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关村论坛|近十年央企累计研发投入超6万亿
本报记者 李哲 北京报道
近年来,我国经济取得高质量发展成果,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带动效应。在5月28日举行的“2023年中关村论坛——国企发现与发明论坛”上,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赵世堂指出,国务院国资委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充分发挥国家队作用。
赵世堂介绍,近十年,中央企业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超过6万亿元,拥有研发人员119万人,建有国家级研发平台759个。创新成果高效能产出,创新生态全方位优化,在关键材料、核心元器件、基础零部件等领域突破一批短板技术,在相关领域涌现出一批重大成果,有力支撑了国家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
同时,《中国经营报》记者在论坛上获悉,24家中国企业联合发起《加强基础研究全球合作 支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书》。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发出加强基础研究全球合作倡议,并呼吁世界各国加强基础研究合作,更好服务社会发展、推动人类进步。
近十年央企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超6万亿
科技创新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中央企业在我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方面起到带头作用。
赵世堂表示,中央企业要突出创新引领、建设高水平的创新型企业,聚焦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信息、未来能源、未来制造等未来产业领域,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突出基础前沿、打造高质量的原创技术策源地,从技术供给和需求牵引双向发力,加强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要突出开放共享、深化高层次的全球创新合作,以高水平合作带动高水平创新,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共同应对全球技术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董事长马永生曾提出,中国石化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不断改革创新。
在此次论坛上,马永生作了题为《强化原创技术引领 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的主旨报告。他表示,从能源转型趋势看,绿色低碳转型成为能源发展趋势;从能源转型动力看,原创技术突破成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驱动。
马永生介绍称,石油化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主要有四个关键路径:稳油增气、结构减碳,产业升级、工艺降碳,新能接续、源头净碳,多元赋能、循环负碳。
马永生表示,对中国石化而言,公司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以实施“碳达峰八大行动”为牵引,大力推进传统业务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提升绿色能源供给能力、大力推进碳减排与利用,全方位推进化石能源洁净化、洁净能源规模化、生产过程低碳化,连续12年获“中国低碳榜样”称号。
另外,标普全球公司副主席、剑桥能源研究会主席丹尼尔·耶金提到,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低碳化发展的首要举措是聚焦上游油井产能、甲烷排放、电气化和炼油产能4大优先领域,提高石油和天然气上游、中游和加工的能源效率。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电网一级顾问郭剑波表示,电力系统要加强顶层规划和设计,加大科技协同创新,不断攻关新能源和节能新技术、清洁低碳发电技术、储能技术、数字化及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健康发展。
呼吁各方携手深化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谈及基础研究,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国高分子多学科研究中心主任菲利普·戴维·寇茨表示,基础研究就是底层科学,产品研发过程中应聚焦基础性原理与理论研究,以基础性原理与理论研究的突破助推新性能或新产品的开发及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论坛期间,中国企业首次发出“加强基础研究全球合作支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书,呼吁世界各国加强基础研究合作,更好服务社会发展、推动人类进步。
记者了解到,中国企业界代表主要发出四点倡议:
一要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秉持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强化尊重原创的价值导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攀科技“最高峰”,勇闯创新“无人区”,营造重视基础前沿、鼓励自由探索、宽容失败风险的创新氛围,以科学光芒指引人类发展前进方向。
二要应用牵引、突破瓶颈。从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求中凝练提出重大科学问题,强化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焦“巴斯德象限”,加快实现从科学发现、理论突破向技术产品和现实生产力转化,致力于推动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全球性挑战。
三要平等合作、开放共享。倡导无国界、无障碍、无歧视的合作理念,同全球各类创新力量真诚携手,尊重各国科学家的创新能力、知识贡献和价值取向,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努力寻求基础研究合作“最大公约数”,推动研究成果惠及“地球一家人”。
四要胸怀天下、不负使命。胸怀“让基础研究造福人类”的崇高使命,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恪守科技伦理底线,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推动科技向善而行,共同催生更多前瞻性、颠覆性成果,更好满足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企业界代表呼吁,各方力量应携起手来,深化基础研究全球合作,以合作纾发展之困、以合作聚创新之势、以合作谋共享之福,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编辑:董曙光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