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飞机?这个在早些年间看似荒谬的概念,竟然出自中国温州的一名农村小子。后来这个年轻乡村小子创立了一家私人飞机公司,成了亿万富翁,彻底颠覆了人们的认知。
然而,他的英年早逝却引来了无数“给司机打工”的调侃。
这位商业奇才的名字叫王均瑶,少时因家境贫困辍学,不到30岁便成为亿万富翁,可惜38岁因病离世,留下无尽遗憾。
草根传奇,白手起家
1966年,王均瑶诞生在浙江金乡一个宁静的小小村落。
金乡自古以来就是海防重镇、抗倭前线。
或许是先辈们海上拼搏抗倭铸就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这里出生的后辈们同样有一股子冲闯劲。
王均瑶一家靠捕鱼度日,收入微薄。随着两个弟弟的出生,原本就拮据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当时真的是穷啊,太穷了,穷怕了。所以王均瑶刚读完初中,就辍学了。
16岁的王均瑶背井离乡,投身社会。后来两个弟弟逐渐成为了哥哥最重要的帮手。
最初在一家印刷厂做学徒,每天忙得团团转。
与厂里的其他工友熟识后,他发现销售员最赚钱,生活潇洒自在,于是主动请求调岗。
王均瑶凭着厚脸皮,软磨硬泡让邻居收他为徒。
于是他就开始去往全国各地推销不干胶。
王均瑶虽然学识有限,但机智过人,推销产品如数家珍。
他在新岗位上如鱼得水,不久便荣获全厂销售冠军,还得到了一笔丰厚的奖金。当同事们催促他大手笔请客时,他已经在规划人生的下一个转折点。
王均瑶心里清楚,靠在厂里推销产品虽能维持生活,但家庭命运难改。于是,他毅然决定离开印刷厂,自立门户。
那个年代,拿固定工资为稳妥之举,王均瑶的决定遭到周围人反对。但他无视劝阻,坚定辞职,毅然创业。
起初,王均瑶和两个弟弟陆陆续续做过很多行业,整日东奔西跑。
可以说全国上下能挣钱的活,王家三兄弟全试了一遍。
或许是上天看见了这三兄弟的拼搏劲,机遇就在不经意间悄悄降临。
1990年,亚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王家三兄弟靠着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灵敏的商业嗅觉,第一次知道了盆满钵满是什么感受。
此后一年,均瑶集团成立。王均瑶独特的眼光让他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创造奇迹,商业奇人
都说温州遍地是富人,可能村头扫地的大叔都能随手扔出来几个车钥匙。
温州人为何就那么精于经商致富?
因为勇者必胜,温州人不管做什么都敢为天下先。
从草根到富商,没有一股敢打敢拼的精神,是不会完成这样的转变的。
就在王均瑶事业逐步发展稳定的时候,仅仅因为一句旁人的玩笑话,王均瑶刚刚压抑住的内心再次躁动起来。
在公司成立后,王均瑶整日忙于生意忙于业务,东奔西跑。
春节临近,王均瑶甚至来不及提前买票。
他和几位同样滞留长沙的乡亲,商议不惜一切代价回家过年。
众人合力,包下一辆大巴,在1200公里崎岖山路中颠簸前行,众人疲惫不堪。
王均瑶感叹:“汽车真慢!”一位乡亲调侃道:“嘿,飞机最快,你不如去包飞机回家吧。”
正是这句玩笑话无意中拨动了王均瑶的心弦。
既然土地、汽车可承包,飞机为何不行?
而且飞机又快又舒服,一定是未来大多数人的出行首选。
不得不说,如今见怪不怪的想法,放在当时可以说是闻所未闻,自然会引来许多嘲笑声。
可王均瑶已经决定就是要做第一个开创者。
那时,买机票都需县团级证明,更别提包飞机!
但王均瑶不轻言放弃,于是过完年以后他便只身一人往返民航局,独自策划、调查市场、与相关部门沟通,坚定地走了八九个月。
当时民航局的领导和他说,温州机场才刚刚建成,如果贸然开通温州到长沙的航班,一定会亏下许多钱。
王均瑶再跑去长沙民航,工作人员也认为他在异想天开。
但工作人员没想到的是,王均瑶不仅敢想,更是敢做!
