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8日,上海浦东机场,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商业执飞,万众瞩目。
滑翔,加速,一跃而起。如同上海市默默耕耘的航空产业链,蛰伏蓄势15年,直到此刻才出现在人们面前。
在过去数十年里,上海是国际先进生产要素资源的输入通道和交换窗口。这使它多年来位居全国GDP榜首。在此期间,与之竞争的城市不在少数,而且看起来它也曾经在上次的互联网大潮中落后过,但它却从未真正被超越,反而总能在原有产业基础上长出新势能。
上海如何积蓄力量以提前培育“未来产业”?基于注册地在上海市的567家上市公司(截至2021年底)和上海产业发展格局,我们试图寻找上海经验。
城市禀赋:产业布局“大而全”且赚钱
“北上广深”一直是一线城市的代名词。因央企集群的存在,北京在上市公司数量上领先于其他三座城市,上海上市公司数量即便位居第二,也比北京少了121家(去重后)。
但在行业覆盖度上,上海则处于全国第一的位置。结合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统计局对国民经济行业的划分,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将中国经济行业分为47类。上海覆盖了其中的41个。这和上海产业起步早和布局完善有关,也意味着上海有挖掘更多产业潜力的可能。
在上海564家(去重后)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占比在六成以上。但在营收总量上,上海和北京一样,都是国企“挑大梁”。在这一指标上,唯一不同的是深圳。
在上海上市公司分布的热门行业中,医药制造业数据领先。这是上海在医药行业多年布局的结果。尤其是位于浦东的张江高科技园区,三十多年来坚持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如今已经成为“张江药谷”。
同时,上海在金融业也有自己的区域特点:北京的金融业多为国有银行和券商。
而上海的金融业则多为民营公司探索的综合金融。这和上海离资本市场更近密不可分。
一座城市的创新发展离不开“赚钱”。只有“赚钱”才能夯实产业基础,并形成龙头带动。上海有10个行业的企业平均利润超过10亿。这些行业也伴随着上海数次产业升级而来:1972年,上海石化在金山卫杭州湾畔围海造地;1978年,宝钢建厂;1983年,第一辆国产桑塔纳开出上汽厂房……
这10个行业的龙头公司均在2000年及以前成立,并扎根上海,对上海产业发展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例如,上汽集团拉动了17家汽车零部件上市企业;宝钢也催生了宝信软件和上海钢联等上市公司。
在这10家行业龙头公司里,最“年轻”的当属中芯国际。它创建于2000年,带动上海构建了完整的芯片产业链。在2021年,上海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三业产值2289亿元,约占全国22%,城市占比全国排名第一,甚至将在未来重建全球产业格局。
当然,有赚钱企业也有亏损企业。医药行业是上海亏损最为严重的行业,全行业亏损121.75亿元。全行业54家上市公司里,30家公司盈利,营业利润总和为170.48亿,但其余24家公司营业利润为-292.24亿。
作为创新药的追赶者,这是上海医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行业投入:保持领先,敢于花钱
研发支出是衡量企业科技创新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上海564家上市公司中,2021年共有419家公司披露了研发投入金额,共投入研发资金1925.48亿,平均每家公司投入4.62亿元。
从研发投入资金总量和均值看,上海落后于北京和深圳,仅稍高于广州。
不过,全国研发投入超10亿的公司共301家,上海占据78席。这一数量高于北、广、深。敢于投“大钱”,是领先公司继续保持领先的能力,已经具备一定行业地位的公司更敢于投入。
“头部公司更敢投”是上海上市公司的一大特征。在2021年中国研发投入前100名公司中,上海占据13席,且研发投入都处于行业前列。
在全国领先的行业继续保持领先,上海既有企业自身的动力,也有区位规划的推动。上海较为领先的钢铁、汽车以及建筑、制造等行业,表现尤为突出。
上述行业是上海被称为全国工业“老大哥”的底气,而医药行业能够闯进研发投入前10名,则是出于行业自身的规律——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但无论国家政策还是资本市场都选择了对这些创新的扶持。
上海共有11家公司研发强度超过了100%。它们全部来自医药行业,8家为医药制造、3家为医疗设备制造,大多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
医药行业之外,研发强度排名第一的是商汤。毫无疑问,这家公司承担了在上海人工智能领域破局者的角色。
人才储备:补足短板,多层次吸引
深厚的产业基础和持续的研发投入使上海始终保持领先,但一个无法忽略的事实是上海的人才短板。在上海的564家上市公司中,2021年有368家披露了研发人员数据,共有22.20万人。这一数据不足北京的1/3,不足深圳的1/2。
将上述数据进一步拆分,我们发现这22.34万研发人员多处于偏传统型行业。这是构成上海产业基础的基石,同时它们也正处在转型升级之中。
上海科创能力要想继续突破,必须先实现人才的突破。
上海显然意识到了这一问题。近年来,上海一直在放开落户的口子,加大对留学生、应届毕业生和高技术人才的引进,加快上海在全国范围内对人才的多层次吸纳。
在完善人才储备上,上海还有一个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优势,即吸引高层次跨国人才的能力。
