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BF火爆的背后,是中国锂电池行业的全面反击
大家好,我是江子才,专注新能源锂电池行业干货知识,用心做原创,努力写干货,文章很多都是我自身的经验分享与总结,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后再行阅读
锂电同行们,最近你的朋友圈里是否被CIBF 2023刷屏,两年一次的CIBF(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China International Battery Fair)最近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据悉,有超过2500家锂电池行业展商参加,参展观众人数超过12万+,可以说是盛况空前,一场锂电池行业的盛会,几乎整个行业都来了。
调研一下,你是已经在参展?在路上?还是在看朋友圈?
很遗憾,因为工(天)作(天)原(出)因(差),我没能到现场一睹风采。工作闲暇之余,看着火爆的盛会,回首往昔,不免思绪万千,有感而发。
锂电池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1980年, Goodenough 发现钴酸锂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这一发现则为现代锂离子电池打下了基础。
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1991年日本索尼推出首个商用锂电池,标志着锂电池的商业化之路正式开启。锂电池作为动力装载到汽车,在我国,可以说是起源于2009年提出的十城千辆,随后,经历短暂的发展期、到2015年前后爆火、再到后面市场冷静期、到今天的主流发展期。
一路走来,想是十分不易。背后有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大力支持,每一次的政策都恰到好处;有锂电前辈和同行们的日夜奋战,前仆后继,才有了今天的新能源行业,我们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新能源整车作为新能源的终端之一,下游需求旺盛,拉动产业链业绩高速增长。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从上游矿产资源、锂电设备,到中游三元&铁锂正极、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铜箔、铝箔、添加剂、结构件、结构件材料、热管理、电池、电机、电控,再到下游整车、客车、充电桩、储能等领域,覆盖范围广阔。
根据统计,2022年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达750GWh,同比增长超过130%,行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是上一年行业总产值6000亿元的约两倍,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
2022年我国汽车产量2702.1万辆,稳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量705.8万辆,占比25.6%。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约1059万辆,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687万辆。这是我们在上百年以来,西方传统燃油车占据主导地位下的蜕变和突破。
回顾往昔,我们在汽车制造上,受限于燃油车发动机、变速箱等技术,一直竞争不过欧美和日韩车企,体量大,但核心技术不足。
茶余饭后,曾经和某位车企工程师闲聊,他讲起他们曾经成立小组研究突破某汽车零部件技术,经过几年的研究后认为可以和当时的主流车企的零部件一比,不曾想欧美主机厂知道后,只是淡淡说了句,既然你们做出来了,那我们就用你们下一代产品吧,听得让人心酸又唏嘘。
在电池制造上,起源于欧美、兴起于日韩的早期,他们拥有绝对的技术和市场的话语权,最早的3C及其他领域的电池,那时候的LG、松下、SK、索尼,几乎都是日韩主导。
锂电原材料制造上,最近在调研一些材料的发展历史,发现都有一个现象,几乎都是技术起源于美国,兴起于日本,最后在中国快速扩张并占据主导。
磷酸铁锂是如此:
石墨是如此:
铜箔也是如此:
而新能源生产设备,早期去到某供应商处审核,他们高层会兴致勃勃的告诉我们,他们的设备都是进口的,似乎那时候进口设备成了加分项。比如涂布机/辊压机韩国PNT、正极LFP烧结炉日本NGK和高砂、LFP喷雾干燥机德国GEA、铜箔生箔机阴极辊日本新日铁和三船、隔膜挤出机日本制钢所……
如今,我们的本土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占据了全球大部分份额;我们的电池无论是产销还是技术上都超过了欧美,开启了国外建厂布局的道路;我们的材料,正极、负极、电解液很多都已经开始了出口;我们的设备也基本上实现了国产化。短短十来年,我们从起步、追赶,再到今天面向全球新能源汽车锂电池行业的全面反击,可以说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奇迹。
从宏观层面分析,锂电池行业蓬勃发展是全球能源紧张、科技进步、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扩大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锂电生产和消费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随着“碳中和”这一目标的提出,锂离子电池技术可以为碳中和提供电动汽车、储能系统、智能电网等重要应用领域的支撑,同时也可以降低国家的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量。
锂电行业将引发巨大的投资机会和市场需求,推动锂电产业转型升级,为实现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有预测分析,到2060年,我国新能源行业产值将达28万亿,成为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可谓名副其实的蓝海。
但狂热的背后,需保持谨慎冷静,不能沉浸在喜悦中止步不前,前路漫漫,挑战颇多,沉下心来务实工作。我们保持领先的要进行技术迭代;我们目前还有短板的,要不断投入升级早日赶超。最终都是为了提升我们产品的技术和质量,让我们的产品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
锂电同行们,回望我们曾经一起的披荆斩棘,转头收拾行装,向着新能源的蓝海,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