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您的支持使我坚持报道的动力,本人所撰写的文章仅在今日头条首发创作,拒绝任何人任何形式搬运到其它平台发布,违者必版权追究。
尴尬的现实总是如影随形,当我们在抱怨房价高买不起房的同时,却又不满地域经济转型期带来的低收入;一方面对教培行业的整顿表示失业的不满,另一方面却又抱怨养孩子成本高导致生育率居低不前。这种看似矛盾的心态,揭示了一种不相容的逻辑。
在经济低谷时,我们期望通过财政刺激来振兴经济,但往往这些被释放的资金只会被那些已经占据既得利益的人或企业截留,甚至外流至国外。无法形成有效投资的资金溢出只会助长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市场的不稳定。现实中,有多少人真的愿意扩大投资,尤其是在市场已经水漫金山的情况下?房价虽然在跌宕中,但物价却持续攀升,这一切都显得矛盾重重。就拿电动车来说吧,它作为过渡产品的发展时间比传统燃油车还早,却与新能源发展脱钩。
堵住美国成为一项国策,这是改革开放年代的明证。我们一直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在国际舞台上,我们也保持着这种信念。然而,在面对美国的种种手段时,最有效的反制方式似乎是将其堵在外面,直至其陷入崩溃。中国的关键在于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然而,美国却试图以此牵制我们,阻挡我们的发展道路。然而,这一切真的能够通过大规模放水来解决吗?
当前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通货紧缩,而是流动性陷阱。
因此,放水并不是真正的良方,更加需要的是减税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回归到生活中,我们不妨将经济问题与人生智慧相对照。正如君子在面对艰难困苦时要自强不息,当道路坎坷时不能退缩,否则只会埋葬自己,永无出头之日,沦为他人的低端供应商。
谈及资产价格和外汇稳定,如何将其维持至关重要,就像枷锁扎紧在美元脖子上。然而,最近汇率的大幅下跌却让人费解,这难道不是有利于美国缓解通货膨胀问题吗?
现实与理论似乎并不在同一轨道上。
为新兴产业创造一个内卷的资源环境,促使其不断迭代、扩大国际领先优势。然而,一旦大规模放水,原本酝酿中的势头会被削弱,领先优势也会难以巩固,规模性扩张也会受阻。
尽管当前总体失业率并不高,仅为5.2%,接近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但2022和2023年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困难。这并非因为经济出了问题,而主要是因为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激增,从2021年的909万人增加到今年的1158万人,增幅高达26%。
这就意味着今年多出了249万名求职者,原本预计三四年前就业的,现在都涌入了今年的求职市场,这也难怪就业形势显得如此困难。
综上所述,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经济中的复杂现象交织在一起,我们不能只看到表面的现象,而应更深入地探究其背后的逻辑。只有从更广阔的视角来审视问题,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找到解决问题的真正途径。
特此声明,文章仅在今日头条首发,禁止在其他平台擅自转载或复制,违者必维权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