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漫评丨穿山跨海送“福”来
“坐着高铁看大海”,经过6年多建设,我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铁于9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一幅惬意舒适的海景图将在人们眼前展开。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厦高铁这条“海上巨龙”的到来,意味着中国高铁迈向了高铁跨海行驶的新时代,也让福建铁路由此迎来新的发展里程碑。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东南沿海铁路的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不断创造出新的成果,持续完善路网结构,提高综合运输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条条“钢铁巨龙”穿山跨海,在促进福建及东南沿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迈着坚强步伐,铁路在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为八闽大地奏响的时代乐章。
一条条奔涌澎湃动能的“黄金大通道”,送来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富强福”。从“翻山越岭”到“穿山越壑”,从“路网末梢”到全国首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省铁路发展跑出了“高铁速度”,困扰福建已久的物流不畅、临港产业引而不发的难题“遇铁而解”。2015年,“高颜值”的合福高铁开通,将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福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连接了起来,促进高铁沿线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向这里汇聚并走向东南亚,使其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迎来新机遇;2020年,被誉为“海上最美高铁”的福平铁路开通,进一步完善了闽东北区域铁路交通网,推动更好地发挥福州中心枢纽作用,带动闽东北区域整体开放开发;如今,成就海上“奇迹”的中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的开通,将进一步完善东南沿海快速铁路网络,使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两岸三大沿海经济区紧密连接在一起,为沿线周边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生机和活力……一条条钢轨铺就的“黄金大通道”,使得福建境内铁路尤其是高铁沿线城市特有的生态、资源、空间、区位等优势得到全面盘活,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新引擎”,为沿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条条通向共同富裕的“希望之路”,送来和美乡村百花齐放的“振兴福”。福建省境内山岭、丘陵连绵起伏,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特点,“一山绕过一山拦”的重重阻隔,曾是福建发展绕不开的难题。现如今八闽大地,路网通达、山乡巨变,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填补闽中西部老区“地无寸铁”空白的向莆铁路,实现了老区人民坐上火车走出大山的梦想;穿越戴云山脉和闽江水系腾空而起的南龙铁路,让闽中人民“天涯若比邻”的梦想化作触手可及的现实;结束多个原中央苏区县不通客货铁路历史的兴泉铁路,让革命老区的物产通过泉州湾、大湾区走向世界……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为沿线乡村开辟了一条条通往共同富裕的“希望之路”,为沿线县市乡村建设和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一条条纵横八闽大地的钢铁巨龙,送来民生幸福加码升温的“惠民福”。近年来,福建铁路日新月异,截至2022年底运营里程达4381公里,其中高、快速铁路1906公里,“三纵六横九环”的铁路网格局逐步形成。如今铁路网在八闽大地不断延伸,福建境内越来越多的城市之间实现当天往返,极大改善了交通出行环境,为老百姓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往来驰骋的高铁列车,让曾经的“八闽互不通”转变成为如今的“城市生活圈”,人们在周末与远方的亲人朋友欢聚早已成为常态,而曾经必须舟车劳顿才能一见的美景,现如今转眼间就能出现在眼前。一条条钢铁巨龙冲破山水阻隔,终结了数千年“闽道更比蜀道难”的交通窘状,彻底改变了沿线老百姓的生活版图,增进了民生福祉,八闽之子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生活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是战略性、先导性、基础性、服务性工程,而铁路作为国家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起着“先行官”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按下铁路建设快进键,穿山、越海、跨江,内畅外联、快捷高效的铁路网加速形成,进一步打开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民生改善之路越走越宽。山海间腾起的钢铁巨龙,正源源不断地为八闽之地添“福”、送“福”。(文字/王正南 漫画/陈义超 编辑/张哲宁)
【强国策工作室】出品
来源: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