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这样表述:进入利润修复和资产负债表修复阶段
三月份数据一公布,专家们又有事干了。
所有的大咖都在解读并研判中国经济的未来。烧脑的是,专家的表述方式越来越“专业”了,需要做一个对专业语言常识性的修复。上海财大的刘元春是这样说的:“提高政策前置水平,使得中国经济从疫后复苏的第一阶段——社会秩序常态化和交易常态化阶段,快速进入到每二阶段——利润修复和资产负债表修复阶段。”
我一下真没太反应过来,他想表达什么?
其实不就是说,一季度的数据不那么亮眼,虽然不算差;但是,毕竟疫情结束了,老百姓的生活与小老板们的生意也都正常了,人们期待着北大国发院姚洋院长预期的“经济过热”,哪知,数据一出来,乐中也有忧,也就是寒冬地摊边上升了一炉火,暖了暖手,看来,大干要在二季度了,政策必须加力。
什么叫政策前置水平?
政策从来都是前置的,M2增长早就启动了,不然哪来的4.5%的GDP增速,看看街边的门店,又有多少人间烟火?还是靠政策的力量投资拉动起来的,中国的小老百姓们太不给力,不能太指望他们来救经济。
至于需求端,也就是刘校长说的要"快速进入到每二阶段——利润修复和资产负债表修复阶段。"这还真快不了。
计划之手可以定义供应端,定义不上需求端。
投资的增长可以快,不行印刷厂再加个班,继续增加M2;需求要靠消费,消费要靠以中低收入层对就业与未来收入的预期,这不但快不了,还要经历一场轮回。
因为目前的经济表现是生产过剩,消费与物价都上不来,首先要修复的不是什么利润和资产负债表,而是优胜劣汰,干掉一批僵尸企业,兼并一些低效企业,通过一场商业战场上的腥风血雨,实现供求关系的再平衡,那么,企业的利润和资产负债表就好看了,这本质上恰好是一个经济萎缩的过程,因为,老百姓的消费刺激不起来,只能通过减法来实现平衡。
当然,也有另一种选择,那就是直接发钱刺激消费,清华李稻葵强烈呼吁:发消费券,五千亿。这也太少了,太没国际范了,如果能模仿人均10000美金发放,那么,二季度实现刘校长的小目标一定没问题。
但是,现在不太愿意让人们谈通缩这件事,因为一谈通缩就要谈老百姓的收入,一谈收入就要谈社会保障,因为民企自顾不暇,再挤也没几滴奶了,还是要认真去落实两会提出的将财政收入的70%用于民生。而中国的财力与人民币的力量,都决定了中国不太可能发钞,焦点会集中到财政。
一般地说来,财政支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指的不是让你不回修路,去修复GDP指标,而是要全面地提供医疗、教育、就业、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机制,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相信经济能进入到每二阶段——利润修复和资产负债表修复阶段。
而且是“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