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航空三年亏损超300亿!前员工称9100港元底薪属实
新快报讯近日,有网民在网上曝光国泰航空乘务员歧视不说英语的乘客。23日晚,国泰航空行政总裁林绍波发声明,向受影响乘客及社会各界致歉,并对3名涉事乘务员予以解聘。5月24日,林绍波就空乘人员涉歧视乘客表示再次道歉,并且承诺全面检讨。
5月24日下午,一位国泰航空前乘务员对新快报记者表示,在她看来,这起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新快报记者注意到,2022年,国泰航空亏损超65亿,但其董事会薪酬总额却不降反升。
曾因员工薪资问题陷入过负面舆论
近日,有网友在网络平台举报国泰航空空乘歧视非英语乘客。5月23日晚,国泰航空针对此事道歉,并对3名涉事的空中服务员予以解聘。截至5月24日收盘,国泰航空股价报7.5港元/股,较前一天下跌1.57%,总市值较前一天下跌7.72亿港元。
与此同时,一名疑似国泰航空员工的网络言论也被该网友曝光。据悉,该人员对国泰航空解聘涉事乘务员的决定十分不满,并表示被解聘的员工中有一位不是中国人,此人还抱怨国泰航空9100港元的薪资在香港过低,无法生活。
不久之前,国泰航空就曾因员工薪资问题陷入过负面舆论。5月中旬,有多家媒体报道,国泰航空收到了香港机管局和其他机场反映,指国泰部分飞机于停机坪和跑道慢速滑行,加剧机场跑道挤塞;国泰内部调查亦发现相同情况。
业内人士指出,该情况系飞行员为领取更多“超时补贴”,国泰已向飞行员发信,警告不得再有类似情况,否则可能作出纪律处分。
香港飞行员协会主席Paul Weatherilt曾表示,疫情期间约1800名飞行员离开了国泰,国泰重新招募了约400名,但不足这一数字的四分之一。自疫情以来,飞行员士气低下,薪酬及福利被大幅削减。
前员工称国泰的普通话培训不足
在国泰航空陷入此次舆论漩涡之际,曾于国泰航空任职多年的阿琳(化名)感慨万千,但她坦言并不意外。在阿琳看来,这起事件发生并非偶然,而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首先,阿琳认为国泰对员工的普通话培训不足,据阿琳回忆,当年她入职时,国泰对普通话的考核仅限于广播播报能力,与提供服务并无直接关系。一旦通过考核,入职后便没有相关培训了。国泰航空外籍员工占比并不小,例如印度籍、菲律宾籍,因内地航班只需配备三名能够说普通话的机舱服务员,同机的机组人员可以是其他国籍。公司聘请了大量的会讲普通话的台湾空乘人员,其他空乘人员则可能来自世界各地。
阿琳谈起自己的亲身经历,“有次一名乘客要求一名华人面孔的同事讲普通话。我走过去解释说:‘不好意思,她是马来西亚人,不会说普通话,请问我能为您提供什么帮助吗?’然而乘客依然生气,认为她没有礼貌,并质问我们作为香港公司为什么不讲普通话。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即使是香港的新一代,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流利地说普通话。”
阿琳还指出,服务内容削减也是导致该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在过去,毛毯是提前放置在乘客座位上的,但不知何时开始,短途航班约200名乘客,但毛毯只配备原来数量的八成。因此,如果所有乘客都需要毛毯,就可能出现毛毯不够的情况。削减服务内容并非个案,比如以前洗漱包是标配,但后来变成只有乘客主动索取时才会提供。
前员工称9100港元底薪属实
而针对国泰航空薪酬问题,阿琳告诉记者,虽然她对国泰航空飞行员的工资水平不太了解,但空乘9100港元的基本工资确实存在。据阿琳透露,2020年10月,国泰航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裁员,一口气裁掉了8000名员工,即使员工表现出色或职级较高,也有可能被裁减。不幸的是,当时担任机舱事务长的阿琳也未能幸免。而留下来的员工也被要求重新签订合同,基层乘务员的底薪就是9100港元。尽管这只是底薪,但并非每个基层员工都能顺利获得津贴,因此降薪后的工资对一些人来说确实难以维持生计。
不过阿琳也表示,降薪并不是服务态度不好的理由:“乘客购买机票,他们获得服务是理所应当的,为什么要多嘴呢?”
员工降薪背后的原因与国泰航空连续三年的亏损密不可分。根据国泰航空于3月8日发布的2022年全年业绩报告,该年国泰航空实现营收510.36亿港元,同比增长12.0%;实现股东应占亏损65.48亿港元,同比扩大18.5%。而在之前两年,国泰航空的亏损分别为55.27亿港元和216.48亿港元,三年亏损累计超300亿港元。
然而记者发现,国泰航空董事会薪酬却出现不降反升的情况。财报显示,2022年国泰航空董事会薪酬总额为4984.8万港元,较2021年上涨超50%。其中,原CEO邓健荣薪酬从2021年的649.7万港元上涨到了1351.6万港元,涨幅高达108%;董事会主席贺以礼薪酬从2021年的296.1万港元涨到了625.1万港元,涨幅高达111%。
从总额来看,2020年—2022年,国泰航空董事会人员薪酬合计1.289亿港元,而2017年—2019年董事会人员薪酬总额为1.224亿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国泰航空虽定位为国际航司,但其主要收入还是来自中国,2022年财报显示,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与内地共为其带来了344.56亿元的营收,占其总营收的67.5%,而2021年这一数值为70%。
采写:新快报记者 张晓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