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观察 | “德阳工匠”是这样炼成的
作为我国完全具备自主产权的三代核电、推进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汽轮机焊接转子、世界最长的1828mm汽轮机末级动叶片、发电机、汽水分离装置等研发都来自德阳,助力我国核电技术跻身世界第一方阵。
全国60%的核电产品、50%的大型轧钢设备、40%的水电机组由德阳制造,发电设备产量全球第一,石油钻机出口全国第一……
这些“大国重器”的背后,有着太多的“德阳基因”。近年来,为深入贯彻“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我市厚植技能人才成长土壤,大力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一大批技艺精湛的“德阳工匠”脱颖而出,为制造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截至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为23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7.51万人,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升级、为一批批“德阳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截至目前 ,全市技能人才总量为23万人 。
健全激励机制厚植技能人才成长土壤3月30日,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首车下线仪式在广汉举行。第一辆下线的解放卡车——解放J6V缓缓驶出,标志着一汽解放商用车广汉基地正式建成,将进一步推动西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一汽解放商用车广汉基地建成是德阳市制造业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立市之本、兴市之器、强市之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德阳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根据《德阳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德阳将重点围绕“五大主导产业”落子布局,同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前布局未来产业,优化“一带两翼”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建设全国一流、西部领先的制造强市,实现由“德阳制造”向“德阳创造”转变,为2035年基本实现制造业现代化远景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技能人才是制造业当家的重要基础。聚焦培养技术技能复合型制造业人才,德阳推进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贯通发展,打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破除技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探索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与技能相促进的评价激励机制,取消学历限制,支持实操能力和工作贡献突出的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研习技能参加职业技能评价,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实现人才晋升“双梯制”,拓宽了技能人才成长通道,营造有利于复合型制造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目前,德阳市共27名技能人才申报专业技术职称,其中8名高级技师申报工程类高级工程师,19名技能人才申报工程类、建筑类中级工程师。2022年全市企业和院校共有39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30人通过技能人才评价取得高级工证书,2人通过技能人才评价取得中级工证书。
德阳还积极推动建立以体现技能价值为导向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引导企业将职工技术技能和贡献作为分配要素。国机重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建立技能领军人才选聘机制,对于入选的首席技能大师给予岗位津贴,激励技术工人走技能成才之路,营造了“尊崇技能”的浓厚氛围,同时有效促进技能领军人才积极发挥“头雁”作用。
围绕“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目标,德阳为青年技能人才搭建快速成长平台,积极营造出“技能成才”社会氛围。近年来,先后共举(承)办国省市竞赛24次,组队参加国省级大赛23次,772名技能人才获得表彰奖励。2021年,国家级一类技能大赛——第四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在德阳成功举行,德阳市参赛队伍斩获冠军2个、一等奖4个,创下历史新高。
从持续优化政策供给、完善培训体系到建强人才平台,强基础、树品牌……我市以技能人才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市目前技能人总量达23万人、高技能人才达7.51万人,位居全省前列。
△培育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
创新培训模式推动技能人才增量提质为满足制造业技能培训需求,德阳在全省率先推行一次性整建制购买培训成果的“项目制培训”,即由企业提需求、承训机构提供定制化培训、人社部门购买服务,有效破解了职业技能培训周期长、内容陈旧、领取补贴门槛高的瓶颈。该项工作受到部、省多个层面的认可与推广,实现了“人社配餐”到“企业点餐”的技能人才培训模式的转变。
德阳安装技师学院为中国二重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定制的PLC编程与应用项目培训,就是根据企业电气技术工人岗位能力需求,结合企业生产淡旺季特点,利用技能受训人才的业余时间,采用理论集中面授、实操现场演练等多种方式进行的培训,在克服企业工学矛盾的同时,减轻了企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成本负担,有效解决了培训内容和岗位需要的脱节问题,不仅提升了企业和技术工人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同时还进一步丰富了校企合作内涵。
人才平台是创新集聚的重要载体。德阳围绕技能人才供给,加快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建成18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4个技能大师工作室,为技能人才搭建干事创业舞台。54岁的首席技师崔兴国领衔建设的四川省崔兴国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大型水轮机装配人才,主持编制了标准作业指导书(SOP)19份,达到水轮机各部套SOP覆盖率100%,先后获评“全国技术能手”、四川工匠、全国机械工业质量模范等。
聚焦制造业发展需求,德阳还全面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改革以往通用的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地为新型学徒制定培训课程内容,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培训计划由企业和培训机构共担,提高技能应用的针对性,涉及制造业工、电工、铣工、航空仪表装配工等近40个职业(工种)。在中国二重建造世界最大8万吨模锻压机项目上,推动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建成“厂中校、校中厂”,探索出制造业“1221”和产学研一体化“1331”人才培养模式,累计培养模锻专业毕业生300余名,解决了“世界之最,谁来操作”的难题,该案例成功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2019年以来,德阳累计支出培训补贴资金2.19亿元、开展补贴性培训21万人次,为德阳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 ,德阳市已选聘德阳首席技师110 名 。
品牌引领建立高技能人才梯度育成体系针对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绝技绝活代际传承机制不完善、领军高技能人才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德阳建立市级优秀技能人才选拔、聘任制度,在全省率先实施首席技师百人计划,开展“德阳英才计划”首席技师、青年工匠遴选,给予3—5万元岗位津贴及其他政策待遇。
在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文仲波技能大师工作室,坚持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为己任,努力将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成创新创造攻坚克难的平台、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弘扬劳模工匠精神的阵地。近年来,该工作室为提高产品国产化率,长期进行自主研发试制任务,已完成“核驱动机构钩爪部件焊接技术”“50MW燃机燃烧器核心部件焊接”“华龙一号凝汽器钛管板焊接及修复”“高附加值燃汽轮机叶片精密(VBC)修复技术”等公司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其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节创经济效益累计1420万元;工作室紧抓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出一大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能人才,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天府工匠”“四川省技术能手”等国家级、省部级荣誉9名。
目前,德阳市已选聘德阳首席技师110名,累计带徒995人次,完成攻关创新项目1086项,有效带动了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技能人才培养。搭建技能人才育成与作用发挥平台,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实现高技能人才带头技术攻关、带徒传技和高技能人才批量培养;累计建成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8个(国家级3个、省级6个);累计建成技能大师工作室54个(国家级5个、省级11个)。
记者 | 曾征 图片 | 文潇
编辑 | 周梅 谢畅(实习生)
责编 | 汪巧 值班编委 | 张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