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青年电影人计划项目启动,首期10亿元资金助力青年影人创作
新京报讯(记者滕朝)5月21日,“中影青年电影人计划”首期投资项目在海浪电影周正式启动,该计划由中影股份主导、全行业共同参与,旨在扶持新影人、新作品。中影宣布该人才计划首期投资将在未来三年内,以总规模10亿元,投资30-50部青年影人作品,尤其是具备商业价值、创新性和类型叙事的原创作品。中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影股份董事长、总经理傅若清介绍,中影不仅仅会拿出真金白银支持青年电影人做创作,也会为每一个入选的项目提供纵贯开发、制作、宣传、发行、放映的全周期孵化通道。
入选“中影青年电影人计划”项目的青年影人合照。
入选“中影青年电影人计划”项目的第一批影片也在启动仪式上首度官宣。首批入选的十部电影《寻牛》《白菜玫瑰》《无人伴奏》《疯回路转》《再见了,我们的幼儿园》《地下火》《一部很没有必要的电影》《我的野生朋友》《有朋自远方来》《六度嫌疑》在仪式上正式亮相。入选影片的主创蒲巴、袁媛、唐韬、胡飞、汪英伦、高临阳、周维、高仁杰、高了、欧丁丁悉数到场,面向行业和媒体对项目进行介绍。十部作品题材类型多元、题材各有偏重,在多元化风貌之下,亦透露出明确的类型特征。
中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影股份董事长、总经理傅若清现场发言。
“中影青年电影人计划”项目的特殊之处还体现于“商业价值,类型叙事”的选拔标准。傅若清指出,该计划意在招募和扶植有志于创造商业价值的电影人。希望每一位青年编剧、导演在保留个性化表达的同时,也具备类型创作的自觉性和对市场的敬畏心,能为中国电影观众创作更多好电影。
活动当天,“中影青年人电影计划”电影监制、北京电影学院王红卫教授也对电影计划的主旨进行了剖析。他表示,现在行业应当按下重启键,重启过程中需要的是新内容、新一代电影人,也是新的投资和创作的模式。基于计划在行业生态中将起到的增益作用,王红卫呼吁整个业界能够给予更多支持,“让中影青年电影人计划成为未来中国电影、尤其是青年电影人创作的龙头,带动整个行业往前走。”
活动针对青年电影人的扶持培养设置了主题论坛,邀请傅若清,王红卫,新丽传媒高级副总裁、新丽电影总裁李宁,阿那亚创始人马寅,新片场CEO尹兴良对谈,分享参与“中影青年电影人计划”项目的感受之余,也围绕目前电影创作环境、资方与平台希望看到的新作品特质等话题展开交流。李宁认为创投不但要让青年影人能够拍出作品,也希望让他们有机会跟商业去接触。马寅则提出“用长期主义去看待一件事”,希望“中影青年电影人计划”能成为种在中国电影土壤中最有价值的一粒种子。
“中影青年电影人计划”主题论坛现场。
谈及青年创作者应该如何迈开自己的第一步、如何平衡创作和市场的关系等问题,产业嘉宾也分享了自己的建议。王红卫提到,在市场意识之外创新同样重要:“类型之所以有生命力绝不是因为公式,而是因为跟着时代往前走。”李宁指出“将类型清晰化”这一要点。马寅则将电影创作与建筑设计类比,认为投资、市场、个人能力、对社会的洞察等约束条件都可能共同成就好作品。尹兴良基于与青年创作者交流的洞察,提出青年影人从自我表达进入产业里、首先要学会尊重市场和尊重观众,要对观众有同理心。
编辑 黄嘉龄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