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谢立中:城市是否宜居应广泛听取居民意见
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国式现代化意味着城镇化底层逻辑的深刻转变。”
5月20日,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23年会暨青年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的宜居、韧性与智慧》为主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张永生在主题演讲中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的中国城镇化建设的特殊性。
张永生表示,过去讲现代化都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标准,各个后发国家都是聚焦在如何实现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在城镇化上的表现是农业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转移到工业,转移到城市,城镇化的理论和实践很大程度上都是建立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之上的。
而如今,以GDP为中心的发展已经转变成以美好生活或者是“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发展的目标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什么样的城市才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宜居城市呢?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谢立中提出了相关评价体系的建立标准。
谢立中/主办方供图
谢立中提出,城市宜居的基本原则,是要让城市居民以尽可能少的居住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居住效应。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分析城市宜居的状况,推进城市宜居建设,建立一个宜居城市的指标体系很有必要。
在指标体系的指标权数设置方面,谢立中着重强调了居民的参与。
谢立中说,宜居城市指标体系的指标元素及其权数的设置,应该通过对于城乡居民的广泛调查加以确定,而不能单纯根据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规划,或是专家对于宜居城市概念以及内容的理解加以设定。
“对于一个城市是否宜居的评价不能只由政府官员或者专家说了算,应该有城市居民的评价参与其中,否则最终评价的结果就有可能与人民群众的实际感受产生差距。”
除此之外,居民的流动性也至关重要。
“还要建立起这样一种评价机制,它的核心是允许城乡居民用脚投票,而不是单纯用嘴巴或者用笔来投票。”
他认为,允许城乡居民自由流动,城市的宜居性才能够得到真正符合人民群众实际感受的评价。不同城市的治理者才会竞相努力,使自己的城市变得真正、持续宜居。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欧阳志云则在城市生态方面阐述了宜居城市的建设和评价标准。
欧阳志云/主办方供图
欧阳志云表示,虽然城市化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它同时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城市生态空间丧失导致生态功能退化,比如生物多样性贫乏、内涝严重、花粉致敏、精神健康问题突出等,这些问题进一步导致城市人居环境的恶化。
对此,他提出在GDP之外,要考核城市发展的“GEP”,即“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方法(Gross Ecosystem Product)”,又称“生态产品总值”。简单来讲,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提供的所有生态产品与服务的货币价值总量,一般以一年为核算时间单元。
欧阳志云称,GEP核算的目的是揭示生态产品与服务的价值。目前,深圳市等数十个城市都已发布相应的本地技术规范。
在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方面,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史培军从“防范城市巨灾风险”角度进行了探讨。
史培军表示,在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的复合影响下,城市巨灾风险在增加,许多地方发生的灾害已经超过了当地的承受能力。史培军特别强调了沿海城市面临的风险。
他表示,中国海岸带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带,面临着海平面提升和海岸带地下水抽空下沉双重危险,如果不加强控制,海岸带将面临非常严峻的巨灾风险,天津、上海无一例外。
为防范城市巨灾风险,史培军建议,构建网络化的城市韧性,共享减灾资源,提升协同应对城市巨灾的能力;发展人地协同的城市规划,趋利避害,显著提升我国海岸带城镇和重要基础设施应对极端气象水文灾害的设防水平;发展人地协同的国土空间规划。
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主办,中科院地理所承办,数十位专家和青年学者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