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黄婉银 每经编辑:陈梦妤
■相关公司:碧桂园(02007.HK,股价1.49港元,市值411.8亿港元)
■核心竞争力:权益销售回款率连续7年达到90%以上,深化全周期产品力、全链条成本力,科技建造已树立行业壁垒,承接代管代建项目超150个。
■所属概念:房地产开发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资料图
2023年3月1日,早上8点。
碧桂园突发公告,现年69岁的杨国强,由于年龄原因辞任包括董事会主席在内的所有关键职务。
没有任何意外,“80后”、现年41岁的杨惠妍接任,她是杨国强的二女儿。
亦如龙湖集团创始人吴亚军交班于陈序平,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对杨惠妍的交班,是行业与集团都艰难的时刻。
掌管一家全口径销售4600多亿元,项目数量达3000多个,大集团员工数超过30万的巨型房企,杨惠妍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在幕后低调多年的她,接下碧桂园的权杖后,正式走到台前。在这样的聚光灯下,杨惠妍的一举一动,所思所想,业界内外无不关注。
在碧桂园的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总裁莫斌、常务副总裁程光煜和首席财务官伍碧君悉数出席,这些人曾是杨国强的肱骨,也曾多次陪同杨国强出席业绩发布会,但他们这次陪同的,是年轻但严谨认真的杨惠妍。
碧桂园2022年业绩发布会,右二为杨惠妍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资料图
碧桂园这次业绩会的主题是“穿越风雨,拥抱未来”,也许,杨惠妍的公司治理目标也蕴含在这8个字中。
过去一年,地产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凛冽寒冬,房地产行业销售同比下滑26.7%,开发投资同比下滑10%。信用风险频发、销售去化低迷、各方主体信心缺失等影响了行业内每一位参与者,房企普遍迎来生存大考,困难程度超出预期。
在度过最困难的2022年之后,活下来的房企并不轻松。
“我现在的工作重心是新兴产业,主要就是代管代建这类轻资产,还有科技建造。当下大部分精力除了把重资产做好以外,就主要投注这两部分,为公司中长期健康发展做铺垫。”杨惠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我把自己定义为职业经理人”
正式接班之前,公众对于杨惠妍的印象都停留在福布斯富豪榜与福布斯中国慈善榜上,网络上关于她的照片少之又少。
3月30日的碧桂园业绩会,是杨惠妍首次出现在如此大型的对外公开场合,也是其接任董事会主席后的首次公开亮相。她在这场业绩会中的表现一如传言中的描述,视野开阔、谦虚、战略观清晰,既有主见,也从容内敛。无论是在碧桂园内部,或是放眼行业,杨惠妍的首秀都足够“出圈”。
杨惠妍在这场业绩会中发言不多,但内容涵盖了碧桂园未来3-5年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转向规划。她语言简练,逻辑清晰,面对提问都是正面回答,不绕弯子,莫斌也在业绩会上表达了对杨惠妍的赞赏与信心。
在碧桂园已经工作18年,杨惠妍对3位共事磨合多年的“老臣”不吝赞美。在她看来,碧桂园从一家很不起眼的公司走到行业如今的位置,离不开最核心且稳定的管理层。
“核心管理层带来的除了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运营能力外,互相认同以及企业文化的打造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也非常感恩能遇到这么好的职业经理人团队,我也是这个团队里的一分子。”
在管理方式上,杨惠妍倾向于“圆桌式管理”,希望和核心管理团队能够以圆桌会议的形式坐下,以平等的姿态去探讨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达成共识是最理想的,即便没有达成共识,也知道彼此的不同究竟在哪里。
杨惠妍说自己在管理思路上和杨国强有相似之处。在她25岁进入碧桂园时,父亲杨国强找她深谈过一次,首先谈的就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在她看来,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依赖社会优秀的人,而不是家族,家族里可能100年都出不了一个优秀人才,即便出了也是中奖的概率。
“很多人觉得碧桂园是家族企业,我没觉得它是一个家族企业。我当时跟父亲说,我有权选择留在公司或者离开公司,他也有权把我炒掉。从跟父亲谈完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没把这家公司当成家族企业去经营,在经营管理上都是把自己放在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心态上。”
当前,无论是碧桂园董事会成员,还是总部各职能中心负责人,职业经理人都占相当大比例。杨惠妍与碧桂园的核心管理团队共事已超过10年,这也是碧桂园冲到行业第一的10年。
需要牺牲掉一些利润保现金流
用莫斌的话来说:“2022年我们付出了极大代价,打赢了关乎企业生存的‘铁原保卫战’。”
莫斌口中的“极大代价”,就是碧桂园2022年的利润。2022年,碧桂园实现总营业收入约4303.7亿元,毛利约328.8亿元,归属股东的核心净利润约26.1亿元,同比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来源:碧桂园2022年年报
