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展品奔工厂!潮企期待继续实现“家门口办展”丨中国瓷·世界潮
5月21日,为期三天的2023中国(潮州)国际陶瓷博览会(下称“陶博会”)落下帷幕。
陶博会期间,超100家陶瓷企业齐聚一堂,携新产品和新技术抢订单、拓市场、亮品牌,共享陶瓷文化盛宴,共话陶瓷发展未来。
时隔多年,一个专业化、市场化的陶瓷产业博览会在潮州“自家门口”举办,让不少潮企尝到甜头——“工厂离展馆仅10几分钟,采购商随时可以前往”“为本地陶企搭建权威的展销平台,有利于塑造‘中国瓷都’形象”……
潮企期待,强化宣传、扩大规模,打造一个可持续、综合性、有活力的陶博会。
优势
“前展后厂”模式,加速订单成果转化
陶总堂展位上,陈列着手工电陶炉、智能电陶炉等多种系列产品。依托潮州陶瓷及电器两大优势产业,陶总堂汇聚知名陶瓷工艺大师,研发各式电陶炉超120种。
近10年间,陶总堂的吴维民携带自家产品,不断奔波于全国各地展会,开拓市场。“每年外出参展达16次,这次陶博会效果很好,签下了不少订单。”吴维民说,在潮州参加陶博会更方便,展示产品更多,人手调配更足。
在家门口办展,随时可实现“看完展品奔工厂”,这是到其他城市参展达不到的优势。包括陶总堂在内的潮企,尝到了甜头。
“司机就在展馆门口,客户有意向,马上可以去看工厂。”吴维民说,有个河南客户原只是观望,但在工厂看到企业综合实力后,直接签下3万元订单。
“工厂离展馆仅10多分钟。”广东四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外贸经理徐雅洁说,采购商在展会确定合作意向后,就往企业工厂实地考察,商谈接下来的合作细节。徐雅洁认为,展会平台只是体现企业产品的窗口。到工厂后,既可看到展厅里各式样品,也可看智能生产线运作,对企业实力有全面认识。
机械手自动抓取、智能移印贴花、喷釉机均匀上釉、传送带有序运输……当置身陶瓷“智能工厂”时,当先进技术经验展现在众人眼前时,远道而来的客商直呼“惊艳”。精准的需求对接,使得买卖双方沟通变得十分高效。
在家门口办展,背靠强大的产业供应链,陶博会打造出“前展后厂”的模式,加速企业订单成果转化。
心声
打造一个可持续、综合性、有活力的陶博会
在“家门口”办展,对于“中国瓷都”潮州来说,是尝试,也是机会。
“这是一个对外展示潮州陶瓷产业发展实力的全新窗口。”参加了陶博会后,广东松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品牌设计部经理陈燕玲感慨道,政府搭台举办陶博会,不仅为潮州本地陶企搭建了权威的展销平台,更有利于塑造瓷都形象和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
不少参展企业也有更多思考和期待。三天的展会里,徐雅洁与同事忙碌而充实,他们除了接待国内各地客商外,还与部分来自欧美市场的采购商洽谈合作。
“有几位外国客商从广交会结束之后还停留在广东各地走访工厂,刚好潮州陶博会举办,他们就过来参加了。”她认为,如果潮州陶博会利用广交会的辐射作用,在每年春交会或秋交会结束之时抓住时机“无缝”衔接办展,或许能为潮州提供更多与世界各地供采对接的机会。
在斯达高瓷艺发展(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总工艺师詹培明看来,潮州发展陶瓷产业有基础也有“后发力”,举办陶博会也是对产业发展成果的一次检阅。他建议,潮州要打响区域品牌,可以通过做好原料标准化生产来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同时利用科研创新平台做好陶瓷产业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同时提高原创和版权意识,以创新设计提升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区域整体实力。
“期待政企共同努力,打造一个可持续、综合性、有活力的潮州陶博会。”潮州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四通公司总经理蔡镇通建议,潮州可以通过设置固定场馆,在今年办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展会规模、强化前期宣传组织,吸引更多全国其他陶瓷产区的参展商和各地采购商前来参加,不断扩大潮州陶博会的影响力,进一步擦亮“中国瓷都”金字招牌。
【图/文】许钰敏 纪金娜
【作者】 纪金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