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工矿废弃地上建起生态园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冯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人们的传统认知,但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
近日,趁着周末,来自鄂州的李先生和家人朋友一起慕名来到金山店镇车桥村金桥生态园。他们从田间地头采摘小野蒜和艾蒿,在露营区就地架起柴火灶,一片欢声笑语中,小蒜粑和蒿子粑的香味渐渐四溢而出。
园内的休闲观光区
“这里有花、有树,可以垂钓,也可以采摘,周末带着孩子出来体验淳朴自然的乡村美食和生活,挺好。”李先生介绍,之前他跟着别人来过这里,觉得还不错,这次就把家人朋友都带来了。
四月,正是踏青游玩的好时节。放眼望去,金桥生态园内一个个种植大棚有序连成片、一棵棵景观苗木修剪整齐、一处处露营场地视野开阔,远处果树成林,游玩区设施齐全,一派鸟语花香、绿意盎然的美好景观。
园区春色
这片工矿地的“前世今生”
然而,一个与眼前美景显得格格不入的采矿架,却向人们昭示了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
作为曾经的“四大工矿镇”之一,金山店镇有着“山山藏瑰宝、处处埋金洋”的美誉,工矿业发展曾一路高歌。
如今的金桥生态园,曾经是一处露天矿山。由于过度开采,原来优质的农田和山水林地被破坏殆尽,污水横流的尾矿尾砂、满目疮痍的荒芜地块,造成当地农民有地不能耕,有路不能走,群众颇有怨言。
采矿架
2012年,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我市成为湖北省唯一的复垦试点地区,金山店镇车桥村柯家山铁矿成为第一批矿山废弃地复垦再利用试点。
2013年,经过回填露天矿坑、清除有害尾砂、表面覆盖土壤、修复道路和沟渠等工程的实施,柯家山铁矿及周边恢复了基本耕地的地形地貌。2014年,金山店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湖北良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一步开发柯家山工矿废弃地。
这条“路”走得极为不易
金桥生态园就是一个在矿山废弃地上,经过深度治理复堡再利用的复绿项目。“刚开始,我们就想把这里作为一个苗木基地。”湖北良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璐琪表示,这条“路”走得比想象中更为不易。
“这里原本都是一层层的石块,根本没法种植苗木。”张璐琪说,为了修复土地,他们从外面购入大量黄土加厚矿区土层,覆盖优质表土改善作物种植条件,逐渐恢复植被。
园区景色
据了解,为了修复矿山,仅土壤置换就多达2200余万立方米,实填矿坑8处,修建水塘6口,终于使得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的工矿废弃地复绿见花;对弃垦整治的高标准农田进行了科技种植,迈开了变弃为垦的第一步;针对园区土壤破坏大,水土流失严重问题,与相关院校科研团队进行深度合作,建立了工矿废弃地土壤改良实验室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土壤改良水土保湿专项科研,全面深入地进行治理。
苗木种植
多年坚持和努力,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2020年,这里种下了一排排果树;2021年,这里的大棚长出了甜甜的草莓;2022年,开放的生态园迎来了游人如织……
这个目标将一直坚持下去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金桥生态园以“发展农业、富裕农民、振兴乡村”为目标,建立湖北鹤鸣植物景观研发基地和大冶市灵雨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科技创新”的模式,结合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种植养殖、园林培育、观光旅游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带动了周边村共计16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年人均增收1.2万元。同时与湖北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泛开展科研合作,相继建立了工矿废弃地综合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中心、实习实训基地。
大棚种植
一直以来,湖北良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牢固树立“架起金色桥梁,建设生态新区”工作理念,因地制宜、有效利用,在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种植、养殖的同时,还依托修复后的自然生态系统和地形地势,打造不同形态的文化旅游产品。目前,总投资近三亿元的金桥良品生态园种植有约20万株景观花木,果树5000亩,草莓大棚35亩、蔬菜大棚50亩,并兼养禽类3000只。包括果蔬采摘、农产品销售、研学活动、亲子游等项目,形成了集农林产品种植、畜禽水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休闲观光、文化展示体验于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园区。
园区一角
“经过多年对工矿废弃地的全面修复、整治和土壤改良,金桥生态园将原本的废弃矿山打造成一个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的农村生态园新景观。”虽然生态得到了一定的恢复,但生态园的深度开发并未停止。张璐琪说:“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政企、企企联合,持续扩大种养殖规模,完善园区的设施配套,着力打造文旅、农旅、矿旅景区,为实现国家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