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依河傍海,山东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却是一座缺水的城市。
大项目多,好企业多,再加上随着超百亿支柱大项目的加速建设,港区用水量不断攀升。而港区企业的工业用水主要来自20公里外的孤东水库,且受季节因素影响,供水能力存在一定缺口,供水压力越来越大,“用水难、用水贵”成为港区各企业面临的共性难题。
要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找到一条水资源补充和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向大海“要水喝”,就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解渴”的一剂良方。
以海水淡化“解渴”水源短缺
东港路以西、大唐发电公司以南,东营港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建设现场一片繁忙,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设备安装,一座现代化的海水淡化工厂即将投产使用。
作为一个化工产业集聚区,有充足的水源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随着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威联化学PX二期和PTA项目、中海油原油仓储项目、中国振华丙烷脱氢及环氧丙烷项目、中海油渤海垦利油田群开发项目等超百亿支柱大项目的加速建设,未来港区用水需求将大幅增加。为有效解决港区水源单一问题,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将目光投向了大海。
今年,由东营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山东纳海水务发展有限公司主导实施,投资近5.77亿元建设的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目前正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届时将有力缓解港区供水压力,补足港区供水不足短板。
该项目采用“气浮+超滤”工艺,通过“三级反渗透+EDI”工艺制备除盐水。海水在压力作用下首先进入孔径为零点几微米的超滤膜,细小的杂质和细菌被隔离出去,然后进入淡化核心环节——反渗透环节,该环节通过给水体施加压力,使其通过孔径仅有零点几纳米的反渗透膜,将海水中的离子分离。
这是山东省内最大规模的海水淡化制备脱盐水工程,同时也是全国最大规模采用膜法与EDI相结合工艺的海水淡化制备脱盐水项目,建成后可年产脱盐水1800万吨,将极大缓解东营港工业园区供水紧张的局面。
既节约成本又“变废为宝”
经过层层过滤的海水变为工业可用的淡水,将为港区企业提供充足的水源保障。“海水淡化不仅大大节约淡水资源,更是显著降低了区内企业的用水成本。”项目负责人田源介绍。
目前,港区内脱盐水基本为企业自产自用,规模小且成本高。田源算了一笔账:“以一般的净水设备为例,大约2吨淡水才能出1吨纯水,到了冬季则2.5吨才能出1吨纯水,再加上设备损耗、废水处理等费用,企业平均用水成本大约没吨需要14元,而如今只需要9元一吨,为园区企业降低了不少的用水成本。”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在节省成本的同时,项目还“变废为宝”,实现了海水的“再利用”。目前项目原水大部分为“回收”的海水,也就是来自附近大唐东营发电公司取排水渠中的经粗处理的“二手”海水。“相较于直接从海里取水,省去不少成本。”田源解释,“海水淡化装置最佳进水温度在20摄氏度以上,而从大唐电厂出来的海水带有余热,像夏季水温一般能达到30摄氏度左右,直接省去了给海水加温的步骤。”曾有报告显示,成本太高一直是影响海水淡化推广的瓶颈之一。“通过优化流程、优化技术,海水实现拿来即用,在源头上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田源说。
谋篇布局打造产业链
经过处理的高品质淡水将直接供应大明热力用于蒸汽生产,同时也将供应联合石化PX、PTA项目,现在一期的5万吨/天脱盐水产能已全部预定。
接下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还将建设二期项目,预备建设5万吨/天海水淡化、尾水提取溴素及其他元素再利用的循环产业链综合利用项目,实现海水淡化“零排放”,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价值链。
除了向大海“要水喝”之外,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还将加强与相关研究所及高等院校合作,开发并实践海水提锂、镁、钾等综合利用技术,进一步完善海水淡化及其综合利用产业链。同时,探索实施光伏电站、地热电站、储能电站等项目,围绕“源、储、荷、热”打造绿色能源体系,打造“虚拟电厂”,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还将建设绿电制氢项目及地热综合利用项目,为建设海水淡化产业链、发展海洋经济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通过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项目在水资源集约利用上闯出新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发展绿色化工有了更坚实的底气,国家级绿色循环能源石化产业基地正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