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三季度末,银行保险机构经营和监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银行保险主要业务保持平稳增长,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增强,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营造了良好金融环境。
加大支持力度
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银行业保险业取得良好经营成绩。一方面,积极发挥资金融通作用,银行保险相关业务规模稳步增长。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19.75万亿元,同比多增1.58万亿元;银行保险新增债券投资9.6万亿元。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4.3万亿元,同比增长11%。截至三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409.8万亿元,同比增长9.5%。保险公司总资产29.6万亿元,同比增长10.8%。
另一方面,银行业风险抵御能力充足,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保持合理水平。在息差收窄背景下,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持续承压,但主要风险防控指标保持稳定。截至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61%,保持在较低水平;贷款损失准备余额6.7万亿元,环比增长1.6%;资本充足率14.66%,环比持平。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仍保持在合理区间。
“三季度数据显示,银行保险正积极调整经营策略,适应新的形势变化。”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怀斌分析,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保持了应有力度。三季度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8.4万亿元,新增4.8万亿元,同比多增0.98万亿元;民营企业贷款新增6.7万亿元,同比多增0.68万亿元。同时,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力度不断加大。三季度末,高技术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22.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同比增长22.8%;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融资余额增速超过30%。在信贷投放稳步增长的同时,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效降低,三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47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
聚焦服务民生
住房按揭贷款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金融产品,存量按揭贷款定价高、首付比例大等问题,一直是制约满足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提升消费能力的重要因素。三季度,在监管部门相关政策指导下,银行业合理优化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有效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缓解居民房贷支出压力。
在中国建设银行近日召开的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建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表示,目前该行99%符合条件的住房贷款已完成了利率调整。“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对包括建行在内的经营按揭住房贷款的商业银行净息差会带来一定压力。建行将继续密切关注外部利率环境变化,加强动态监测与风险预判,进一步巩固提升外部经营能力和内部管理水平,努力使净利息收益率继续保持同业较优水平。”生柳荣说。
三季度数据显示,金融持续加强改善民生和社会保障领域支持力度。截至三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中92.5%用于支持购买首套房。三季度末,住房租赁贷款同比增长77.7%;创业担保贷款同比增长10.2%;教育行业贷款同比增长16.9%;助学贷款同比增长24.1%;卫生和社会工作贷款同比增长12%。机动车辆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6335亿元,提供风险保障611万亿元;农业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292亿元,提供风险保障4.1万亿元。
“未来,银行业保险业将进一步助力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叶怀斌建议,金融机构要继续优化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服务居民财富管理需求,重点满足居民新能源汽车、文旅、养老、教育、医疗等领域的金融需求,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改善居民消费条件,充分释放消费潜能。
守牢风险底线
数据显示,当前改革化险取得阶段性成绩。据金融监管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监管部门加强银行不良资产认定与处置,通过制定实施《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推动银行准确识别与评估信用风险,做实资产风险分类;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有序推进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化解银行信用风险。前三季度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资产1.9万亿元。此外,为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监管部门督促银行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法,合理预估风险,充足计提拨备,增厚风险缓冲垫。初步统计,今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1%,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07.9%,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
稳妥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也是当前金融重点工作之一。据介绍,金融监管总局坚持分类指导、“一省一策”原则,推动地方党委政府制定实施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方案,协同做好风险化解工作。推进农信社管理体制改革,已批准筹建山西、河南农商联合银行,加快推动重点地区风险化解,批准辽宁农商行开业。
在房地产市场方面,金融监管总局今年以来会同相关部门优化房地产政策,明确将“认房不认贷”纳入“一城一策”工具箱,指导银行保险机构落实“金融十六条”,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前三季度,银行累计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2.4万亿元。截至三季度末,房地产开发贷款展期余额同比增长183%,商业银行开立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余额同比增长80%。 (经济日报记者 陆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