再取,就这样,王老太一直攒着这笔钱,不知不觉中竟然攒了几十万。
本来以为有这笔钱傍身,夫妻二人可以安度晚年了,但是没有想到,王老太的老伴忽然间去世了,从那以后,就剩下她孤零零的一个人。
不过,让王老太比较欣慰的是,自己的儿子还有孙子都特别的孝顺,一有时间就会回家看望她,这让她原本枯燥的生活也有了一丝的生机。
很快时间来到了2017年,王老太一家迎来了一件大喜事,她的孙子要结婚了!
为了婚事能够顺利、美满的进行,一家人都忙着筹备婚礼,但是女方觉得结婚之后还是要有自己的房子,这样才能有归宿感,希望购买房子的费用男方可以承担,他们也会承担相应的装修费用。
按理说这种要求并不过分,但是王老太的儿子却犯了难,加上彩礼、婚礼还有买车的钱,家里已经花了几十万了,手里实在是拿不出那么多钱再买房子。
看着满脸愁容的儿子,王老太表示自己这么多年省吃俭用地攒下了一笔钱,得有50万,听到王老太有这么多的积蓄,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不敢置信,但是看着王老太坚定的眼神,他们觉得这话是真的。
但是,年轻人怎么能要老人的钱呢?王老太的儿子和孙子都不想花她的钱,觉得还是留着养老吧!
不过,王老太的态度特别坚定,她表示,自己年纪大了,这些钱之后估计也用不上,最后还是得留给他们,现在帮孙子买了房,还能让他们有一个自己的小家,何乐而不为呢。
就这样,王老太拿着银行卡和孙子去到了银行取钱,过程非常的顺利,王老太一口气将存在银行里的50万都去了出来,交给自己的孙子,孙子也拿着这笔钱付了房子的首付,婚礼也将在不久后举行。
就在大家以为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时,一个电话打破了他们对美好未来的畅想。
首付已交,反被告上法庭
这天一家人正在忙碌着小两口的婚礼,王老太接到了银行的电话,电话的那一头表示自己是银行的经理,他们经过核实发现王老太取走的钱并不是自己的,要求其尽快返还,如果没有在规定的时间的返还的话,将被告上法庭。
王老太一听这话蒙圈了,自己明明取的就是自己银行卡里的钱啊,咋还成别人的了,她又回想起来最近电视上老是报道把钱打到“安全账户”里的新闻,便觉得对方一定是电信诈骗,想让自己把钱打过去,想到这里,王老太不听对方解释就挂断了电话。
然而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过了几天,家里真的收到了一张法院的传票,为了弄清楚事情的原委,王老太在孙子的陪同下再次来到了银行。
王老太这才知道,银行卡当时是以老伴的名义办的,当时想着之后谁去取都一样,就把所有的退休金和积蓄都存了进去,但是现在老伴去世了,自己在取钱之前并没有说明这种情况,还拿着对方的身份证明,所以银行才把钱取给她的。
银行经理解释道:“因为您的老伴已经去世,所以这笔钱的归属以及取出方式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现在您如果想要把这50万取走的话,需要先把钱还回来,
然后提供您老伴的死亡证明以及遗产公证,等这些手续都办好之后,银行才能把这笔钱再给您。之所以把您告上法庭是因为上一次打电话,您并没有还钱的意愿。”
听了经理的话,王老太表示理解了,但是钱已经付了房子的首付了,现在自己上哪弄这么多钱去啊,对此,王老太还表示,自己都是按照正规的流程走的,取走这笔钱也是合法的,如果再弄遗产公正不知道又要花多少钱,真的是麻烦,完全没有必要。
最终,王老太和银行还是闹上了法庭。
在法庭上,双方僵持不下,银行觉得这50万的存款人是王老太的老伴,现在已经去世了,这笔钱就算是他的遗产,因此要提供死亡证明以及遗产公证相关证明才能办理取款,因此,需要把钱先还回来,之后根据遗产继承方式进行继承。
对此,银行方还表示,王老太是故意隐瞒其丈夫已经去世的事实,最终导致银行的工作人员出现工作疏忽,将这笔钱取出来交给她,这种行为已经属于非法侵占。
听到银行的辩解,王老太气不打一处来,她觉得自己作为丈夫的合法妻子,丈夫去世之后,这笔钱就应该属于自己,自己取出来根本就没有错,而且银行工作人员在把钱给她之前并没有进行详细地核对,这明显是银行工作人员的失误。
对此,法官表示银行有责任以及义务保障储户存款财产的安全,在取款时要核实取款人的身份,并审核取款材料是否符合规定。
但是,银行在储户本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将钱款取给王老太,这明显没有仔细核对取款人的身份以及真实情况,存在一定的疏忽。
另外,法官解释道,王老太老伴名下的50万存款是夫妻共同财产,王老太的老伴去世之前如果没有留下遗嘱的话,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王老太可以继承25万元,剩下的25万,由她和唯一的儿子平均分配,各得12.5万。
然而,王老太在取款之前并没有主动告知银行的工作人员具体的情况,因此,双方都存在一定的责任。
经过多方考量之后,法院判决王老太无需归还50万元存款,但是要向银行提供一份遗产公证。
面对法院的判决,王老太没有办法只能执行,最终花了几千块钱办理了遗产公证。这件事情虽然最后得到了解决,但是被告上法庭以及花费几千元办理遗产公证这件事在王老太的心中一直挥之不去。
以案释法
王老太始终都不太能接受自己取“自己”的钱,还被要求返还,甚至因此上了法庭,再加上办理遗产公证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以及金钱,这件事似乎成了她的一块“心病”。
那么,王老太在没有遗产公证的情况下,真的不能到银行取老伴的遗产吗?