但王均瑶在长沙推销产品的时间里,深切的意识到在长沙经商的温州老板并不少,并且都有一定积蓄机票的价钱对他们来说定然不算什么。
俗话说风险越大收益越大,王均瑶下定决心,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直接拿出几十万来做抵押,说服民航局的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两年后的一天,一架客机从长沙机场起飞,而它的目的地正是温州机场,这意味着王均瑶赌对了,长久的努力没有白费。
谁也不会想到,在这平凡的一天,一个普通的农村小子将要彻头彻尾的改变中国民航。
王均瑶自此开创了私人包机之先河,承包长沙至温州航线。此后,他接连包下全国400多个航班。1992年8月,王均瑶创建全国首家私人包机公司——温州天龙包机有限公司。
这便是后来家喻户晓的吉祥航空的前身。
多元探索,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后,逐渐不再为温饱发愁的国人们,第一次将牛奶从先前的高端奢侈品视为为日常消费品。
受“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启发,王均瑶打算涉足乳业。
王均瑶预感到越来越多中国人认识牛奶益处,乳品市场潜力巨大。
最主要的是,当时国内可以说还没有如今的这些优质牛奶品牌,整个市场杂乱无序,但其中蕴藏着巨大的财富,可以说是一片完完全全尚待开发的“蓝海”。
于是王均瑶立马成立了温州均瑶乳品有限公司,抢占市场地位。
于是均瑶牛奶以低价高品质,成功杀入了当时的市场前5名。
又是一年后的1995年,王均瑶在温州又成立了温州均瑶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化经营初见端倪。
同时,王均瑶另辟蹊径,再一次敢为人先: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逐渐拍过,“菲亚特”出租车成了温州街头独特景观。
1998年,政府限投桑塔纳出租车,王均瑶斥资数亿,购买百辆车经营权,每车近70万元。
他让车身统一颜色,司机穿同款制服,车上贴“均瑶”标识,成为移动广告。温州市民逐渐习惯均瑶集团的出租车服务,进一步巩固了品牌形象。
1997年,温州的“均瑶大厦”落成,王均瑶感慨:“三十而立,这座楼象徵我拔地而起。”
至此,航空、乳业为他带来的丰厚回报,让王均瑶30岁成为温州首富。
2000年,王均瑶目光远大,将手上的出租车业务全部转让,公司迁至上海。
他说:“年收千万,随心出游,看起来人生美满。但在繁华上海,我感受到自己如沙子般渺小。”
尽管如此,这位谦称“渺小”的年轻企业家,在才华横溢的上海,书写出一幕幕浦江新篇章。
短短两年之内,王均瑶豪掷5个亿,果断购入了上海徐家汇一栋32楼的商务大厦,取名为上海均瑶国际广场。
王均瑶并不打算止步于此,为了能更好的领导公司发展,他依然在每天仅有的一点点闲暇时间里不断的学习,学MBA,学英语。
此后的时间里,上海均瑶不仅稳固传统领域的发展,更是涉猎了全国乃至国际的全新业务。
上海均瑶集团正式踏上借壳上市之路。
然而,就在刚开始上市进程,一切进行看似无比顺利之时,均瑶集团的“灵魂人物”却因生命终结突然告别。
2004年11月,王均瑶因患癌症,享年38岁。
人生难料 世事无常
竞争压力、社会事务、不规律作息是企业家的通病。遗憾的是,王均瑶未能自我调整,付出巨大代价。
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来说,他可谓是忙得不可开交,事无巨细地照顾家庭与自己的时间简直成了奢侈品。
闲暇时光更是稀缺,别说逛商场、娱乐消遣了。
然而在某个偶然的机会下,他带着孩子们踏进了必胜客,排了长长的一小时队伍。
就在这漫长的等待中,他便觉得找到了人生的乐趣所在,仿佛找到了生活的真谛。
王均瑶清楚病情后,意识到自己亏欠家庭太多,想多陪伴亲人。
肠癌犹如一把尖刀,无情的宰割着王均瑶的生命。
在饱受癌症折磨病入膏肓之际,商业帝国的事业心又不止一次让王均瑶离开家庭,最终选择了他所深爱的事业。
肠癌晚期足以将一个体格健硕的成年男性折磨至只剩下皮包骨头。
如此痛苦下,王均瑶亦然坚持在集团一线,让家人爱恨交织。
女儿王滢滢此时正需父爱,情感复杂。
王均瑶承受一切,让家族企业持续发展。身后事围绕事业安排,遗产设限以保家族企业永续。
王均瑶的兄弟未公布遗嘱细节,但王均瑶明白巨额遗产直接给家人未必是福。
