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这是最近一直热议的话题,从延迟退休到养老年金,无一不是当下人们关注的重点。
目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性问题,根据联合国数据显示,到2050年全世界每6人中,就有1人年龄在65岁(16%)以上,预计80岁或以上人口将增长两倍,从2019年的1.43亿增至2050年的4.26亿。
而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发展,高龄人口将大幅增多,这也将直接导致帕金森患者数量显著增加,帕金森综合症将成为一项世界性难题。
而目前在帕金森临床治疗中,复方左旋多巴就被作为首选药物使用。
近日,抗帕金森病药生产商浙江野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野风药业")再度递表创业板,拟募资4.89亿元。此前野风药业曾于2021年5月25日递表创业板,2022年6月16日主动撤回申请。
招股书显示,野风药业主营业务为特色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甲基多巴、卡比多巴、左旋多巴和醋酸卡泊芬净等特色原料药及其中间体,下游制剂涉及抗高血压药尤其是妊娠高血压及肾性高血压药物、抗帕金森病药、抗真菌药等,是全球重要的多巴系列原料药供应商,其中甲基多巴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
营收净利润双降 持续经营能力存疑
靠降压药撑起半壁江山
业绩方面,慧炬财经注意到,野风药业业绩持续下滑,营收净利润两连跌,持续经营能力存疑,而企业持续盈利及经营稳定性,则是监管部门上市审核的重点之一。
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63亿元、3.4亿元、3.36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8646.73万元、6564.16万元、6511.8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约为7911.95万元、6097.4万元、6040.49万元。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2021年营收分别下降了1.31%、6.03%,同期间净利润则分别下降了0.8%、24.09%。
产品方面,2020年-2022年,野风药业高血压用药相关产品营收分别占到公司总营收的51.76%、52.06%、48.06%,收入主要来自于甲基多巴系列产品,可以说高血压药品支撑起了野风药业的半壁江山。
对此,野风药业表示,因主要竞争对手TEVA因产品质量问题对部分工厂进行整改,另外国内大力落实环保政策,使得一些环评不达标的生产厂商被强制关闭,导致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若未来公司难以培育新产品,并降低产品收入集中程度,或者甲基多巴价格、市场竞争格局等发生不利变化,将会对公司经营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用药2022年营收骤降9.21%,抗真菌用药营收暴跌95.54%,由2020年的3,526.38万元直线跌至2022年的15.63万元。
野风药业解释称,主要是因为2020年向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销售了一批较大金额的醋酸卡泊芬净供其进行药剂研发和验证,使得公司当年营业收入相对较高,后续两年中美华东的醋酸卡泊芬净产品市场尚未打开,未有新的采购需求。
在业绩波动的同时,野风药业毛利率也出现了明显下滑。2020年至2022年,野风药业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8.57%、32.00%、31.15%,2021年毛利率下滑了6.57%,成为转折点。而同行毛利率均值分别为38.05%、36.14%、33.87%,其中2021-2022年,野风药业毛利率显著低于同行。产品方面,高血压用药产品毛利率分别为43.19%、37.81%和37.28%,抗真菌用药产品毛利率分别为61.50%、23.12%和10.69%,而2021年,抗真菌用药产品毛利率就较2020年下降了38.38%。
野风药业表示,若未来原料药行业需求、国内外市场环境、原材料价格及生产成本等因素发生了不利变化,而公司未能采取如调整产品结构、及时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等应对措施,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将存在继续下降的风险,进而影响公司的整体业绩水平。同时,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金额较大,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公司可能存在因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增加而导致毛利率下滑的风险。
实控人俞蘠控制68.83% 股权
曾花费1220万购买二手豪车
股权结构上,野风集团持有46.53%股权,为公司控股股东。俞蘠通过野风集团、野风创投、野风控股间接控制合计68.83%股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其他持有5%以上股份的股东包括:碧园投资、野风创投、野风控股。其中,碧园投资持有公司18.97%的股份、野风创投持有公司12.5%的股份、野风控股持有公司9.8%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碧园投资为员工及部分野风集团及下属其他企业员工的持股平台。总经理周卫国为碧园投资有限合伙人,持有413.92万元出资额,占比27.28%;副董事长汤朝晖为碧园投资有限合伙人,持有168.40万元出资额,占比11.10%。
