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率高企叠加价格战,激光雷达厂商速腾聚创冲刺上市考验重重
界面新闻记者 | 李彪
界面新闻编辑 |
随着头部玩家加快上市步伐,激光雷达行业正不断涌现“新势力”。
继禾赛年初登陆美股以后,又一家国产激光雷达厂商速腾聚创向港交所正式递交上市招股书,摩根大通、华兴资本担任其联席保荐人。
受益于自动驾驶与智能车两股浪潮接力助推,激光雷达在一级市场备受资本追捧。2014年注册成立的速腾聚创已经完成14轮融资,累计融资达40亿元人民币,背后股东团队既包含云峰基金、华兴、复星等知名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又有菜鸟网络、北汽、广汽、上汽、比亚迪、吉利、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等产业投资方。
IPO前,速腾聚创创始人兼CEO邱纯鑫通过BlackPear间接持有公司股权11.58%,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朱晓蕊通过Emerald Forest间接持股6.94%,联合创始人兼CTO刘乐天通过Sixsenset持股4.25%。外部股东中,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为速腾聚创最大投资方,持有公司发行前约11.03%的股权。
招股书披露,2020至2022年,速腾聚创年营收分别为1.7亿元、3.3亿元和5.3亿元,净亏损依次为2.2亿元、16.5亿元和20.8亿元。由于净利润构成中相当大一部分来自公司估值变化引起所发行的优先股、远期及可转换票据的公允价值变动,按照更能反映公司实际经营状况的经营利润计算,经营亏损分别为6061万元、1.7亿元和6.2亿元。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速腾聚创资产总额为34.3亿元,负债总额为84.6亿元(其中有76.9亿元为流动负债),资产负债率已经高达247%,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接近1:3。
显著的流动性风险遇上激光雷达行业空前激烈的价格战,使得速聚优腾要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
激光雷达作为自动驾驶的“眼睛”,最先被行业视作实现L3、L4级别高阶自动驾驶的核心装备。国外的Luminar、Velodyne,国内的禾赛、速腾聚创、图达通,都是在2016年前后进军固态激光雷达领域的先行者。
然而自动驾驶迟迟无法真正落地,激光雷达不得不去寻找新的应用场景。新能源车企对高阶辅助驾驶(ADAS)的旺盛需求在2022年前后集中爆发,加速了车规级激光雷达的量产。
禾赛此前提交的上市招股书显示,2022年全年公司共交付了8.05万台激光雷达,成为当年行业的销售冠军,其中就有6.2万台为ADAS系列产品。根据禾赛上市后发布的首份一季度财报显示,禾赛在2023年第一季度共卖出约3.48万台激光雷达,其中近60%为ADAS系列产品。公司预期2023年ADAS的总出货量将在2022年的基础上再成倍增长。
而在2020至2022年三年中,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全线产品的销量连上三级台阶,从7200台增加至1.6万台,再到5.7万台。其中用于ADAS的激光雷达从2020年的300台增加至2021年的4000台,最后到达2022年的3.69万台。
招股书介绍,速腾聚创在同行中的一项核心优势为汽车产业链资源,即服务汽车整车厂商和Tier1供应商数量最多、拥有前装量产定点车型最多、开启量产交付车型解决方案最多。速腾聚创前五大客户连续三年的收入占比为29.1%、33.3%、33.2%,且从2021年开始,汽车厂商的比例开始增加,到2022年已经全部为ADAS类厂商。
根据全球战略咨询机构Yole统计,随着激光雷达加速量产上车,中国激光雷达供应商已占据全球ADAS市场50%的份额。
量的铺开也带动了行业公司前所未有的价格战。2016年前后自动驾驶公司寻求落地方案时,“一颗激光雷达近七万美元”的高昂价格还被认为是一项关键阻碍。短短数年间,国产激光雷达已经被拉低至1000美元上下。
以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ADAS最为典型。2022年,速腾聚创来自ADAS产品线的收入为1.6亿元,共售出3.95万台ADAS激光雷达,粗略估计单价为4050元/台,2021年时为1万元/台。
应用于ADAS场景的激光雷达产品线普遍为低单价、低毛利率,但同时又占据了最大的市场应用场景。激光雷达公司一面扩大出货量抢市场,一面不断压价,整个行业处于螺旋式低价竞争态势。禾赛2022年突破历史销售纪录的背后,毛利率直接从2021年的57%滑落至39%,2020年时则一度高达70%。
速腾聚创在2022年还首次出现了毛利转亏,毛利率为-7.4%,前两年的毛利率分别为44.1%、42.4%。公司称主要是由于ADAS产品价格偏低,压缩了毛利率,且该部分正处于规模化扩产阶段。
速腾聚创目前所生产的激光雷达产品用于ADAS、机器人两大应用场景。2022年ADAS系列产品的销量占比已经高达65%,而收入贡献仅为30%。
目前,10万台交付量已经成为激光雷达公司进入第一梯队的首道门槛,禾赛与速腾聚创在上市前夕都已达成了这一目标。未来相当长时间内,ADAS都将是驱动激光雷达行业规模化的核心引擎,如何平衡好出货量与毛利率,跳出低价内卷,将是考验速腾聚创发展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