而后,又传出了所谓妻子下嫁司机的传闻,但事实真相绝非如此。
只是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王均瑶的妻子选择回归平静的生活,鲜少出现在众人视眼中。
血脉传承,再起波澜
王均瑶驾鹤西去之时,即使身家已达几十亿,手下三家公司,但摆在王瀚和王家两兄弟面前的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正值上海均瑶临近上市之际,如此沉重打击如同晴天霹雳,让王氏兄弟陷入巨大痛苦。
此等关键时刻群龙无首,均瑶集团不得已暂停上市,而后续势必面临巨大挑战。
王均瑶过世同年四月,均瑶在群龙无首之际无奈宣布放弃了曾经引以为傲的鲜牛奶业务。
这一时期,均瑶集团在几个月之内从巅峰落到了低谷。
痛苦过后,现实亟待应对。如何顺利实现均瑶集团领导层更迭并确保持续发展,成为王氏兄弟首要任务。
根据王均瑶的弟弟王均豪回忆,当时上海的销售团队和很多老员工,对这个决定都非常不理解。
那么好的销售业绩,好不容易从无人问津一下子做到了全上海第二,却突然在一夜之间把这个业务给砍没了。
甚至有的情绪激动的员工,跑到了大哥王均瑶的墓前去哭诉,甚至“告状”,说王均瑶不在之后他的两个弟弟要把整个公司都搞垮了。
直到后面二弟王均金出面,向集团内外承诺,即便砍掉了鲜牛奶业务,也不会裁掉任何一个员工,风波才逐渐平息,这给了均瑶喘息止血的机会。
浙商常有重男轻女之传统观,王瀚作王均瑶长子,在遗嘱安排下,继承大部分遗产,早已成亿万富翁。
王瀚一开始并不愿意从商,但听从父亲之愿,将自己的就读方向改变为经济学。
出乎意料的是,王瀚在商业方面的天赋似乎毫不弱于他的父亲,仅在大学期间,王瀚就针对公司目前的处境做出了五条规划战略方针。
留学归国后,英伦风度不减,王瀚承父志,毫不犹豫地投身家族事业,与王均豪、王均金两叔共筑家业,共同守护着父辈的辉煌江山。
王瀚全身心投入至集团的大小事物上,逐渐走出了一条胆大心细的投资之路。
在内忧外患之中,均瑶集团先是慢慢从鲜牛奶向含乳饮料市场转换,摸索好市场之后,均瑶便把目光锁定在细分的常温乳酸菌市场里。
一如王均瑶当年的果断。
2011年,均瑶集团正式推出了“味动力”系列常温乳酸菌,通过大批量的新媒体广告投放,一举打响了知名度,并且赢得了不错的市场口碑。
并且借此东风,成功将均瑶乳业转型为均瑶大健康饮品,不仅明确了未来的发展规划,更是在2022年8月,以均瑶健康之名成功上市。
而此时的王瀚终于能长吁一口气,从当初的毛头小子,成长为和他父亲一样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终打破了公司内外对他的质疑。
2015年登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成最年轻富豪,连年上胡润榜,温州富豪如云,王瀚亦能跻身前十,2020年更是超越父亲,身家过百亿。
20年后,受到疫情影响,均瑶集团手下拥有的四家A股上市公司中,除均瑶健康未受太大影响,其余的吉祥航空、爱建集团、大东方,都或多或少的面临着主营业务的业绩压力。
疫情几年来,均瑶集团总负债不断翻倍,至2020年年底,总体负债达到近600亿人民币,资产负债率达百分之七十。
时至今日,在23年2月,面临资金困境的均瑶集团又一次突然宣布跨界合作造车,进入新能源领域。
此番举动自然受到业内人士的看衰,毕竟造车本就烧钱,更何况是跨界。
公司董事长王均金认为均瑶此时入局造车,还不算太晚。
接下来均瑶集团将会如何破局,只能是拭目以待。
王均瑶短暂华丽一生,绝症前画上休止符,创立家族企业却传承下来。每个生命有意义与价值,王均瑶全心奉献事业,企业永续恰是他愿望。
王均瑶的离世,或许是他以极端的方式从那令人疲惫的商业环境中解脱出来。在充满压力和竞争的商业世界中,他似乎选择了一种无法承受的沉重代价。
当然,这种方式并非民营企业家的宿命,也绝不应成为他们的命运。
假如我们可以推测王均瑶的离世与他因工作导致的身心疲倦之间存在必然因果关系,假如他本人意识到了这种因果关系,那么王均瑶现在很可能还活着,也毫无疑问地愿意活下去。
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生命的价值相较于事业来说,是更为重要和珍贵的。
参考资料:
王均瑶传奇__徐友龙__观察与思考
民营企业家“陨落”现象探析——由王均瑶英年早逝想起的__丁明明;关剑
-END-
作者:妍开
编辑:朵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