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人应有的人间清醒
注:本文系作者胡再迁原创作品。无立稿,仅是凭着个人认知随笔创作,就是简单的想到哪写到哪。文虽糙但原创不易,最近发现网上有人剽窃我的文章用来做视频底稿,如未经允许抄袭,侵权必究,全国追踪。图片源于网络免费素材,如有侵权,48小时内联系我删除。
2010年是中国财富悬殊的分界线,这十年有很多行业飞速成长,占有主导财富资源的人,通过资本的载体-货币超发,席卷了很多普通民众的劳动所得。
即便是被誉为社会基石的中产,也在持币的焦虑中被房产洪流收割。
2023年阿里裁员事件中即可看出,即便享受高额工资的阿里中层也因为裁员而陷入经济泥潭之中,当然这也有其自身的原因,参与了发展中区块的大面积、高房价房产投资。
然后,心安理得的预计了后30年的现金流,实不知,社会经济是动态的,今天的现金流不代表后20年、30年的现金流。
一旦经济下行,失去工作,房价的泡沫就会破灭,如果无法履行还款义务,资产会在缩水的同时,前期主付利息以及销售价差,会让很多人一夜清零,这一幕已经在不断上演,并有愈演愈烈地倾向。
改革30年,让很多人短暂的拥有了所谓的财富,拥有了那个年代所拥有的纸面货币价值。
80、90年代很多人在那个年代通过物价与货币购买力的对比,自认为拥有了一些房产,高额的货币,认为就可以传承后代。
现在回过来看看,80、90年代那点金额的存款在现下23年能当什么用呢?
或许房产还能定义一定的保值属性,能产生现金流的房产或许可以,但是不能租或租不了高价的房子,在今后还有何意义呢?
且不论是否贬值,在房产供需关系已经逆转的今天,泡沫已经明显,直接税也近在眼前,房产税、遗产税,会让人对房产的认识逐渐转变。
就像当年视房子为宝的日本人一样,最终大部分不能产生现金流的房子会成为投资弃子,这点我认为自己的判断不会错。
作为学习过房产评估的业内人,很清楚,房子的真实价值是多少,3万的房价成本就是3000元,其实就是土地和教育等附加税赋,即使挤掉一半泡沫剩下还是一地泡沫。
老卢认为2023年会是一个纪元的开端,我很赞同,当然这需要时间佐证。
但有几点我是坚定的:
第一、房子作为投资已经结束,从目前的情形看,江浙沪08年以后买的房子都有回吐的风险,起码安全垫没那么厚,北方房产已经先干为敬了,肉眼可见。
第二、想通过房产收割以后也不会那么容易,这是时代的选择也是经济十大原理的定义。
第三、今后,货币的发行或许会减速,2023年的货币流通是GDP的两倍,但是基本都在银行空转。
随着经济缓行,GDP是无法再像前十年如此泛滥,但是存银行肯定是缩水的这是肯定的。想用银行利息来抗衡物价,永无可能。
第四、今后,学历价值会逐渐下降,失业将成为常态,社会M盾会急剧加大。
第五、权益类投资也是财富收割的利器,注册制后大量的企业可以绕开审核制,IPO上市收割股民的财富,而这些人的财富就跟投资房产盈利这批一样,不会在国内消费,大量的投资正在进行,富人的财富在全球配置,普通人根本察觉不到,近几年国家也意识到积累资本率的流失,也在陆续扎紧口袋,但仍流出去了不少。
这些财富来自于普通人的辛勤工作,通过房产、货币、IPO不断地流向少数人手中。
就算我看得到也没有用,但是我的出身、我的平台,目前的社会地位,根本做不了任何改变,最多就是做做资产切换,即便这一点也受限于资产流通性而不得,太难受了。
大多数人则是根本不自知。
即便在阿里工作的P7,如果没有股权,即使拿着百万年薪,如果没有合理投资,也会通过房产、股票和货币超发流向少数人手中,不过这个过程或长或短。
这些理念我曾经在其他文章中都有表述。
那如何在当下最大限度的保值财富呢?
