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中国”聚焦“青岛速度”!中外网络媒体走进中车四方
青岛新闻网5月22日讯(记者 巩合生 陈志伟)“青岛是个很棒的宜居城市,这里的 AI技术、科技技术、创新意识都很强。”来自 《巴基斯坦观察家报》的记者萨伍德·费萨尔说。今天上午,“走读中国”中外网络媒体交流活动走进了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大家现场参观了高铁列车生产线,对这一“青岛速度”赞不绝口。
“和中国高铁合个影”
探访东方影都,夜观浮山湾……结束了2 1日的青岛“走读”之旅后,经过一夜的休整,22日上午,“走读中国”中外网络媒体一行又马不停蹄来到了中车四方。
众所周知,中车四方是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中国高速列车产业化基地,高档铁路客车主导设计制造企业、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商和国家轨道交通装备产品重要出口基地。近年来,山东形成了以中车青岛四方公司为代表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拥有完善的轨道交通装备生产体系和先进的高速列车产业基地,创造了中国铁路机车制造多个“第一”。
一进入高铁列车的生产线,大家就被眼前“壮观”的景象吸引住了,一列列正在组装生产的列车,像一条条长龙卧在偌大的厂房中,气势雄浑,仪象万千。对厂区有了大体了解之后,大家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有的采访工作人员,有的忙着拍摄列车,有的直接坐进驾驶室,看一下精密的仪表设备,在心中虚拟体验一番风驰电掣的感觉。
在采访体验之余,大家也举起手机,露着笑脸,与高铁列车合个影,留下这一难忘的瞬间。
“这里的高科技设备和高速列车令我非常惊叹。希望中车四方和我们国家能有更多的合作,这样能为我们未来的生活出行带来更多便利。”来自哈萨克斯坦哈巴尔— 24电视台的记者维亚切斯拉夫·维特鲁金表示。
上合示范区内感受浓浓“国际风”
风从海上来,潮起胶州湾。
位于胶州的上合示范区,担负着“为我国扩大开放打造一个新平台”的任务,近年来建设成效显著,取得累累硕果。今年又是上合示范区宣布设立五周年,新近建成启用的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成为了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上合组织国家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阵地。
2 2日下午,中外网络媒体一行来到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当“海汇繁花、珠贝生辉”设计主题的场馆展现在眼前时,大家不禁暗暗赞叹。据介绍,场馆整体采用象征“合”的圆形布局,以向心七组贝壳,通过波浪状白色屋面将建筑连为一体,塑造出“海”“花”“珠”“贝”的核心意象,整体设计充分融入“上合元素”、青岛滨海特色、山东文化底蕴和中国开放包容的时代形象。
未入其中,先感受到了浓浓的“国际风”。而在媒体团中,有来自上合组织国家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的记者,他们有的曾经采访过相关活动,对这个场馆备感亲切,对场馆的设置、建成以来组织的活动等进行了详细的采访。
“青岛让我印象深刻,来到这里,我看到了很多国家的展示厅,感受到了文化的交融,”来自老挝《万象时报》的记者坎蓬·西冯赛表示,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很棒,增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交融。
非遗展上体验传统文化魅力
走近中国非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当天下午,在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一场特殊的展览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这场展览是一个小型的非遗文化展出,其中有胶州剪纸、传统鲁绣、茶艺、书法扇面、胶州黑陶等。
在胶州剪纸台前,胶州剪纸非遗传承人董丽霞介绍说,胶州剪纸是山东省古老的民间艺术,源于汉代,定型于宋金,广泛流行于山东半岛地区,是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接下来,她给大家作了一番演示,一把剪刀在手中翻飞,只一会儿功夫,就剪出了一些惟妙惟肖的小动物等图案,引得大家一阵心动,不少记者放下采访设备,拿起剪刀体验剪纸的魅力。
在书法扇面展台,青岛籍书法家臧磊现场题写了“走读中国”的书法作品,令获赠者欣喜不已。不少记者还拿起毛笔,当场“拜师学艺”。
美食,也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语言。在非遗现场,高家糖球传承人也带来了他们的拿手绝活,“雪里红”糖球技术令大家大开眼界,而好吃的糖球也让大家大快朵颐。
来到胶州,又怎能不体验一下载歌载舞的胶州大秧歌?秧歌是山东省胶州市传统舞蹈,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近年来多次“扭”出国门,深受大家喜爱。
迎着明媚的阳光,拿起鲜艳的绸带,跳起欢乐的舞蹈,咱就是现场最靓的美女和帅哥。伴随着秧歌的欢乐,大家一天的采访劳累也消弥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