穿透招股书,慧炬财经发现,实控人俞蘠旗下公司业务涵盖地产、影视、金融等多个板块,俞蘠目前还在野风集团、伟升实业等多家公司兼任董事长、董事或总经理等职务。
据此前的创业板审核问询回复函显示,实控人俞蘠此前因经营的"P2P"平台金麦穗金融需资金进行兑付,曾向民间放贷人资金拆借3500万元,还曾花费1,220万元购买二手限量版豪车。2017年,俞蘠还曾向好友借款1,800万元,共同投资购买豪车,2020年进行了归还。
实控人曾透过司机操作“P2P” 平台活跃量
此外,据此前的审核问询回复函披露,2018年至2019年,为了保持"P2P"平台金麦穗资金的流动及交易活跃量,拥有较好的业务规模和经营流水,俞蘠司机田祚乐曾以自己的名义发借款标的,俞蘠购买在平台上的P2P标的产品进行购买。田祚乐后将其在平台上筹集到的资金转给俞蘠,继而相关资金用于俞蘠继续进行购买平台上的其他标的产品,在田祚乐发布的借贷产品到期后,俞蘠又将相关款项资金打给田祚乐用于其归还平台借款。2018年至2019年,俞蘠通过田祚乐账号多次循环进行该操作,相关资金达数千万。
俞蘠共有三张银行卡与田祚乐发生资金往来,共发生收入16笔,总金额为4,040.69万元;共发生支出67笔,总金额为4,264.42万元。
资料显示,2014年9月,金麦穗金融成立,推出的一款名为"点点搜财"的移动互联网第三方理财平台,该平台2014年12月上线"P2P"理财业务,后主要经营该业务,俞蘠持股51.52%,为金麦穗金融第一大股东,并担任该公司董事长。金麦穗2014年12月上线,2018年6月左右平台交易规模达到峰值,代收规模峰值为5.7亿元。
2018年以来,国家对于"P2P"网络借贷平台监管力度显著加强,金麦穗金融2018年下半年开始开展"点点搜财"的资金清退工作,至2019年底完成全部平台投资者资金退还工作,并2020年12月注销。自成立以来至公司注销,金麦穗金融未出现逃废债务情况。而野风集团自2018年6月开始,至2019年12月完成清退之间,不断给金麦穗金融垫付支持资金,合计金额约2.45亿元。
俩自然人关系特殊 以低市盈率入股
实为分享上市收益
穿透招股书,一则股权转让细节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2020年12月,野风集团将其持有的100万股公司股份(占比1.3333%)以45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王余奎,将其持有的50万股公司股份(占比0.6667%)以225万元的价格转让给蔡邦境,股权转让的价格为4.5元/股。
那么,王余奎、蔡邦境究竟是何许人也?公司为什么要将股权转让给自然人股东呢?翻阅此前的创业板审核问询回复函,慧炬财经发现,王余奎本身是自由投资人与野风集团管理层相识多年。
而蔡邦境从九十年代起就在野风集团及其下属公司任职直至2017年退休,曾任野风集团副总经理还曾担任野风药业董事、监事。
而二人入股诉求也比较直接,均为希望在野风药业申请IPO前投资入股从而分享公司上市收益。
慧炬财经注意到,此次入股价格对应的市盈率较低,以公司2019年的净利润5,793.06万元(扣除了剥离的子公司康吉尔、子阳热能的净利润)为基准计算,本次股权转让价格4.5元/股对应的市盈率为5.83倍(4.5*7,500/5,793.06=5.83),低于pre-IPO投资市场平均8-10倍的市盈率估值水平。
对此,野风药业表示,虽然此次入股价格对应的市盈率较低,但基于受让方与野风集团的特殊关系,且此次入股系野风集团出让自身持有的野风药业股份而形成,系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定价合理,入股款项的资金来源合法。
不仅对自然人股东大方,野风药业对公司中高层也比较慷慨!2019年5月,实际控制人俞蘠将其持有的公司股东碧园投资的出资份额转让给周卫国等18名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转让价格为3.25元/出资额(对应公司的股份价格为3.25元/股),对公司员工实施股权激励,不过招股书的描述措辞比较有意思,原文是这样的:"为促进公司发展、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动力,同时也为公司员工能够分享公司发展的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看来为实现共同富裕,野风药业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董秘曾当过19个月总经理
销售人员仅5人 人均创造营收6720万
翻阅招股书,慧炬财经发现,董秘卜正刚,1975年出生,属于公司老人,早在2007年入职任野风有限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还曾于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任公司总经理,在干了1年零7个月总经理后,他却改任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简历显示,卜正刚,1997年毕业于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化工专业,曾在浙江康裕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干了10年的车间主任。
另外,慧炬财经发现,截至2022年12月31日,野风药业销售人员仅为5人,占比1.26%。
数据显示,2020-2022年,销售费用中职工薪酬分别为102.00万元、145.67万元、127.32万元。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职工薪酬下降了12.6%,这也就是说,2022年销售人员人均薪酬为25.46万元,结合2022年公司3.36亿营收计算,这5名销售人员人均创造营收6720万元,如此高的人均业绩,让人叹为观止!