说实话,很难。
这是由目前的经济体制决定的,普通人生活在其中,能做的非常有限。
今年存款大量增加,短期一定程度地保值是可以,长期肯定是财富缩水,这不用说。
房产投资也是如此,未来科技城6万的房价,现在卖3.4万就是最好的例子,半年的房价下跌,足够削去你前20年积累的财富。
按我们评估行业的算法,除非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房产并盖过税收支出的房子还可以投资,还有那些绝对稀缺的优质房产,其余的房子就是砖头,不住你也要付物业管理费、房产税,当有还有你百年后的遗产税,遗产税会来的,50岁以上的人有很大机会能碰上这里直接税。
股市也是如此,小散的命运在入场时已经写好剧本。
没有信息优势、没有资金优势、没有专业认知,入市博弈无异于一个普通人与穿着厚甲的武士做生死决斗。
结局,不得而知。
那应如何呢?
这也是我近几年考虑的问题,应该说是我们这个家庭考虑的问题。
一个人很简单,我可以做很多选择,我懂专业,接触融资的渠道也比较丰富。
但是作为一个家庭考量,我想的很多,也确实有点焦虑。
呵呵,不过还没到杞人忧天的地步。
房产肯定是不能再投资了,优势房产,价格不菲,不是我们普通人可以企及的。
普通房产对于我们这样的人,意义不大,能做的决定也是只出不进。
对于存款也是无耐之举,毕竟速动资产还是要持有一点的,这个社会,太缺乏安全感了,特别是经历了这几年非常时期。
最后就是权益类投资,虽然市场有1胜2平7负的说法,实际上时间拉长了看,应该是1胜9负,但从目前的投资渠道看,股市仍是不可摒弃的途径。
对于存款多、房产多的群体,应该出来一部分资金到市场中,但是有几个前提:
首先,要建立一个稳定的高胜率交易系统,长期投资收益预期,8-10%即可,通过ETF就能实现。
建议不要碰个股,注册制后,个股识别难度太大,常识优质又不便宜。
做个股对个人要求太高,瞎蒙听人买股送钱的更不用想了,没有自己的理念长期肯定亏,赚多少,没离场前,就是钱在你口袋放一放。
个股投资,需要兼顾大盘再到板块然后到个股本身,基本面数据又是滞后的,看得懂也没用。
一句话,做个股难度很大,一时间的盈利,甚至翻倍,或者翻很多倍,这样的浮盈在你彻底离开市场前,一点意义都没有。
稳定地收益高于一切,这点是高手都懂。
这是我的总结也是很多同知的共鸣,还是那句话,时间会证明一切。
ETF投资可以从小额开始,熟练后可以最终到本金100万或200万,如果要认真作为一种投资途径,建议200万左右,否则即使投资成功,收益太少没什么意思。
金额太大也不建议,毕竟任何投资没有百分百,投资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因投资影响生活得不偿失,不可取。
土豪和意志不坚定地玩票者除外。
待后续可以开专栏时,会开一个专题。
会详细介绍一种ETF长期投资战法,操作简单,不用盯盘,定期操作,可以手工也可以智能操作,确定性很高,除非是等同于战争这样的黑色事件发生,并且你投入的资金是5-8年暂时不用的。
赚钱是肯定的,什么时候给,给多少看市场先生。
当然收益预期不会太高,预计3年定期的2-3倍左右是有的,比存款好一点,但好在长期稳定,想借此发大财那是异想天开。
类似于一笔资金投资封闭式基金的概念,无非是持牌人是你自己而非基金经理人。
除了,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房产、部分定期存款、有稳定交易体系支撑的权益投资,对于普通人能做的真不多了。
黄金、收藏、炒币等这些都不是正途,流通性也不佳,不要碰。
权益的衍生品也不要碰,民间房贷随着信用体系的崩塌也不要碰,集资投资类似于P2P不要碰。
没有机构可以通过再投资稳定赚钱双位数以上的收益,有也轮不到你,P2P投资的房产信托等都没有。
做房产多年我没拿过P2P双位数以上回报率的资金,如果有企业拿了这么高代价的资金,这个公司不是要倒闭了,就是在倒闭的路上。
不要相信任何机构承诺的高额回报。
如果想重资产创业,经济上行做什么都可以,风险大小而已,只要人还在,货币会慢慢吃掉你的亏损,经济下行后,任何创业的风险都是叠加的。
其他,普通人能做的就是提升自身,除了专业技能,最好有个副业技能,有几个爱好特长。
前几年兴起的考证,例如建造师和建筑师等证书,这几年随着房产行业的下行也已经红利出尽。
考了也意义不大,但有总比没有好,花的时间代价太大也不赞成。
以上是今天个人在家看书后意兴随笔,没有修改也没有蓄稿,可能与以前的观点有重复,请各位粉丝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