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韭菜”真是社会中的生态平衡吗?
老家有一块韭菜地,不大,只有二三个平方米。用一个九平方的小卧室来对比,韭菜地只有一个小卧室的三分之一大小。就这么大的一块韭菜地,一家人有吃不完的韭菜。韭菜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割了长,长了再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割韭菜”本来是一件太平常不过的农事活动,现在跟经济学挂上了钩,成了网络流行语,比喻机构、基金、大户抛售股票导致股票市场(或个股)大跌,为其迎来新的建仓机会,再重新在低位建仓,如此循环反复操作,获取利润。所以,韭菜也被泛指被反复压榨或欺骗还依然执迷不悟,不明真相的人,多用于金融或经济圈。韭菜有反复收割的特性,被反复压榨的过程也被形象的描述为“割韭菜”,而进行压榨获利的一方则被称为镰刀。
当然,“割韭菜“不只在是金融市场,凡是在一群人头上反复大把赚钱的行业都存在。割韭菜的人并不是一波,而是一波接着一波,有的割韭菜的人连苗都不放过。韭菜是看不到割韭菜人的镰刀,“割韭菜”的镰刀外面包裹着如“未来”、“梦想”、“幸福”和“希望“等等之类的锦缎。被割的人,虽然智商不高,但也不至于傻到把头伸向镰刀,只是他们不知道锦缎里的镰刀。
“割韭菜”毫无高深的技术含量。但没办法,韭菜们就吃这一套!三番五次被成功收割。
我研究了一下“割韭菜”的核心技术。第一,胆要够大;第二,心要够黑;第三,脸要够厚。具体方法,多种多样,但离不开这三点的核心技术。大量广告,轰炸营销,明星代言,权威背书,赠送礼品和免费试用等等,是核心技术之下的具体招数。“割韭菜”的人无非是利用了韭菜们的从众心理、权威心理和占便宜心理而已。
被成功“割韭菜”是因为韭菜太笨?不能这样认为,即使你是某某专家照样被“割韭菜”,因为你要证明一个理论的错误,比证明一个理论的正确还要难。再说,人是一个情绪动物,在特定的场景下,你的理智也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这里介绍一位“割韭菜”的高手。
杜某七十年代出生,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所以从小深谙“割韭菜”的道理。这个杜某不简单,师范学校毕业,好好的教师铁饭碗不捧,干了两年后就辞职下海去了,后来,一次又一次显示了他“割韭菜”的高明之处。
杜某一开始去了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做了销售人员。他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成了销售冠军,两年时间就存下了50万元,在那个年代这是不小的数目。但他还是感到不满足,或者说,他在销售中,尝到了“割韭菜”的甜头,之后再次辞职。他用了5000元从一个科研教授那里买下了一款矫形专利,用这个专利生产出第一个创新产品“背背佳”,之后杜某就开始了一发不可收拾的轰炸营销的历程。
“背背佳”的广告词非常吸引人:“矫正坐姿,矫正视力,让孩子赢得未来!”。这样的营销词在那个年代,对于广大家长来说,就多么有吸引力!他们对广告营销没有多少抵抗力和免疫力,为了孩子的未来,不能错过机会。再说各大电视台在黄金时间做广告,能不相信?被洗脑的家长们价值观崩了:宁可省吃俭用、宁可吃苦受罪,也要让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
一个“背背佳”大几百元,是当时大多数人的一个月工资。即使这个价,还是卖断货。“割韭菜”的人真是抓住了韭菜的痛点。第一波成长起来的韭菜们拿着钱排着队急切的等待被割。到了1998年,杜某通过“背背佳“赚了数个亿,年纪轻轻就跃入国内一线亿万富豪的阵线。几年后,背背佳被暴料出虚假营销、夸张营销,而此时杜某早已卖掉了”背背佳“,套现离场开始寻找新的韭菜了。
韭菜之所以是韭菜就是可以反复收割。同样一批人,还是那群孩子,还是那群家长,杜某再次瞄准了他们。2003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数码类产品会成为时代的宠儿。杜某的“五维记忆法”的“好记星电子词典”问世。到现在我还没有理解什么是“五维记忆法”。高科技的东西就是你不能理解,你理解了就不是高科技了。
“好记星”聘请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大山做了产品代言人,依旧老套路:央视和各大卫视反复洗脑播出。名人和央视的双重光环,让好记星突破十亿。刚从“背背佳”坑里爬出来的那批家长和学生,又掉进新的坑里。不是韭菜不长记性,是因为割韭菜的刀又换了行头。具说“好记星”的卖出价是成本价的十几倍,利润超越国际军火行业。
“好记星”丰富了那批学生的生活,玩游戏、看小说、听音乐等等非常方便。考上清华北大的那些学生,是不是“好记星”帮助了他们?而杜某挣了10个亿后,把“好记星”买给了橡果国际电视购物套现离场。每次都在人们明白过来之前,杜某潇洒飘逸的逃离。
第三次,杜某放过了这些学生,对准了这些学生的家长,用同样的办法解读了什么是”成功人士“。这些学生的家长,随着社会大潮的发展,许多人人到中年涉及商界。商界人士什么最重要?脸面!也就是虚荣心。杜某搞出了”商务电脑平板鼻祖“E人E本,这次代言人依旧是中国最知名的一线大腕。
老手段用的相当有效:精美洗脑的诱导广告央视反复轰炸,E人E本一年销售16亿。质量用过的人都知道,价格一台6000元。价格高才体现身份,正迎合了《大碗》里的那句话:只选贵的,不选对的。看来韭菜不只是没有成功的平民,还有成功的商业精英。随着iPad和国产平板的崛起,精明的杜某看到未来,把E人E本卖给清华同方,套现7亿潇洒离场。
我只是举一个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发生着“割韭菜”的事情。可能“割韭菜”就社会中的一种生态平衡,不必大惊小怪,就像农民割韭菜一样。具说,韭菜按照一定的周期去割,还越长越茂盛。你有被割过韭菜的经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