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2019年5月15日,华为正式受到美国制裁。
2023年8月29日,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访华之际,华为Pro像往常一样没有举行发布会就突然推出,引起全国乃至全球的轰动。
多方消息称,华为新机采用了麒麟9000s芯片,测试显示其已达到5G网络速度。
这意味着,在被美国封锁四年多后,华为芯片回归,华为正式突破美国制裁。
华为可以说是狠狠地打了骄傲的美国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不少网友在网上发表了“遥遥领先”的评论,长出了一口压抑已久的恶臭。
越来越多的人用实际行动支持国产华为,不少地方的华为专卖店都排起了长龙。
中国人之所以这样,原因很简单。
美国人用芯片勒住我们的脖子。 芯片一度成为我们复苏路上的障碍。
今天,当我们为华为取得阶段性成功而高兴的时候,韩叔也想起了一个人。 她是中国芯片产业的奠基人,更是我国半导体产业破冰的领路人。
正是因为像她这样的资深科学家的不断努力,我们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她叫谢希德,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 美国人称她为中国哈佛大学校长。
谢希德的一生与中国半导体紧密相连。
1921年,谢希德出生于福建泉州。
作为一个男生,谢希德的成绩一直都很好。 凭借着他的天赋和勤奋的学习,谢希德一直是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
抗日战争爆发,战火笼罩下,谢希德不得不开始四处走动,躲避战火。
谢希德的求学之路是曲折的。
谢希德从小身体就不好。 在躲避战火、与病魔作斗争的同时,他仍然要努力学习。
1938年,谢希德考入湖南大学。
然而此时的她却患上了骨关节炎,不得不休学在家治疗。 尽管饱受病痛折磨,谢希德仍然坚持学习。
在床上,她坚持自学背单词、学英语。
病愈后,谢希德再次考入浙江大学。 但由于家人搬回厦门,她只好跟着家人回到厦门参加第三次高考。
这次她再次考入厦门大学。
四年的病痛和三次高考并没有让谢希德灰心。 她从未放弃。
在厦门大学读书期间,谢希德旧病复发,一度无法站立。 她必须忍着疼痛,咬紧牙关继续学习。
谢希德之所以如此刻苦学习,首先是因为她从小就不愿认输。 一旦她设定了目标,她就必须实现它。
其次,是因为她父亲的话。
谢希德的父亲名叫谢玉明。
谢玉明不是一个普通人,他也是一位科学家。 他曾准确测定出氢原子光谱的结构,是“刚刚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人”。
谢希德懂事后,谢玉明经常对她说“中国需要科学”。
这句话成了谢希德即使努力也努力学习的强大动力。
1946年的金秋,谢希德终于从厦门大学数理系毕业。
毕业后,谢希德前往美国留学。
在美国留学期间,谢希德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谢希德先在史密斯艺术与科学学院获得硕士学位,随后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完成学业后,谢希德再次面临人生选择。
你应该回国还是继续留在海外?
