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家门店,突然关闭!屈臣氏或正在被全面抛弃
有媒体追踪报道显示,在中国内地市场深耕34年的屈臣氏已停下扩张的步伐,仅2022年就累计关闭343家线下门店,平均每天关闭约1家门店。2022年是屈臣氏业绩最差的一年,总营收低于2014年,要知道2015年-2019年是屈臣氏飞速发展的“黄金5年”,这5年里,屈臣氏完成了每年新增300家门店的显著成绩。换句话说,2022年的屈臣氏,其单店平均营收已呈现断崖式下跌,而财报数据正好佐证了这一艰难的事实。
今年3月,屈臣氏发布了2022年年度财报。财报显示,2022年屈臣氏全球总营收为1696.45亿港元,同比下滑2%,跌落至2014年水平;毛利润为143.09亿港元,同比下滑11%,跌至2020年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屈臣氏在中国市场的营收为175.79亿港元,同比下滑23%;毛利润为10.9亿港元,同比下滑59%。从屈臣氏发布的2022年年度财报不难发现,屈臣氏中国市场的跌幅要超过其平均水平。由此可见,屈臣氏在中国市场正在被全面抛弃。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屈臣氏是长江和记有限公司旗下屈臣氏集团以保健及美容为主的一个品牌,也是全球知名的国际保健美容零售商,创立于1828年的广州。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屈臣氏迁到香港。1989年在中国大陆开设第一家屈臣氏线下门店,1994年再次回到广州,依靠独家代理和自有商品的差异化竞争,屈臣氏在内地市场如鱼得水、风生水起,在490多座城市开设了线下门店。有数据统计,截止到2021年年底,屈臣氏在中国大陆共有门店数量超过4100,2022年跌破4000家。
然而,屈臣氏的顺风顺水似乎在2022年开始逆转,除了营收和利润出现明显下滑外,其线下门店也出现了明显的“倒闭潮”,2022年的倒闭比例接近7%。那么问题来了,曾经备受欢迎的时尚品牌屈臣氏,为何会走入逆境呢?
第一,很多商场不太欢迎“强势”的屈臣氏
在屈臣氏飞速发展的“黄金5年”,其部分单店的月度营收超过百万,正因为如此,屈臣氏在面对商超的时候显得非常“强势”。有消息人士称,屈臣氏会自拟场租租合同,并要求商超方面签字同意,而且合同期限往往比较长。对于商超来说,除了要考虑品牌效应外,更多的需要关注场租收益及利润。换句话说,面对相对“强势”的屈臣氏,很多商超并不是很欢迎。
第二,人们的消费习惯在发生转变
中国人对电商平台的依赖程度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有不少学者认为,一些传统的零售巨头的没落,很大程度与电商的兴起有着直接关系。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一般崛起,传统的电商平台如阿里、京东、拼多多三足鼎立,瓜分了主要线上市场,更有一些规模体量相对较小的平台在更细分的市场空间默默耕耘。在笔者看来,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正在重塑用户的消费习惯,使得消费者逐渐摆脱对线下实体店的依赖,屈臣氏自然也不能例外。
第三,品牌调性不被年轻群体认可
在大部分70后、80后的眼中,屈臣氏曾是时尚、潮流的代表,长达数十年称霸全球美妆零售行业。然而,屈臣氏在面对年轻群体时,做的并不好。有统计显示,屈臣氏原有的品类齐全、促销优惠、性价比高等方面的优势正在流失,因为这些优势几乎每个品牌都能做到。在一些年轻人看来,现在的屈臣氏更像是一家便利店和生活用品杂货铺,其过度推销和相对“强势”的服务态度越来越遭到人们的厌恶。
综上所述,屈臣氏的没落或许是大势所趋。在笔者看来,如果屈臣氏继续采用现有的“品牌策略”,最终将会被完全抛弃。对此,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