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外来种粮大户为何扎根零陵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跃兵
农机轰鸣,田野渐绿。4月17日,永州市零陵区珠山镇田心村,张华利驾驶插秧机插早稻。
张华利是山东省枣庄市人,来珠山镇种粮多年,他今年种田2300亩。
像张华利这样从外地来零陵区种粮的大户有112户,他们为何选择来零陵种田?
政策激励,发展平台日益完善
“我大学毕业后在广东工作,每月税后收入9200多元。”张华利告诉记者,2013年,他遇到一名零陵区珠山镇籍的同学,两人聊到,国家重视粮食生产,政策利好;零陵区也出台了鼓励规模种粮的配套政策。
张华利听后有些心动,但对在哪里发展有些犹豫。他先后到湖北、江西、湖南等省的多个地方考察,2014年,在珠山镇康家村流转80亩水田,复垦70余亩抛荒田。去年,他种田2260余亩;创办大米加工厂,产品远销深圳、广州、桂林等地。
零陵区大力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方便机械化耕种,也是吸引外来种粮大户的又一原因。到目前,全区共建成高标准农田40万亩。
持续出台支持粮食生产的激励政策,让广大种粮大户安心发展。“今年,区里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零陵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盛清武介绍,对新建育秧连栋钢架大棚达到2000平方米以上并开展早稻集中育秧,以及新建面积不低于60平方米智能叠盘育秧密室等的主体,给予奖补。区财政还拿出200万元,支持现代农机合作社、示范农机合作社、区域性农事综合服务合作社建设。
贴心服务,形成大户带动效应
几年前从外地来零陵发展的种粮大户,扎根当地扩大生产,还带动更多人来零陵规模种田。
2019年,时年57岁的魏继兵从家乡湖北省天门市,来到零陵区石岩头镇、接履桥街道流转耕地种田。
魏继兵对当地干部的服务很满意,政府部门安排专人对他进行帮扶。每年春耕前,基层干部提前查看田间机耕道、水渠等设施,及时维修道路、水渠、水闸等。遇到技术难题,农业专家及时赶到田间指导。去年干旱,乡镇干部帮着从上游水库调水灌溉,安装专用电线抽水保禾,没有因大旱而减产。
在魏继兵的带动下,王三华、汪会军、熊财二等湖北人先后来到零陵区梳子铺乡、石山脚街道等,种田3000多亩。
今年44岁的张利军是益阳市南县人,2015年,他在珠山镇坝上村流转1000余亩耕地种粮。今年种田近3000亩。
结对帮扶张利军的镇干部唐剑波,得知他遇到资金瓶颈,联系银信部门,及时发放100万元贴息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今年初,张利军提升灌溉设施,镇里为他安装可靠的供电设备。
叶达兵、崔建斌、丁胜利等,先后在张利军的介绍下,来到零陵区富家桥镇、珠山镇、接履桥街道规模种粮。他们说,当地干部服务贴心,生产生活不用过多操心。
8年前,江西省上饶市的汤应兆在零陵区石岩头镇种田500余亩,带动上饶市老乡胡福寿、胡建华等6户种田大户,在零陵区接履桥街道、石岩头镇等分别种田400亩以上。
融入当地,外来种粮大户带动村民致富
外来种粮大户扎根零陵,不但给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还主动推广种田好经验,带动大家致富。
种粮效益好,良种是保障。张华利联系科研院所引进黑米、紫米、红米、糯米等11个优质稻品种。他用1年多时间研制出射程远的便携式喷雾机,3个人一天可喷洒农药110亩左右。张华利还自配肥料,种田亩均用肥用药分别比之前节省35%、50%,米质更好。
珠山镇高夫殿村村民彭卫青、彭林军见张华利种田效益好,也想增加种田面积。
张华利毫不保留地向彭卫青、彭林军传授水稻种植管理技术。以前,彭卫青、彭林军种田10余亩,不但辛苦,效益还低;如今,他们分别种田100多亩,单产高、米质好,收入翻番。这些年,张华利为需要帮助的当地村民机耕机插、抽水抗旱,从不收费。
张利军投资在当地兴建、维护道路、水渠等公益设施,方便群众出行、生产,还带动村民利用冬闲田种植订单蔬菜,增加收入。
2021年,王德朱从安徽省六安市来到黄田铺镇秦岩洞村种田2000多亩,建成3000多平方米的育秧大棚,他免费为村民育秧。
大户带动,各方努力,零陵区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先后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区、全省耕地抛荒治理先进县区等。今年,全区落实早稻面积28.7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