客户与供应商重叠暗藏风险
单一依赖第一大供应商
此外,慧炬财经还注意到,野风药业存在5家既是客户又是供应商情形,其中2020-2022年销售及采购金额均在20万元以上的有五家:山东泓瑞、丽水市金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汤森、杭州乐敦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昊帆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重叠客户、供应商销售金额合计分别为4,203.22万元、6,687.29万元和4,703.62万元,向重叠客户、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分别为11,341.71万元、10,950.98万元和11,333.97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0-2022年,野风药业单一依赖第一大供应商山东泓瑞,向山东泓瑞采购金额分别为10,557.38万元、10,440.97万元、10,442.85万元,占比分别为57.40%、54.24%、54.13%,销售金额分别为265.49万元、1,144.60万元、1,022.59万元,主要向其采购核心原材料藜芦酮。同时,公司通过山东泓瑞向终端客户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甲基多巴。
慧炬财经注意到,2018年5月22日,野风药业与山东泓瑞签署了长期独家战略供货协议,山东泓瑞生产的藜芦酮只能独家供给野风药业,若要销售给其他第三方必须获得公司的授权批准,且供应价格依据市场价格由双方协商。
此外,慧炬财经还发现,2022年公司第三大供应商丽水市金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公司客户,2020-2022年向金马生物采购金额分别为586.92万元、497.57万元、692.98万元,采购内容主要为酒石酸;同期间,销售额分别为227.58万元、149.63万元、213.53万元,销售内容为酒石酸钙。
客户和供应商重叠暗藏风险,可能使得公司业绩被操纵,从而损害上市公司股东的权益,这样的结构容易出现财务虚假的嫌疑。
一位业内人士对慧炬财经表示,客户与供应商重叠,容易引发利益输送。一般来说,客户与供应商分属于行业上下游的两端,但如果发生重叠,其背后可能暗藏着多重风险,是否存在特殊的关联关系、资金占用或利益输送情形,这都是监管问询重点关注所在。
主要竞争对手还是客户
值得注意的是,野风药业还存在竞争对手还是客户的情况,这对一家冲击IPO的公司来说,着实有些尴尬。
招股书中,野风药业将TEVA、永太科技列为竞争对手。但同时2020年至2022年,TEVA、永太科技也一直是野风药业客户,对永太科技销售金额分别为1,619.47万元、2,253.76万元、2,167.70万元,销售的产品为DMMD;2021年对TEVA销售金额为200.90万元,销售的产品为L-氨基丙腈盐酸盐。
竞争对手为客户,那么二者业务往来中是否具备较强的不可替代性?双方业务规模能否保持稳定以及增长?这些都值得担忧。
研发占比垫底同行
自述资金实力较弱
报告期内,虽然野风药业研发投入占比逐年上升,但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相比,其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最近两年均为倒数第二位。
2022年,野风药业只有5.08%的研发投入占比更是位居同行倒数第二位,仅高于永太科技的2.75%,2020年更是位居倒数第一位。
而就研发占比低于同行,野风药业解释称,主要是因为公司为非上市公司,资金实力相对较弱,公司积极投入研发,不断改进工艺、开拓新品,保持竞争优势,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为19.21%,研发费用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应收账款、存货 "双高"
2022年应收账款突增30.29%
此外,野风药业在经营业绩下滑的同时,则是应收账款、存货"双高"。
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野风药业应收账款净值分别为4,914.23万元、5,569.56万元、7,256.47万元,占流动资产比重分别为19.90%、22.88%、27.59%,坏账准备分别为258.65万元、293.78万元、382.90万元。
从数据来看,2022年末应收账款出现了明显增长,应收账款突增30.29%,而2021年增速则为13.34%。
与此同时,野风药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也一路下滑,由2020年的6.70次直降至2022年的4.97次。
对于企业而言,应收账款显著增加并不是一件好事,企业明显处于扩张发展,但这种扩张是靠赊销模式来实现,另外这也说明产品议价能力不高,或者下游客户话语权很强。
一位业内人士对慧炬财经表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表明公司收账速度快,平均收账期短,坏账损失少,资产流动快,偿债能力强。与之相对应,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则是越短越好。如果公司实际收回账款的天数超过了公司规定的应收账款天数,则说明债务人拖欠时间长,资信度低,增大了发生坏账和损失的风险。
更令人担忧的是存货情况。招股书显示,2022末公司存货余额为9,278.83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27.64%,同比增加30.05%;存货周转率由2020年的3.87次,直降至2022年的2.82次。
