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高品质”成为房地产行业的关键词。
从年初住建部部长“努力提升品质、建设好房子”的发言,到国家提出“住房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再到前段时间“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的目标,国家对房屋质量的重视程度有目共睹。
但面对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与之相反的是,年轻人更愿意选择新兴行业,一线建筑工程师却越来越少。不少专家学者将希望寄托在“住宅产业化”之上,让机器人来建房。不过,数字化、智能化的盖楼方式,真的能完全替代一线建筑工程师吗?
“工程师文化”赋能 提升产品质量
事实上,在新的经济周期下,房子已进一步回归居住属性,行业进入产品力竞争期,不少房企开始争先恐后构筑标准化建筑体系。但想要保障工程质量,不仅要制定精细的建筑体系、完善的管控体制,还得依靠“工程师”这一群体。
作为具有前瞻性的开发商,碧桂园自2020年起,每年举办“工程师文化季”。4月21日,以“客户至上,质量为先”为主题的碧桂园第三届工程师文化季正式启动,通过文化牵引,进一步激发工程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基础产品力,也让大家看到了碧桂园工程师一以贯之的“工匠精神”。
保持“较真”态度 坚持必须做好原则
今年同样32岁的张军和李奇,分别是涪陵天玺湾和龙兴未来城市的工程师,进入碧桂园的这几年,他们在工作上养成了一个相同态度——“较真”。
▲涪陵天玺湾工程师张军在施工现场/图源 碧桂园
“记得2022年的一次交付评估,由于自己刚接手不久,还没完全了解现场情况,门窗出现两次渗透。”看着辛辛苦苦两个月,在交付评估中却未能达标,让张军明白了在重要的事情上一定要渗透式管理,不能漏过任何一个底线问题。此后,张军坚持以底线问题为核心,全心投入交付评估底线管理,在后期三次交付评估中再未出现渗漏现象且得到高分。
▲龙兴未来城市工程师李奇在施工现场//图源 碧桂园
在龙兴项目施工过程中,李奇也曾遇到过不少问题。“当时项目3期施工样板点评,一直达不到我的要求,我让他们推倒重来,一次、两次、三次……期间施工单位领导也找我沟通,说施工难度大、费用高,但我仍然坚持必须做好的原则,一次做不好就两次,几次再做不好就更换工人。”
对于一线工程师的工作,李奇说:“碧桂园的工程师受企业文化影响,工作和生活中对细节都是严格把控,对品质都是精益求精,不仅是我,每一位工程师对现场质量都很‘较真’。”
而谈起“工匠精神”,张军也有着十分独到的体会,“现在机器可以大面积施工,接管一些高危险的建筑工程任务,但也无法完全替代建筑工人。要想修建好的房子,在工艺和细节上,还是需要我们的存在。也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年轻人到一线做建筑工程师,将我们的技艺和我们的‘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智能化时代 更需要“工匠精神”
地产行业,“产品力”的打造已经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而随着近年来建筑业转型升级,建筑机器人也开始从概念变为现实。
不过,在智能化时代下,恰恰对一线的建筑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这些重复的、枯燥的任务被机器承担以后,就更需要技术过硬的人来专门处理那些复杂的、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在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奋战在一线的工程师们更需要有“工匠精神”去苦练内功,在面对困难时能保持“较真”的劲儿,为市场提供更具品质的房子,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而从碧桂园“工程师文化季”所彰显的企业文化中,我们也能看到,在新时代下企业对“工匠精神”有更迫切的追求、更深远的延伸和更独到的理解。
上游新闻 张雪梅
编辑:李宏伟
责编:邓萍
审核:王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