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生育不能绕开“一孩”
“一些地区将政策聚焦于二孩和三孩家庭的奖励支持,一孩生育作为保持和提升总体生育水平的基本盘,反而被忽视。”近日,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发表《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注重加强一孩生育支持》一文,指出一孩生育支持政策的重要性。
的确,检视一些地区近几年陆续推出的生育奖励政策,一孩往往被忽略,这显然无法吸引那些已经组建家庭、却迟迟下不了生育决心的育龄夫妇。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二孩都是建立在已经有了一孩的基础之上,不奖励一孩,这个“基础”只会萎缩、不会增大。
就目前我国的生育结构来看,一孩的提升空间还很大。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我国一孩生育率从0.7跌至0.5,一孩平均生育年龄从26.4岁升高至27.4岁。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杨成钢不久前也表示,“目前,中国二孩及以上对生育率的贡献达到了40%以上,而一孩的贡献率太低,这不是正常现象。”
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我国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2017年调查为1.76个,2019年为1.73个,2021年降到1.64个,而作为生育主体的“90后”、“00后”仅为1.54个和1.48个。如果少子化注定成为常态,如何让更多人愿意迈出第一步,不是更为迫切和重要吗?
如果说,愿不愿意生二孩、三孩的家庭,考虑的主要是经济负担的话,那么在一孩生育上就打退堂鼓的家庭,考虑的因素恐怕要复杂得多。某种程度上说,那些连一孩都不想生的家庭,其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和支持不足,才是导致生育率持续走低的根因。
中国婚育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多数一孩母亲反映对备孕、怀孕和生育的过程感到不安,孩子出生后生活质量下降、养育孩子压力大、教育过程太累太操心等导致家庭不愿意生育。只有缓解她们的生育焦虑,解除后顾之忧,才能让她们“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从政策导向来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从建立到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在一段时期内,会是一个不断补充、优化、升级的过程。
日前,温州市决定“给生育一孩的家庭一次性补贴1000元,二孩补贴2000元,三孩3000元”的消息,引来不少点赞。很多人认为温州“奖励一孩”开了个好头,其实这个势头应该继续扩大:不仅应该照顾到一孩家庭,还应当是全方位的鼓励、全过程的支持。
比如在生育环节,提高职业女性生育期间的津贴补助和医疗津贴水平,完善育儿假、产假、生育假等;在养育环节,探索和建立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解决上班族家庭愿生但难养的烦恼;在教育环节,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大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减轻家庭负担。
生育从来不只是一道主观题,更是需要全社会作答的客观题。对政府部门来说,至少在真金白银的补贴上,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就不妨“手笔”再大一些、覆盖面再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