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一带一路”上亮丽的中国职教名片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成为鲁班工坊的教师之前,现任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鲁班工坊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的高洋已经在埃塞俄比亚支教快10年了。“我们最初是在埃塞俄比亚技术大学进行技术援教。”该大学由中国援建,是该国唯一一所培养职教师资的高等学府,致力于面向东非国家培养职教师资和技术技能人才。
高洋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他们回国后,时任埃塞教育部职业教育副部长在访华时特别提出,希望高洋和江绛老师(高洋丈夫)再次回到埃塞,这一去就是10年。
高洋接受采访。人民网 陶建 摄
一拍即合 中埃合力克服困难
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于2020年9月签约,2021年4月顺利揭牌,由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和埃塞俄比亚技术大学共同建设,主攻工业传感器、机电一体化、工业控制、工业机器人四大技术方向。
高效推进离不开中埃双方学校的积极配合。签约完成后,埃方学校迅速清空了原有的实验设备,并且在生产水平有限的情况下,按照中方学校提供的图纸进行了高规格的施工。当时正值疫情期间,短时间内解决设备的运输、清关、安装,老师派遣等问题不是易事。高洋说:“无论是埃方学校、埃塞教育部,还是埃塞海关,都在尽最大努力协助我们把教学设备尽快运到埃塞境内。中方学校也迅速整合师资,利用在埃中方教师为当地教师开展线上培训。”
高洋在埃塞鲁班工坊为学员授课。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供图
授人以渔 助力当地职教发展
由于当地教育水平和国内的差距,鲁班工坊不得不探索出一条本土化的教学道路。在这一背景下,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吕景泉教授提出的工程实验创新项目(EPIP)成为贯穿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建设始终的教育模式。
高洋表示,支教多年,他们一直在寻找适合当地学生的教育模式。EPIP模式非常有效地解决了他们遇到的问题,契合了当地教学需求。
工程实验创新项目不仅教授学员理论知识,更注重实际动手操作。“在晚上的课余时间,我们开展科技小组,带着学员们做项目。”高洋说,学员们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接到了制作LED灯牌的项目,并且赚到了钱。“他们特别开心地跑回来,进屋就鞠躬,说感谢老师,这真是太有用了!”
目前,埃塞鲁班工坊已培训学员超过300人,其中许多参加过骨干教师培训的学员已经毕业,并且投入到当地的教学活动中去了。在2021年9月举办的世界机器人锦标赛中,埃塞鲁班工坊的5名埃方骨干教师全部获奖。
2021年9月,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受训骨干教师参加2021年世界机器人大赛锦标赛获得1金2银2铜的杰出成绩。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供图
2021年6月,埃塞俄比亚高等教育部部长及教育部代表参观埃塞鲁班工坊。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供图
硕果累累 打响中国职教品牌
鲁班工坊的出现,让中国在埃塞职业教育援助方面有了自己的名片。和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一样,中国很早就在埃塞进行技术援助了。“埃塞人知道德国为他们带去了‘双元制’的职业培训模式,日本教会了他们‘KAIZEN’(日语,意为持续改进)。可是提起中国,人们找不出概括的词语。直到鲁班工坊成立,才让我们一直做的事找到了归属。”高洋说。
埃塞鲁班工坊启运以来,已接待联合国、非盟总部代表团、东非政府高校代表团、 埃塞各部委部长代表团、埃塞俄比亚各高校代表、学员代表以及社会团体等五十余批次1000余人次实地参观考察学习,被非盟总部人力资源开发委员会设立为面向整个非洲的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中心,服务东非职教一体化世行项目(EASTRIP),成为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等四国16所职业院校培养高水平师资的重要基地。
2023年4月,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本土教师为参加第三期EASTRIP项目的东非职业院校教师培训授课。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供图
埃塞俄比亚劳动与技能部部长穆费里亚特·卡米勒·艾哈迈德在2022年8月举办的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主论坛上表示,强烈希望扩大在埃塞俄比亚设立的鲁班工坊的规模,使其能覆盖到本国的各个地区。
为合作方所在国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鲁班工坊的初心和使命。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不仅为当地提供了先进的实验设备,而且送去了中国开发的课程等优质教育资源,助力了当地青年个人技能提升和职教师资素质优化,提升了当地职教整体发展水平,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是中非“八大行动”倡议中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一带一路”建设中推动优质职业教育走出去的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