一般来讲,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存货资产变现能力越强,存货及占用在存货上的资金周转速度越快。
慧炬财经注意到,2020年末至2022年末,野风药业库存商品余额较大,分别为3,276.52万元、4,331.36万元和5,803.47万元,占各期末存货账面余额的比例为54.65%、60.71%和62.55%,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分别为297.40万元、547.27万元和438.37万元,均为库存商品和原材料计提的跌价准备。
经营性现金流同比下滑70.12%
现金流吃紧 却三年分红1.47亿
此外,应收账款的显著增加同时也导致了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的大幅下滑。招股书显示,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16.07万元,同比下滑70.12%。公司给的解释为客户付款周期延长,回款速度变慢所致。
数据显示,2020-2022年,野风药业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3,757.70万元、5,744.15万元、1,716.07万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8,646.73万元、6,564.16万元、6,511.80万元,净现比分别为1.59、0.88、0.26,2021年及2022年均不足1。不仅如此,经营现金流持续三年大幅下滑,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较2020年更是下降了87.53%。
一般来讲,经营性净现金流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自身经营造血能力,同时也表明企业或存在库存积压以及无效资产大量积累的问题。
而一个公司的净利润必须要有现金流量表中经营净额的支持。如果没有经营净额的支持,那么净利润不过是一种纸面富贵。如果净现比数值大于1,说明经营净额比净利润大,也就是说净利润是由真金白银支持的,而不是纸面富贵。反之,如果净现比小于1,说明公司净利润含金量低,不过是纸面的数字游戏而已。
除了经营性现金流大幅下滑,野风药业的投资、筹资现金流净额还连续三年均为负数,2020年-2022年,野风药业投资现金流分别为-2,579.65万元、-867.36万元、-1,251.17万元;筹资现金流分别为-5,255.53万元、-7,904.81万元、-3,507.10万元。近三年,野风药业投资现金流和筹资现金流均为负。
对此,野风药业解释称,投资现金流净流出主要是公司新建综合仓库、购置机器设备、对办公楼进行装修,公司持续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投资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主要是公司分配股利导致。
而这直接导致了野风药业整体现金流很难看,2020年-2022年,野风药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分别为1.32亿元、1.02亿元、7,303.58万元,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末相比于2020年末缩减了44.61%。
一位业内人士对慧炬财经表示,投资性现金流和筹资性现金流均为负,往往发生在扩展时期,由于市场变化导致经营状况恶化,加上扩张时投入了大量资金,这会使企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此外,更令人不解的是,在现金流吃紧的情况下,野风药业却连续三年现金分红了1.47亿元,这需要野风药业给出明确的合理解释。
总经理与供应商因私资金往来不断
委托客户代缴儿子学费
此外,野风药业总经理周卫国与供应商、客户关系密切,不仅借钱给供应商买房,更“委托客户代缴儿子学费”等,更是少见!
翻阅招股书,慧炬财经注意到,董事、总经理周卫国持股4.35%,是碧园投资有限合伙人,持有413.92万元出资额,占比27.28%。
此前的审核问询回复函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的是,在资金流水方面,经核查,周卫国与供应商实际控制人存在大额频繁资金往来。
资金流水显示,周卫国曾于2018年向杜承泉借入60万元,2018年1月通过银行转账收到借款50万元,2月收到现金借款10万元。周卫国2019年向杜承泉归还借款本息合计65万元。而杜承泉为供应商东阳市正大化工设备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此外,周卫国妻子胡红旭,2019年7月在境内将费用支付给卢通声,委托卢通生通过其在日本的朋友直接替儿子缴纳学费28.3万元。而卢通声为野风药业客户杭州汤森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另外,周卫国夫妇还曾借给公司第一大供应商山东鸿瑞实控人李兰花200万用于其购买房产,周卫国妻子胡红旭2019年1月支出200万元给李兰花,该部分款项及利息于2019年7月进行了归还。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鸿瑞一直是野风药业最大供应商,成立于2006年,与山东泓瑞的合作历史近20年,说明双方关系非常不错。
2004年在行业内合作伙伴介绍下,且野风药业时任总经理与海宁市上峰化工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系校友关系,野风药业与山东泓瑞业务前身海宁市上峰化工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主要供应商与公司总经理周卫国频繁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