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方向
不久前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从整个经济体系的角度看,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了经济发展水平和后劲。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重大战略部署,着眼的是产业发展的长治久安和国际竞争力的稳步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当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既有必要性,更具紧迫性。要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做好现代化产业体系“施工图”“实景图”的精准设计,这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现代化产业体系,首先要具备的就是完整性,离开完整性谈体系,就偏离了建设的方向。凭借多年来积累的物质财富和技术基础,我国产业体系在完整性方面的优势逐渐凸显,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优势,三次产业的细分门类能够有效满足国民经济发展所需,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当前,在完整性方面需要重点推进的任务概括起来就是锻造长板、补齐短板,在拥有总量优势的基础上,做到质量的有效提升。对应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就是要以产业体系的完整性来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特别是注重推动传统产业的提升改造,避免给传统产业贴上“旧动能”的标签。
保持先进性,也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所应具备的典型特征之一。先进的内涵是丰富的,有三个维度。第一,是要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进和发展方向,紧跟技术更新的前沿,掌握研发方面的主动,为产业体系持续提供技术动力。第二,是要在产业组织形式方面保持先进性。对于我们这个内部不同区域发展差异化程度较大的超大规模市场来讲,根据市场要素资源禀赋条件形成若干先进制造业集群,能够有效打造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第三,是要在产业政策实施方面形成更加有效的方式。当前世界各国在产业政策运用方面出现了新变化,其中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推动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带动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做优。
安全性是当前背景下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选择。没有安全的体系是不稳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安全。在夯实产业安全性的实践中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中,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各类因素交织叠加形成的供应链变化特点,客观上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造成冲击。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加强预判、筑牢安全防线,需要从资源保障、畅通循环、强化管理等方方面面推进相关工作,这些都是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要着力加以破解的难题。确保安全不是“闭门造车”,要在产业对外开放过程中不断积累有利于安全发展的积极因素,助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任务。我们已经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要素效率和管理效率。这个过程需要经济循环中的不同主体共同发力并参与完成。要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联动的局面,持续巩固传统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积累的优势,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强化集群形成的内生动力。注重发挥数字技术对实体经济的推动作用,形成有利于数字技术发挥作用的政策保障体系。顺应产业融合发展的一般规律,不失时机地推动一二三产业实现有机融合,特别是从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中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要持续夯实配套体系建设,在硬件、软件等多方面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保障。以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吸引海内外各类要素,更好地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魏琪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