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压制中国,去年以来,美国、德国等国家以订单为筹码,赤裸裸的威胁中国企业尽快将国内生产基地迁至海外,试图把中国从全球市场和产业体系中切割出去,塑造“没有中国的全球化”。
打压对象基本覆盖各行各业,既涉及汽车零部件、机械装备、光电材料等中高端制造领域,也涉及塑料制品、家居家具、阀门管件等低附加值领域,包括一般的消费品,是一种全方位的、以国家为主导的流氓政策。比如某企业美国客户占其出口额六分之一,要求在2年内完成海外设厂,否则将取消订单;一家机械设备公司,主要客户是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特斯位等,要求其在2024年前必须完成海外建厂,否则取消订单。基本上都大同小异,没有任何理由,直接赤祼祼的要求产业迁往海外。
企业外迁有那么容易吗?
大部分被迫外迁企业“走出去”普遍存在能力不足、阻力不小、困难不少:
一是有心无力。有的反映在日益严峻的海外贸易形势下,本身经营不容乐观,既使想去海外发展,也没有这个勇气。
二是人生地不熟。有的表示海外政策不熟悉,没有相关人才储备,缺乏出海经验;当前也缺乏精通对外投资、东道国语言文化、法律体系、商业惯例和产品标准等专业人才和专业服务机构。
三是成本大幅增加。东南亚、南美等地区发展水平不高,产业配套不齐全,所需的原材料和相关零部件仍要从国内采购,增加了成本;随着中国企业的涌入,东南亚、南美等国家的各项生产成本也急剧上涨,比如越南胡志明市土地平均租金已超过人民币84万元/亩,每年还将保持7%-10%的上涨;越南工人工资已从每月2000元左右涨至3000-3500元,管理人员达到8000元,从国内派驻的管理人员不要额外提供每月近万元的出差补贴。
四是国外营商环境不佳。官僚主义、懒政怠政、腐败等问题突出,税目随意设置、政策朝令夕改;有的国家司法体系不健全,为合约履行带来风险,还可能遭遇“黑中介”;有的国家有保护主义倾向,对中方进驻企业设定诸多条件,比如墨西哥要求厂区中人能有10%的核心人员是中国的,其他人员必须在当地招骋。
五是海外风险隐患多。部分地区政治环复杂,政局不稳定,民族宗教冲突时有发生;寻衅滋事、绑架劫持、武装袭击等风险较高,尤其是部分地区还存在着较大的反华情绪。比如墨西哥某企业就反映厂房遭遇抢劫、保安被袭击,设备被破坏,当地警方却无力处理。
六是海外地区工人素质普遍不高。平均受教育程度低、劳动技能水平较低、工作效率也低,培训成本较高,同时由于文化差异,管理成本也较高。
七是基础保障差。近1/3的泰国人口和近1/4印尼人口常年居于饮水安全无法保障地区,印尼近25%地区至今无法实现全天候供电;而且东南亚国家的工业用水用电价格普遍较高。
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美国等西方国家无底线打压,使得我国产业被迫外迁,特别是无准备、无序的转移,将会冲击国内的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产业空心化、泡沬化。因此我们必须反其道而行,抢先一步把握产业链布布局主动权。
一是保护核心环节。鼓励企业把根留在本地,把产业链关键环节、研发中心留在中国。
二是有序安全转移。政府部门应加强分类指导,区分“主动走出去”与“被动外迁”的不同境况,做好对境外投资方向和产业提供政策引导。
三是积极发挥保险的作用。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商业风险、东道国政治风险等保障,降低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