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置信!我国4月外贸顺差同比接近翻倍!对纺织外贸有何影响?
最近,小编在浏览新闻时看到一组非常离谱的数据,数据显示,我国4月顺差同比增长96.5%,比去年同期接近翻了一倍。
我国的贸易顺差基数本就不低,能在这么大的基数上翻番,确实有些令人难以置信。而这背后所代表的内容,或许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未来的纺织外贸。
从数据上来看,4月我国的出口数据同比增长8.9%,虽然数据也不小,但和翻倍的顺差比起来确实也不够看,那原因只能是,我国的进口减少了。
近期有两个新闻就很能解释这个现象,一是今年前四个月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二是协和医院采购了国产的核磁共振机器,价格只有进口报价的十分之一。
汽车、芯片、高端设备等商品因为生产的技术要求高,一直是我国进口的大头,现在汽车变成出口国了,一些芯片高端的也不让进口了,低端的一部分也能国产,高端设备很多在国内也能生产了,这么一来,要进口的数量可不就少了嘛。
但这也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
“不差钱”的客户差钱了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出口的主要国家就是欧美日韩这些发达国家,毕竟这些国家人均收入高,购买力强。
这么强的购买力是哪里来的呢?还不就是上述那些汽车、芯片、高端设备这些的高溢价。就拿之前的核磁共振机举例,外面卖3000万,国内卖300万还有得赚,那2700万可不就是他们的利润了,这么高的利润,自然能给员工发高工资,给国家多交税,国家也有钱提高福利。
但现在,不少高端的产品都被中国突破了,海外收入自然少了,尤其是日本、德国,汽车是他们的支柱产业,关系着大量的GDP与就业,但这两年风头却被中国盖过去了,新能源汽车领域更是被中美两国的企业完全赶超。
以前当地人能一个月能赚10000的,以后可能只能赚7000了,高福利也难以为继,对纺织品的需求自然也会减少。
做外贸的纺织人也反映,这两年,欧美的企业报价是越来越抠门,有时还会故意挑错,就为了少付点钱,完全没有以前财大气粗的那种,只要质量合格,就给你满意的利润的气魄了。一是因为现在纺织市场确实透明,二也是因为现在的欧美确实没钱了。
因此,现在的欧美的颓势短期来看好像是因为美联储加息,经济危机,可能危机过去了,需求就会回来。但小编认为,欧美这种需求萎缩未来是不可逆的。
改变正在进行时
但即使是这样,我国的出口依然在增长,可见欧美市场已经不再是唯一了。
2023年,我国对俄出口自3月增长136%后,4月仍大幅增长153%,非常夸张,对东盟的出口增长也有24.1%。而在人民币国际化以后,像巴西、中东、、中亚、阿根廷等国家地区,出口增长潜力也非常大。
这些国家人口基数巨大,也有农产品、矿产、石油等硬通货,但却在原有经济体系下长期缺乏美元。而如今开始本币结算了,实在没有钱中国可以先借给他,东西运不出来中国可以投资基建,以后拿硬通货偿还就行,消费市场就被大幅激发出来了。
可以预见的是,当世界经济局势发生根本性变化之后,这些国家的经济有概率会出现快速发展,这些国家的大量人口就会转化为潜在的消费人口,市场需求未来只会越来越大,并逐渐取代原先的欧美市场。而在这些市场中,中国的纺织品具有先发优势,可以提前占据更高的生态位。
“卷”向高端,“卷”大市场
这两年,我国的纺织行业和其它行业差不多,内卷程度明显增加,原来最多卷一下价格,但现在光卷价格已经很难活下去了。小编前两天采访了一家做面里料的企业,他说现在像涤塔夫这类比较便宜的里料基本都是半卖半送的,只求不亏本,市场上基本也是这个情况,靠正常卖这些布基本没有利润。
因为价格卷到头了,现在市面上大量的纺织企业开始卷技术、卷设计,卷开发,正好现在直播带货的模式,还有小单快反的机制,可以消化大量的多元化产品,一旦一个单品火了,市面上马上就会一拥而上。但为了能及时追赶热点,技术储备就要跟上,不然想跟风都没能力。
而在这种内卷程度下,国内纺织产业和原先一些大品牌之间的壁垒迅速缩小。
此外,在政策及市场的双重引导下,以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还有大量类似汽车、化工之类的重工业开始往中国内地迁移,将会吸引大量原先在东南沿海打工的工人回到家门口工作,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了,收入提高了,消费自然而然也会增长,未来,国内纺织市场,尤其是内地市场的增量同样不可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