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竹林大饭店如何从闲置楼蝶变为商圈打卡地!
从闲置楼到地标性文化餐饮综合体;从商圈到民俗文化博物馆……如今,蝶变焕新的“竹林大饭店”重回百姓视野,成为了盐城必去打卡点。
作为地方美食和文化的地标,竹林大饭店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盐城人民走过了一段流金岁月。1991年,因城市发展需要,竹林大饭店改建为竹林商业城。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新型商业综合体项目的冲击下,曾经人气颇旺的竹林商业城门庭冷落,一度空置多年。
竹林大饭店如何以极致还原的文化消费空间、丰富多维的文化消费体验、错位融合的文化消费业态,演绎出城市更新的新篇章?商业街区又如何通过协商议事室联系群众、凝聚共识?
4月23日上午,由人民政协报社指导、人民政协网主办的“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江苏省盐城市,盐城市政协委员,市建军路商业街党工委副书记、竹林协商议事室召集人孙书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了答案:“在盐城地标性文化餐饮综合体竹林大饭店项目的动议、建设和运营各个环节,市区两级政协委员积极参与,提出了打造盐城地方文化餐饮综合体这一重要建议。”
“大家建议以竹林大饭店为突破点,赓续城市文脉,激活情感联结,用这幢楼打造一个融合地方餐饮文化、民俗文化的文化餐饮综合体,这一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采纳。”孙书甜介绍,为了能使竹林项目开业即惊艳,在亭湖区政协的组织下,很多文化界的政协委员加入到协商议事工作中来,参与建设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在筹备期间,我们广泛开展老物件征集。也正是得益于政协委员们的积极参与,我们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就收集了万余件老物件,形成了如今的盐城民俗文化博物馆。”
建筑+文化+饮食,“最盐城”的老字号有了“新味道”,而通过政协协商尝到甜头的孙书甜也在继续思考:如何能将政协力量持续贯通到商业街区的管理中来?
于是,孙书甜将目光瞄准了竹林大饭店里的多功能阵地,牵头打造了融入式协商议事室。
“一年来,我们协商议事室邀请了6位市、区委员担任智库成员,同时有9位委员下沉作为驻室委员常态开展议事工作。”孙书甜介绍,截至目前,竹林协商议事室围绕商圈联动促消费、主城文化内涵挖掘等议题开展了6场主题协商议事活动。另外,根据群众需求,这里还建成了暖锋驿站、“回味盐城”直播间等,为新业态人群提供暖心服务,同时促进地区农产品的销售。
通过协商形成有效建议,解决区域发展和群众实际问题,竹林协商议事室只是一个缩影。江苏省盐城市政协主席陈红红介绍,截至目前,盐城市共有2693个类似的协商议事室,实现了乡镇(街道)、村居(社区)、政协界别、市级以上园区全覆盖,去年普遍开展了4次左右协商活动,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
“处处都是议事点,人人都是议事人。”陈红红说,以前镇村两级没有政协履职平台,基层群众很少想到通过政协渠道反映问题,如今,通过协商议事室、线上议事平台的建设,盐城市政协把协商平台建到了群众家门口,从而促使政协委员能够“零距离”服务群众。
记者:谢阿愁 陈姝延 韩月 汪凯 周通编辑:黄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