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抗体药赛道的光荣与梦想在哪儿?
“如果再出现一个卷成PD-1的靶点,产业就要‘完’了!”有抗体药物研发公司创始人疾呼。
这不是危言耸听。几年前,超过150家药企扎堆在PD-1/PD-(L)1的赛道里,如今,又有近百家公司涌入ADC,仅AACR中披露的ADC相关信息有近7成来自中国公司,以DS-8201为代表的ADC已经被“围攻”……
但是fast follow式的创新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突破内卷、去做差异化才是生物制药公司该有的追求。
在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指导,E药经理人、赛默飞世尔科技主办的以“创新进化、韧性向前”为主题的2023中国医药创新100峰会前沿技术领袖论坛之新型抗体上,华深智药联合创始人、总裁兼联席首席执行官朱祯平、复宏汉霖首席技术官兼高级副总裁张继锋、赛默飞色谱和质谱业务中国区商务副总裁沈严、华新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新华、康宁杰瑞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徐霆、夏尔巴投资合伙人邢丞、岸迈生物创始人吴辰冰、赛默飞生物工艺部应用专家团队经理马志宇、科望医药联合创始人、董事会董事,首席科学官卢宏韬、和铂医药首席科学官戎一平、维立志博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康小强围绕抗体药物发展的新技术机会与未来前景等话题分别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找到那片蓝海
产业里都在谈突破内卷,突破内卷是为了什么?“无外乎找到一片蓝海,然后活下去。”有嘉宾直言,“尤其是在这个产业震荡的寒冬期。”
自1986年首个鼠源单克隆抗体上市以来,抗体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自身免疫、代谢和传染病等治疗领域。虽然发展至今已有35年历史,但截至2021年FDA审批上市第100款抗体药物,其中的50款抗体药物都是在2015年-2021年期间获批的。可以说,2015年后,抗体药物才真正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并迅速成为全球医药市场中最畅销的药物。以进入“百抗时代”为重要节点的2021年来看,全球最畅销药品前20名中,近10款是抗体药物,抗体药物的价值已不言而喻。
对于浸淫在抗体药物多年的多位药物研发者来说,在这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想要抓住机遇,突破内卷、寻求差异化无外乎三个层面:治疗领域的创新、靶点的创新与分子形式的创新。
在“前沿技术领袖论坛之新型抗体”会场上,有嘉宾直言,目前全球前十大畅销抗体药物中,肿瘤占到4款,自免占到5款,抗病毒1款。寻求治疗领域的突破是突破差异化的方式之一,“肿瘤领域是抗体药深耕的赛道,近两年可以看到,如糖尿病、减重、HBV,都已经出现了抗体药物的身影”。
当然,也有嘉宾对此持不同观点。“虽然有研究表示PD-1可以改善白发,但如果需要20万的治疗费用,我宁愿选择染发。”生产成本限制了抗体药物在更多疾病领域扩展。对此有与会嘉宾表示,如何通过创新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变革传统生产方式,从连续生产变更为分段生产,都有望降低抗体药物的成本,进而降低整体治疗费用。
尽管截至2022年全球获批的抗体药物数量已达到116种,整个抗体药物市场也已经进入新时代,但覆盖的靶点仍然十分有限,在抗体药物研发最集中的10个靶点上,已经占据全部抗体药物的42%。突破有限的可成药靶点,将是未来新的挑战。有嘉宾直言,虽然现在大家觉得很“卷”,但实际上很多细胞内靶点没有得到较好的利用。“现在比较难的是真正有创新性的产品,尤其是国内企业自己创新出来的一个靶点。”
论坛上的多位嘉宾以尚没有那么“卷”的双抗为例,从技术平台、临床需求、作用机理等出发,分析了目前双抗还存在的挑战。
从技术平台来说,不同双抗靶点有不同的设计,不同的平台适合不同的双抗。一位做双抗的Biotech直言,双抗的平台虽然重要,但靶点的组合更重要,未来做双抗如果选择的靶点不对,双抗做的再好,其实没有用,一定是失败的,但是如果靶点选对的话,各大平台技术都不一样,但很多都是成功的。
从临床的需求出发,CD49, CD3等在临床虽然效果不错,但存在“剂量上不去”难题,即较低的剂量出现了细胞毒性,这一问题亟待解决。从生物学方面机理方面来看,双抗可能出一些突破性的在细胞衔接器或者免疫细胞衔接器这一类的方向。在双抗前期的设计上,如果能够非常注意这种协同性安源性的改善,可能亦会有所突破。
与此同时,差异化也很重要。有嘉宾指出,在设计差异性的分组时,需要考虑到结构的特异性和优势、靶点机制的新颖性、在临床上的痛点在哪里。另外在新机制的协同效应发展上面,有一个平台技术还不够,一定要把自己的生物学功力与生物学的探索能力练好,在早期抗体发现时协同作用。这也是后续在很多新项目一个重要的方向。
从单抗到双抗、多抗,从简单抗体到抗体偶联ADC甚至XDC,抗体药物的研发已经从过去单一维度的药物研发发展到了多维度的药物研发,抗体药物的研发都在探寻新的分子形式,为抗体药物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随着双抗和ADC等新型抗体药物在近两年的大批上市,拓展临床应用空间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抗体药物市场规模的增长。
越是寒冬,越要思考出路
寒冬下,无人能置身事外。对于生物科技公司的每一个从业者来说,现在是一个至暗时刻。但只要不死掉,总有机会。
大环境的影响无法避免,企业只能着力于自身,才能活下去。
在国内资本寒冬下,如何高效发挥企业自身长处,把资源像齿轮一样最高效运转起来,从而使项目顺利推进,这至关重要。越是寒冬,越能够激发产业这样的思考:如何创新迭代,穿越这轮周期,寻求下一步出路?
