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黄渤海新区:“1 3 N”营商环境法治保障体系顶格推进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磁场”,是“引凤来栖”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烟台黄渤海新区坚持把法治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顶格推进,探索形成了“打造1个片区法律服务中心”“突出三大重点领域”“提供N项法律产品服务”的“1+3+N”法治保障体系,将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聚焦产业链 法律服务有温度
近期,困扰了黄渤海新区民营企业家赵某两年的“闹心事”终于解决了。
2020年,赵某所经营民营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拥有了关于“浅海养殖场的船用起梗拉梗装置”自主知识产权。2021年,该民营企业通过该项技术获得了良好的销售市场,随着市场的开拓,该企业遭受了专利侵权,市场销售份额骤减。面对企业的困境,黄渤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动作为,最终帮助企业获得专利、成功维权。
2022年,全区GDP突破2100亿元,“闹心事”的迎刃而解和经济数据的持续攀升,其背后,黄渤海新区法治建设的贡献功不可没。
“为了让法律服务更加便捷化,我们成立了法律服务中心,下设法治保障、纠纷化解等四大委员会。”区工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整合了国际仲裁院等40余家法律服务机构全面进驻,为辖区3.3万家市场主体提供全覆盖、全周期的法律保障,以国际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先进要素和高端资源集聚,全方位助力自贸区打造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化工等千亿级产业集群。
聚焦技术链 法律保护有深度
“2022年,为近50家科技型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融资总额突破11亿元。”区工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早在先前,黄渤海新区在“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试点”和“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三大“国字号招牌”的基础上,成立了全国首家以自贸区命名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成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和海洋知识产权中心等“一委四平台”的知识产权保护大格局,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法治红利。
与此同时,为科技创新营造宽松制度环境,激励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企业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新区出台全省首个《关于在检察办案中实施科技创新容错纠错的办法》,以“科学划定容错范围、出台首个试行办法、创新实施纠错手段”等三项举措,着力破解制约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障碍,积极培育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和防范风险的创新制度环境。
聚焦产业链 法律覆盖有广度
法律知识诵读、国家安全知识答题赢奖品、法律问题免费咨询、儿童安全绘卷描绘……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期间,一系列有用又有趣的普法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朋友驻足参与,拍照留念。
近年来,新区全面推行订单式、点单式、菜单式“三单”普法模式,打造精准贴心法律服务产品,组织开展法治讲座、法治体检1200余场次,出具法律建议3600余条。
聚焦群众需求,深耕“和”的理念与“家”的温度,新区探索打造“和万家”调解品牌,成立14个专业调解组织。其中,金融业人民调解委员会,采取“专业第三方调解+司法确认”的模式,先后调解案件700多起,涉案金额10.3亿元,为当事人节省诉讼费用530余万元,走出了“调解走在激化前”的新路径。
“我们在包容审慎法律服务方面积极打造相关产品,探索企业信用修复渠道、规范涉企刑事案件办理流程、建立涉企刑事案件审慎评估机制、优化涉企审判团队。”区工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其中推广的“一企一警务助理”,两年来破获案件52起,挽回经济损失近9400万元;建成互联网法庭11处,组织开庭2300余件次,办理涉外案件28件,确保司法工作不停摆、服务不断档。
既清清爽爽用权,又倾情倾力服务。宽松有序的经营环境才能产生“洼地效应”“亲和效应”,使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不断集聚,让企业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截至目前,黄渤海新区已培育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540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1家,省级独角兽、瞪羚、专精特新企业183家,上市公司11家。
责任编辑:赵峻生
审校:赵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