上海一直是跨国公司总部最为集中的中国城市。2023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披露,截至2022年年底,上海累计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91家,外资研发中心531家。
这些跨国公司和外资研发中心不仅是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重要力量,更是科创人才的黄埔军校。
不少就职于外资企业的“打工人”就地转身为创业者,如创建华领医药的陈力曾就职于罗氏制药,创建和铂医药的王劲松曾在赛诺菲工作,创建天境生物的臧敬五则来自葛兰素史克。这类创新创业,又成为上海科创生态里蕴藏无限可能的新生力量。
未来产业:上海经验带来“上海速度”
观察上海的产业发展和科创生态培育,不得不提到它的产业园区。
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决定。按照“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定位,上海市政府成立了四家开发公司,即陆家嘴、外高桥、浦东金桥和张江高科。四家公司后来被称为上海的商业地产王者。
此外,漕河泾开发区也凭借市场化的发展方式在上海一众国控园区环绕下独具特色。2003年,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使用的是漕河泾开发区的班底。
三十多年来,这五家公司具备了极强的产业园运营经验和能力。为了吸引新兴产业企业,它们不仅做产业孵化,还做了很多“拿着锤子找钉子”的事。例如,为了拉动人工智能落户,向企业开放应用场景,政府带头“敲开”医院、学校的大门,推动上海的人工智能产业初具规模。
上海这种“大政府”做法带来前瞻性的产业,更创造了“上海速度”。2019年年底,第一辆特斯拉Model 3开出上海临港新片区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处在破产边缘的特斯拉自此涅槃重生。这间超级工厂也让外界看到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和当年产品上市的“上海速度”。
“上海速度”来自上海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持续努力,也来自本地产业链和人才的强大支持。
自1984年大众落户上海之后,当地的汽车产业链逐步成熟。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极短的时间里实现了零部件本地化率达到95%以上,从而带动了上游360家供应商、10万个就业岗位和7000亿元累计订单,并帮助60家中国供应商进入特斯拉全球供应商体系。这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完善、技术提升、规模扩大和成本降低发挥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前面提到的大飞机C919也是“上海速度”的代表。它代表着上海在关键技术领域突破所贡献的“大国重器”。以中国商飞为核心的产业链正在形成。
除此之外,中国船舶打造的排水量达13.5万吨的国产大型邮轮在2021年正式下水,预计2023年下半年迎客;国家重型燃气轮机试验基地也已落户临港新片区,建成后将摘下这颗“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这类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推进,靠的是目标坚定,勉力前行。正如1990年以来,浦东的开发从未停歇。传统意义上的上海中心七区也依然保持科创的投入和热情,它们仅占上海市面积的4.56%,但上市公司比例达到了30.16%;研发投入占比更是达到了35.98%。
很多人想不到,自研游戏《原神》创造了275亿元人民币年度营收的米哈游,驻扎在上海徐汇区,它和长宁区的拼多多一样,正在成为互联网行业的巨头。
当年,各界讨论上海为什么会错过互联网时代,最后指向一个共识:每个城市的禀赋不同,决定了其定位不同,再加上不同产业发展的时机和风口不同,因此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互联网经济发展模式。正确的时间遇上合适的发展才能顺势而为。
充分了解自身禀赋,有冒险的勇气和底气,敢于投入、敢于坚守。这就是上海的探索和实践。
如今,上海再一次提前瞄准了未来产业。2021年7月21日,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形成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为核心的“9+X”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体系。
当年9月,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三大“上海方案”重点任务已全面启动实施。在此后的两年里,每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都有对三大先导产业“上海方案”的深化提升,同时也有六大重点产业的创新突破。
而上海所布局的未来产业也从一个“X”聚焦在了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材料五大领域。
2023年以来,上海对未来产业的培育正步入实操阶段:建设了先进核能、新型储能和脑机接口等三个未来产业专委会;再一次优化落户政策,吸引青年人才;召开了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一批重点应用场景项目在现场签约,涵盖航空航天、智能驾驶、元宇宙、绿色低碳等领域,上海将为新技术、新成果提供市场化验证机会。
上海忙的是“后天”的事,一向如此。
南方周末研究员 贺大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