当然,不止碧桂园,同属龙头房企的万科、保利发展也同样面临利润指标下行的压力。如伍碧君所说,在去年的环境下,活下来的企业都会牺牲掉一些利润来保现金流,这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去杠杆,另一方面经济收缩。碧桂园的各种支付照常进行,并且连同合营企业和联营公司全年累计交付近70万套房屋。
现金流对房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牺牲利润保现金流”是一个理所当然的选择。2022年,碧桂园、万科、保利发展均录得经营性现金净流入为正,持有货币资金均超过千亿元。
经历了2022年的巨变,房地产行业由“速度与规模至上”走向“稳健与质量至上”已成共识。虽然再难回到峰值时代,但业内均认为行业总量规模依然可观,经济发展、人口迁移和质量提升等仍将对住房消费形成支撑,新房年销售额将保持在10万亿元以上。
当前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市场从过去的高速增长期逐步进入平稳期,商业模式和竞争格局也发生了极大变化。
谈及中长期发展,杨惠妍表示,围绕市场和客户提升产品力和成本力是“一百年都不会错的商业逻辑”。
她认为,“房地产行业是一个传统行业,在原来高速发展的时候,企业对市场、对客户的研究是不足够的,现在我们必须围绕着市场和客户,去思考公司的中长期发展。”
提升一二线城市货值占比
对碧桂园来说,加强一二线布局、提升一二线产品力,是一次挑战但不得不做的战略调整。过往多年,碧桂园擅长在一二线城市郊区、三四五六线城市“打天下”,这既是碧桂园独特的发展优势,也契合城镇化、棚改的时代浪潮。
提升一二线城市占比,正符合当下房地产市场的走势。
在杨惠妍看来,房地产行业仍是支柱性行业,碧桂园接下来3-5年的主要战略是行稳致远,积极修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三张表。同时,要围绕市场、竞争对手、客户做好战略优化,加强一二线布局。
“在核心竞争力方面,首先要提升全产品力,特别是一二线的产品,为此公司也组织了非常强大的团队。另一个核心竞争力就是成本力,未来要保证在不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情况下,让公司有更好的竞争力。”
碧桂园入选全国工商联202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碧桂园2022年新获取的9个项目中,有71%位于一二线城市。截至2022年底,其已获取国内权益可售资源约9555亿元,潜在权益可售货值约2528亿元,合计约1.2万亿元,其中75%的权益可售资源位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五大都市圈。
杨惠妍指出,未来公司整体投资将围绕人口流动、产业布局、经济基础、库存情况等城市核心变量进行优中选优,进一步聚焦一二线核心城市及三四线城市核心区位,实现增量资产的效益兑现。
浙江丽水碧桂园·黄金时代 来源:碧桂园官微
莫斌表示,计划在3-5年时间内,将碧桂园一二线对三四线的货值比例提高至50:50,用优质土地资源支撑公司未来业绩的稳健发展。
杨惠妍新上任一个月,碧桂园内部就发布了一则《关于成立集团产品联合研发小组的通知》(下称《通知》),这个小组几乎囊括了碧桂园各个职能部门和相关产业链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并由杨惠妍的妹妹,同时也是碧桂园执行董事的杨子莹亲自带队担任组长。
杨惠妍强调,产品力的打造不仅指传统狭义的住宅产品力,而是从销售到入住、物业服务全周期产品力的打造,更好地服务业主。成本力则是从设计开始,覆盖生产、运营、销售各个环节的全链条成本力。
创造第二增长曲线
可以肯定的是,房地产开发业务高歌猛进的时代一去不返,房企也必须适应赚小钱、辛苦钱和长钱。
事实上,包括万科、碧桂园、龙湖等在内的多家房企,多年前就已开始探索布局非住宅开发业务,如物业、长租公寓、物流、商业、机器人等。
“回顾房地产行业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市场供给并未完全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房子始终不愁卖。当时,但凡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都能相对轻松地获得利润。也因此,我们缺乏对客户和对手足够的聆听和了解,对于产品也缺乏更深入的研究。”
杨惠妍说,“如今对于公司的战略,我们要更多地围绕客户和市场,优化资产布局,不断提升产品力,进行新产品的研造。同时我们要加强科建应用,提质增效,努力创造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虽然刚接任碧桂园一把手的工作,但从小就跟随父亲进出公司并旁听各种会议的杨惠妍,已经经历了多次房地产周期。她坦言,这是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最艰难的一次,在特殊的发展阶段,集团核心管理层做出了很多难而正确的决定。
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 企业供图
杨惠妍2005年加入碧桂园,先后在投资策划中心、采购部、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数字化管理中心等重要业务部门工作并担任主要管理职务。
在接班之前,杨惠妍更为外界所熟知的,是对碧桂园子公司的资本运作与资产管理,以及负责一些新兴产业。她主导推动了博实乐和碧桂园服务两家公司的上市,在碧桂园集团层面,她过往更多负责新兴产业部门等业务。
碧桂园曾于1994年创办第一所学校广东碧桂园学校,是率先获得IB三大项目授权、开创中外融通素质教育先河的教育集团。而杨国强当时之所以创办这所学校,正是因为女儿杨惠妍,她中学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这所学校度过的。
