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水岸空间与“大学后街”,“大零号湾”青年说:年轻人不能有太多包袱
紧邻“大零号湾”的横泾港在完成示范段的基础上将南延伸至黄浦江,打造具有创新韵、时尚风、烟火气、国际范的水岸空间并引入青年创新创业者需要的商业休闲和商务洽谈空间。这是记者从日前举行的“奋进新征程的侨青力量”上海市侨界青年主题交流座谈会上了解到的。
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齐全胜,市侨联副主席兼秘书长陶勇,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吴继华等出席座谈会。
敢于尝试创新,才是科创基本精神
“我们的核心目标是普及数字化智能化及机器人技术,摆脱通过人力成本的竞争优势让中国制造业向高质量高附加值发展”。座谈会上,侨界青年、大零号湾科创企业代表宾通智能CEO龚超慧的一席话,给与会代表留下深刻印象。
宾通智能是一家以智能算法为核心、提供柔性制造与智慧物流系统解决方案的高科技公司,2017年由龚超慧等4位有海外留学背景的青年和海外科学家创立。毕业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龚超慧完成博士后研究后,面临着进学术圈还是创业的问题。
“直到我问自己,如果不做哪个可能让我抱憾终生。这个时代刚好中国要做制造升级、人工智能技术有了突破,我决定再挑战一下”,龚超慧说,“年轻人不能有太多包袱,敢于尝试创新才是科创的基本精神”。
另一在“大零号湾”成长起来的企业,创始人研究生学习期间在SAP(成立于1972年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多夫市的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和协同化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实习,发现很多国内外大中型企业甚至世界500强尽管已有了专业大型软件,但整体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还是偏低。2015年几位创始人联合创立易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并把公司注册在“大零号湾”,成为最早一批入驻的初创企业,一年后推出核心产品。
“让不懂代码的人加入数字化开发中”,公司运营副总裁兼董事蒋益西称,目前已吸纳一批毕业于澳大利亚、美国、英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顶尖海外留学生,20多人作为海归学子成为核心骨干,公司连续获多轮国内多家投顾基金连续注资,“从3人到300人,积累了不少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和几十万客户,近期在参与新加坡政府留学生申请系统建设,未来潜在侨青有机会使用轻流系统进行留学生奖学金申请”。
深入探讨侨界青年成长发展及在新时代的角色定位、创新创业
各区、高校侨青组织负责人和侨青代表,还就侨界青年发挥独特优势、将自身发展融入时代使命,讲好中国故事、搭好文明互鉴桥梁进行分享,并就侨界青年的成长发展、在新时代的角色定位、创新创业等问题深入探讨。为进一步了解上海创新发展新高地,他们还分三组参观了“大零号湾”的代表性科创企业。
在专注轨道交通行业检测设备研发生产销售的上海天链轨道交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演示了如何利用红外等技术探测轮轨和电网的安全性,当即就有侨青表示要“加好友”以进一步业务对接。
侨青参观“大零号湾”代表性科创企业
打造开放式科创水岸空间和大学后街
“‘大零号湾’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力量,也是我们聚焦园区统战工作,服务侨界青年创新创业的重要区域”,区委统战部副部长、侨办主任、侨联党组书记陈超说,依托园区资源,发挥地方侨联+高校侨联+校友会机制优势,连续3年开展上海交大、华东师大校友创新创业分享,助力侨企激发创新活力。接下来区委统战部将继续引领侨界青年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勇担重任,及时为他们提供保障帮助,让他们放心选择“大零号湾”、选择闵行作为创新创业第一站,更好为闵行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侨界力量。
全市三大未来先导区之一
据介绍,作为上海市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大零号湾”代表上海承担国家层面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是全市三大未来产业先导区之一,越来越多优质科创企业集聚成长,截至目前创业人数超1万人,估值1亿以上企业30多家,上海交大和华东师大师生校友及MIT等国际著名学府海归人才创办的在孵企业超470家,40多家科创企业总计获得10多亿元投资。
该区域目前正在进行城市更新产业转型,沿剑川路、沧源路,优化基础设施交通配套,将打造一个充满活力、步行友好、宜居宜业的开放式科创街区。西面贯穿闵行南北的横泾港已做好示范段,未来将向南连通黄浦江,打造具有创新韵、时尚风、烟火气、国际范的水岸空间,在两岸贯通的基础上引入青年创新创业者需要的商业休闲、商务洽谈空间。
各项功能不断丰富完善
沧源路园区将成为功能齐备、业态丰富、开放共享的时尚大学后街,为创业者商务洽谈提供环境空间。周边公共配套和环境正不断优化,酒店和人才公寓已交用,停车库、体育公园推进中,科创生态体系不断丰富完善,还为高校科学家成果转化准备了科学家创业服务中心。
座谈会由市侨联青年总会和区侨联主办,区侨联青年委员会和南滨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上海市侨联青年总会目前有300多位理事,近年来在团结凝聚广大侨界青年力量,承担社会责任、增进联谊交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4个区和1所高校成立侨界侨联青年委员会。
记者:崔松鸽
摄影:崔松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