一、老太在没有遗产公证的情况下,可以到银行取出来老伴的遗产吗?
根据我国的继承法,遗产的继承需要进行遗产公证或者遗嘱认证。在没有进行遗产公证的情况下,遗产的处理涉及到一系列的法律程序以及规定。
首先,根据中国的继承法,遗产的继承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而老太是老伴的配偶,根据法律规定,在没有遗嘱或者其他指定的情况下,老太有权继承其老伴的遗产。
然而,没有进行遗产公证或者其他相关手续的情况下,银行无法确认老太是否有权取出遗产,会要求提供相关的继承证明或者遗嘱认证等文件,以确保遗产的合法继承人可以取得遗产。
在这种情况下,老太应该尽快联系当地的公证处或者法院,进行遗产公证或者遗嘱认证。遗产公证是一种确认遗产继承权的法律程序,可以提供对银行或其他相关机构的证明,以便取得遗产。
二、明明是银行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取错钱,为什么不归还对应款项,取款人反倒被告上法庭?
在我国,如果银行工作人员发生操作失误而使取款人取错钱,导致取款人被告上法庭的情况,涉及到民事责任和相关法律规定的问题。
根据我国的民法基本原则,民事责任原则包括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过错责任是指当事人因过失、故意等行为而造成损害的,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无过错责任是指当事人在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因特定法律规定或事实发生关系而应承担民事责任。
而银行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导致取款人取错钱,这属于银行工作人员的过错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因工作人员的过错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由其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因此,银行应该对其工作人员的过错行为负有相应的赔偿责任。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老太可以主张银行工作人员的过错导致了损失,并要求银行赔偿。不过,老太也需要履行一定的义务和责任,例如及时发现并通知银行工作人员取错的问题,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保护自己的权益。
三、遗产究竟该如何继承?
遗产继承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涉及到个人财产的转移和分配。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遗产的继承可以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
首先是法定继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如果没有留下遗嘱或者遗嘱无效,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的规定进行分配。根据法定继承规定,遗产的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和兄弟姐妹等亲属。
《民法典》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这也就是说在法定继承中,配偶、子女以及父母享有优先继承的权利,如果没有配偶、子女、父母,则由兄弟姐妹继承。法定继承的比例和具体继承人的顺序根据家庭关系和法律规定而定。
其次,遗嘱继承是指遗嘱的制定和执行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成年人可以通过书面形式制定遗嘱来安排财产的继承。
遗嘱可以详细规定遗产的分配方式,包括指定特定的继承人、确定继承份额等。遗嘱继承可以对法定继承进行调整和变更,但是需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如遗嘱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内容要求。
在遗产继承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争议和纠纷。例如,遗产的继承人之间可能发生争夺继承份额的情况,或者遗嘱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受到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包括提起诉讼或者进行调解、仲裁等方式。
此外,遗产继承还需要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和特殊财产的处理。例如,对于未成年子女的继承问题,法律规定了监护人的角色和责任;对于共同财产的处理,需要考虑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等。
总之,我国的遗产继承法律规定了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遗产的继承人根据法定继承规定或者遗嘱的规定进行分配。
如果在遗产继承过程中发生争议和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解决。与此同时,在处理遗产继承问题时,需要考虑到特殊情况和特殊财产的处理。
结语
本案告知我们,在取款之后发生纠纷,银行有权起诉取款人,但是,作为个人在面对金融机构的错误操作时,有权利寻求法律保护和维权。
另外,为了确保客户的权益和资金安全,金融机构也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和操作流程的监督;而存款人在取款时携带好所需要的材料,这样才有助于建立一种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