杨国强不希望女儿读死书,希望她学会做人,能够完完整整把一件事情做好,学会做事的方法。他曾经在女儿的家校联系手册里提过8个字:聆听、观察、阅读、思考。
建立自身的业务壁垒
近一两年,面对巨大的行业下行压力,房企纷纷寻求转型与业务创新,低负债、高利润率、逆周期、轻资产的代建业务受到房企青睐。不止碧桂园,旭辉、世茂、龙湖等规模房企都成立新品牌入局了代建领域。据克而瑞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1月,发展代建业务的品牌房企已经超过60家。
杨惠妍告诉记者,此前上市的教育、物业板块业务已经非常健康,有独立的经营管理层,现在不需要太多以股东身份参与日常经营。未来,碧桂园还计划将代管代建等轻资产业务作为重点发展之一,这亦是她作为新主席的工作重心。
杨惠妍认为,碧桂园是有做代管代建先天性优势的,因为公司从创立起就是做设计到装修交付全链条业务的。从战略上来说,代管代建这类轻资产业务,中长期看也是平衡收入和利润的方式。代管代建和科技建造一旦做成,都是非常有竞争壁垒的业务,将会是碧桂园的第二增长曲线。
严格来说,建筑施工才是碧桂园的“老本行”,1984年,成立北滘区建筑工程队;1992年,在广东顺德碧江畔,桂山脚下,碧桂园正式成立。
几年前,杨国强提出,碧桂园可以像生产汽车一样建房子,不仅可以让建筑工地变得更加安全、建筑施工更加精确高效,而且能解决房子的安全和质量问题,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大量成本。2018年,碧桂园正式宣布投身机器人产业,成立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博智林机器人用于深圳沙湖保障房项目 来源:碧桂园官微
科技建筑被杨国强视为自己的第二次创业。2022年,碧桂园组建科技建筑集团,发力代管代建业务。杨国强坦言“99%的精力放在科技建造上”,“每天有10多个小时思考科技建造体系的方方面面”。在退任碧桂园董事会主席后,杨国强也将作为资深顾问,持续关注科技建造。
截至2023年1月,碧桂园已有28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30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超600个项目,累计交付超1700台,累计应用施工面积超千万平方米。
博智林机器人项目应用直播现场 来源:碧桂园官微
杨惠妍表示,碧桂园未来要持续优化资产布局、打造精益高效型组织、一体两翼布局(房地产主营业务为主体、代管代建和科技建造为两翼)。科技建造是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对产品质量、效率、成本,对员工收入和安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未来公司发展将轻重并举,公司整体抗周期的能力会更强。
除了有效助力开发业务的提质增效,科技智慧建造体系也为碧桂园的代管代建业务打开了新发展空间。据悉,碧桂园布局代管代建市场已经超过7年,累计承接项目超150个,累计在管面积近1300万平方米。自2022年以来,该公司共计获取5个新项目,预计货值85亿元。
“我用英文吧,very good!”
杨国强常常说父亲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尊重道义的力量,“小时候在农村,在别人家的鱼塘边,鱼跳上岸捡了拿回家并不算什么事,但我们家都不允许,很有骨气。我最高兴的是,今天我的女儿也是继承了这种性格。”
耳濡目染之下,杨惠妍的处世为人异常低调,大学期间过得也并不像一般“富人家的小孩”一样衣食无忧,而是要自己打工补贴生活费,因此大学同学在看到新闻后都很吃惊。
杨惠妍过往一般只独自或陪同杨国强出现在与公益慈善相关的活动场合,审定稿件时,杨国强也会请她加上自己的意见。
从小,杨惠妍就被杨国强作为接班人培养,这一点在碧桂园多年来都是毋庸置疑的。
在加入碧桂园不久后,杨国强就决定将所持有的碧桂园股份转让给杨惠妍。2007年,杨国强在碧桂园上市招股书中,再一次明确了接班人信号:“将股权转让给女儿杨惠妍,是希望训练她成为碧桂园继承人。”
杨国强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前排左二)介绍机器人餐厅的运作 来源:碧桂园官微
有人曾问杨国强,为什么这么信任杨惠妍?杨国强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她很优秀啊,她的优秀不光是从上大学到毕业所有功课都是A,更重要的是她对财富的心态已经成熟了。”
在一次与碧桂园“仲明奖学金”学子的交流会上,有学生问杨国强,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女孩子应该怎么提升和成长?
杨国强的回答是:“如果自己有才华,变成了一个女强人,事业很成功,那你就是很成功的女生。我觉得学会做人最重要,要学会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学会从社会的角度思考,要有胸怀和远见。”
“她和我一样,是个非常希望为社会做事的人。”常常说自己是个“农民”的杨国强,认为对女儿的教育堪称成功。
2018年,杨惠妍成为碧桂园联席主席,任集团联席主席期间,她与杨国强共同管理集团日常工作,并负责集团的战略投资及基于现有业务的新业务探索。
2019年3月,碧桂园在香港举办2018年业绩发布会时,被问到如何评价女儿杨惠妍,杨国强笑着说:“我用英文吧,very good!”
2023年3月1日这一天,作为碧桂园的灵魂人物,杨国强功成身退。剩下的,他交给了女儿杨惠妍。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