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田双收 “蛙稻共作”“钱”景可期
潜江新闻网讯(记者 王宇杰)5月17日,记者走进位于张金镇王东村二组的稻蛙基地,放眼望去,丝网隔成的几十个小方格整齐排列。养殖户张海兵行走在田间小路上,时而给蛙苗投放饲料,时而除去田间杂草。成群的小蝌蚪在水中欢快地游弋,甚是热闹。
以前在外打工的张海兵,一直有返乡创业的想法,经多方考察,他发现黑斑蛙养殖很有发展前景。说干就干,2017年,张海兵用自家3亩地试着养起黑斑蛙。
创业之初,张海兵面临诸多挑战。由于没有养殖经验,加上天气等原因,黑斑蛙成活率低、产量不高,这让他吃了不少亏。倔强的他通过查资料、找同行请教、请专家指导,采取补救措施,次年便初见成效,收获了第一桶金。到2022年,张海兵承包了10亩地,扩大养殖规模。
黑斑蛙,俗称青蛙、田鸡,它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并且养殖见效快,利润丰厚,市场前景广阔。张海兵告诉记者,稻田池内已经投放了蛙苗,架设网罩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白鹭等水鸟捕捉蛙苗,另一方面是防止青蛙爬出去,造成损失。
“今年4月上旬投了400万尾蛙苗,需要养殖2个月才能上市。依往年行情,预计年收入可达70万元。”张海兵开心地说。
蛙护稻,稻养蛙。“稻蛙共作”是一种循环生态种养模式,黑斑蛙通过吃虫,达到防治农作物虫害的目的,它们的排泄物又是天然的有机肥,能够提升土壤肥力。同时,田间生长的水稻又能为黑斑蛙生长提供遮阴休息的场所,既提升了农作物和水产品的品质,又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我们不打农药,不撒化肥,无论是蛙还是稻,都是无公害的绿色产品,蛙的肉质更鲜美,稻米的品质更高。”张海兵表示,他采用“稻蛙共作”的生态立体种养方式进行黑斑蛙养殖、水稻种植,实现了“1+1>2”的效益。
黑斑蛙养殖,不仅富了养蛙人,也富了一方村民,如今张海兵成了当地养蛙行业的“土专家”,不断有养殖户前往咨询和学习。
下一步,他还将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争取让周边更多的老百姓参与进来,同时还准备积极吸收、培育有兴趣的农户尤其是困难群众,免费提供技术和种苗,使“稻蛙共作”种养项目得以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