当我回到中国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非常贫穷。 不仅物质条件,就连科研条件也与国外有很大不同。
留在国外,一切都很简单。 找到大公司的工作,赚着丰厚的薪水,过着舒适的生活,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科研条件。
不得不承认,对于谢希德来说,留在海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谢希德选择回国。
她在自传中写道:
在祖国迎来新生的那些年里,我出国留学,没有为革命做任何事情。 现在祖国建设需要人才,我就留在了国外。
是的,我们不能再等了。 谢希德迫不及待地想长出一双翅膀,飞回自己的国家。
但回家的路却异常坎坷。
谢希德没想到,他最大的阻力竟然来自于他的父亲。
此时,正在菲律宾教书的父亲强烈反对谢希德回国。
原因是国内条件太差,政治理念不同。
但谢希德并没有改变主意。 她还是当年那个坚强的女孩。
与父亲多次商量无果后,谢希德狠心宣布断绝父女关系。
自古忠孝难兼得,这也成为谢希德一生的遗憾。
我父亲的抵抗消失了,但美国人不希望谢希德回国。
新中国成立不久,美国和新中国就在战场上相遇了。 美国无法派遣高水平科学家回新中国,谢希德也在美国人的名单上。
最终,谢希德转学到英国。 在丈夫曹天琴的帮助下,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李约瑟的帮助和担保下,夫妻俩历尽艰辛才得以穿越英国,踏上回国之路。
1952年,谢希德终于回到家。 她说:“经历了很多波折,花费了很多精力,我终于实现了回国的目标,我的心情难以形容。”
回国后,谢希德在上海复旦大学物理系任教授。
任何一个国家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就是人才。
谢希德深知培养人才的紧迫性。 她在复旦开设了七八门普通物理课程,包括光学、力学、理论力学、量子力学、固体力学等,为复旦物理系的学科基础奠定了基础。
那时国内的条件可想而知。 这些课程很多都没有教材,所以谢希德自己编写教材和讲义。
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谢希德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
1958年,她与黄昆教授共同出版了国际权威专着、我国第一部全面讨论半导体的科学专着《半导体物理学》。
1959年,她还写了一篇文章《半导体的未来》。 在这篇文章中,她预测半导体材料将广泛应用于无人机、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
多年后看到这一点,我们不得不佩服谢希德的远见。
1956年至1958年,经过谢希德和她的同事们两年的培养,培养了300多名半导体人才,并输送到了我国第一批半导体研究单位和生产线。
除了教书育人,谢希德还工作在科研第一线。
1954年,她参与组建复旦大学物理系固体物理教研室,是我国固体物理研究的先驱之一。
当时,为了专心从事半导体研究,减少杂念,谢希德居然把刚满5个月大的独子曹伟正安置在上海的家里,他每天都呆在实验室里。
兼具教学和科研的谢希德一天忙碌不已。
她每天晚上工作到12点,第二天6点起床。 为了不让自己睡着,她在房间各处都放置了闹钟,以保证自己能够准时起床,投入到所有的工作中。
谢希德从小身体就不好。 回国后,病情恶化,谢希德的健康状况更差。
1966年,谢希德罹患癌症。
但就像读书时一样,谢希德并没有向病魔屈服。
她仍然每天从早工作到深夜,进行半导体研究、指导学生、解答问题。
没有人知道这一切的背后,谢希德承受了多少痛苦和煎熬。
谢希德只靠心里一句话坚持了下来:
中国需要科学
1983年,62岁的谢希德当选上海复旦大学校长。
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女大学校长。
她曾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五年,此前曾担任副校长。 谢希德用10年时间,率先打破了国内只有文科、理科的前苏联综合性大学模式,根据条件增设了技术科学、生命科学、管理科学等5个学院复旦大学.
她狠抓师资队伍建设,采取特殊的晋升方式,鼓励学科带头人脱颖而出。
她排除万难,在复旦大学开设了“表面物理”专业
正是因为她的坚持,中国半导体开始走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该学科的设立,使我国学术界对新能源的发展,以及半导体器件工艺的转化与催化有了更好的认识和应用。
谢希德的坚持对于中国半导体来说意义重大。
在谢希德的推动下,复旦大学与美国大学建立了交流平台。 即使带病,她也经常出国进行学术交流,带回最新的学术信息和成果,尽最大努力让我国在半导体研究方面不落后于先进国家。
美国《今日美国》杂志记者称赞她为:“中国的哈佛大学校长”。
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巴丁盛赞谢希德:“中国科学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
谢希德推荐了很多学生出国留学。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还抽出时间亲自为这些孩子写推荐信。
谢希德对这些孩子只有一项要求
努力学习,功成名就报效祖国。
她派出的许多学生将成为中国相关领域的重要人才。
2000年3月4日,与病魔抗争多年的谢希德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享年79岁。
她留下的唯一遗嘱是:“将我的遗体捐献给中国的医疗事业”。
曾有媒体问谢希德为何要克服重重障碍回到中国。
谢希德的回答只有四个字,却让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了。
我爱中国
完整文本
参考
《历尽艰辛拳拳报国的人生历程——纪念谢希德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周文银、王晓军《体质通报》2021.10
《新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谢希德》杜作润,《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