有Biotech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如通过灵活的商业模式来推进项目,将产品授权给海外的公司,或跟国内大型制药公司一起共同开发某产品,实现商业化;甚至一些CDMO工厂关闭转让,也有Biotech在寒冬来临之前通过融资备了些粮,从而坚持得更久一些。
一些改变也在发生。有嘉宾分享,研发效率提升的迫切被摆到了台面上,今日不同往日,越是寒冬,每花一分钱创造多少价值都更要精打细算。“其实当初花每分钱都是要还的,以前‘浪’起来的钱最后落到公司的股份,放到公司历史上的未弥补亏损。”
一位Biotech创始人因迟迟未收到第一个入组患者的消息而焦虑,不停地翻手机信息,在收到“第一个入组患者非常安全”的信息后,终于放下心来,笑称“我不看手机了”,并大方分享大起大落的心境。
从投资人的角度,怎么看待这个寒冬?一位投资人在经历了几轮周期后,有过绝望,但始终保有希望。
当他见过2011-2012年,资本市场A股直接停摆了一年多的时间,彼时没有一只新股发行;看过2015年5800点直接跌到2800点,而且722事件在同一年发生,CDE要求所有的新药企业自查,有70~80%的临床批件和NDA还有ANDA全部撤回时,他直言那时真的非常绝望,但是在今天这个节点上,尽管市场比较冷,更多看到是未来的一些希望。
回到当前节点,再看底层逻辑,他表示,如果大家都不去那么卷,如果能够把数量在创新的程度上控制在一个有限的数量范围内,集采或许会变得越来越温和;或专注于更独特的产品,如果有一天都能得到阿斯利康、默沙东、辉瑞等大型药企的认可时,大家的希望又可能重新燃起来。
对于寒冬下行往何处?这位从业10余年的投资人给出了他的答案。无论对投资人还是对创业者的项目,大家应该在最至暗的时候撒播一些种子,医药创新的底层逻辑没有变,剩下的是“坚持”。
更灵活的商业模式也可破局
对于正在经受寒冬的药企,他们迫切想知道一个答案:市场什么时候回暖?
在场嘉宾直言,寒冬何时会过去,其实没有人知道,但这场寒冬也警醒了产业界“开源节流”,其中开源包括以下几种方式,第一是融资,虽然困难但能融尽融;第二是IPO;第三是坚持BD,产品若能够商业化,尽快的商业化。
一个明显的迹象是,今年以来,ADC等领域发生多起重磅BD。资本寒冬下,药企之间的合作,一方面帮忙药企补充现金,另一方面也承担了海外联合开发等工作,为不少Biotech提供了较大的协同作用。
不过,BD也需早做准备,涉及细节较多。如何促使合作方扣动扳机并不那么容易。
一位嘉宾举例称,等某一天想跟国内外顶尖药企合作时,会发现从第一天做的第一个实验记录,可能就已决定了未来BD能否成功。“有药厂CEO在经历了BD和IPO后直言,BD中涉及的问题比IPO还要多10倍。”
BD是一个环环博弈的过程。一位在场Biotech创始人表示,对于中国的Biotech而言,一开始对于临床数据等即需高质量高标准要求自己,包括电子实验记录本、当时的实验条件、实验报告以及各项数据等。“我们得靠数据以及各项细节说话,来证明我们的产品是可靠的,有些时候大公司是很感兴趣,但是现在不敢下场,得需要临床数据证明可行。”
与此同时,全球专利保护也较为重要。一位与会嘉宾分享,之前有一个项目光做BD专利尽调就做了半年,一般大公司真的到了最后真金白银要付首付款时,它一定会做一个非常细致的全球IP鉴定,无论是技术平台相关的还是分子的保护等都极为讲究。这点对于一些不太注重全球专利保护的国内公司敲了一记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