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发展的光谷密码
沿着光谷高新大道东西向俯瞰,一座宜业宜居的现代化科技新城正在崛起。受访者供图
“光谷这个地方,原来是只有工作,缺乏生活。”飞驰在宽阔的马路上,出租车司机笑言几十年间,这座城市已然换了新颜。车窗外,道路两旁的科技园区和企业大楼飞速向后隐去,一片片绿地时时映入眼帘。
这里是光谷,一个从1980年代以来,让年轻追梦者“骑着自行车来,开着小轿车走”的地方。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留下来,在这里安家、生活。
2001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获批建设武汉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从此,武汉东湖高新区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中国光谷”。
2012到2021年十年间,光谷乘势崛起——常住人口达到118万,在校(园)生数增长了3倍,在企从业人员数量翻了近1倍。而光谷人的平均年龄仅有32.2岁。
从“一束光”到“一座城”,光谷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城融合之路。在这个创新人才加速积聚、高学历人群不断涌入的科技新城,宜业和宜居构成了一块硬币不可分割的两面。
日新月异的光谷交通。
宜居之城
光谷“逆袭”的幸福感,“安居乐业”
2007年,李慧研究生毕业,成为了光谷龙头企业华工科技里的一张新面孔。
“当时公司周围真的是一片荒凉。”李慧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公司只有几辆通勤班车,附近既没有有轨电车,也没有轻轨或者地铁,有时候加班晚了,连出租车也很少过来。”李慧说道。
十余年时间,变化在人们生活中显现。员工普遍开上了私家车,公司三十多辆班车往返于武汉三镇,有轨电车、地铁也通到了光谷。
巨变之外,这座城亦在领跑。今年5月,国内首条商用运营城市空轨在光谷建成试跑,并进入综合联调和试运行阶段。这种悬挂式单轨列车,从地面看起来仿佛“凌空飞行”,既方便了人们的通勤和观光,也成为光谷上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今年5月,国内首条商用运营城市空轨在光谷建成试跑。
目前,光谷已经织就“七横十三纵”路网,未来还将形成“十四横十四纵两环”的路网格局。立体化交通网络,让光谷人在工作和生活上,有了更大便捷与自由。
与一毕业就来光谷的李慧不同,在锐科激光工作的段琦可谓几经辗转,最终落脚于此——哈工大读书,北京就业,2007年,他收拾行囊,来到武汉,定居光谷,漂泊在外的日子宣告结束。
在这里,段琦拿到了武汉户口,前几年购置新房,孩子也上了对口的公立学校。他口中,自己开始有了“安居乐业”的感觉。
光谷日新月异,越来越多医院和中小学正拔地而起。2012-2021年十年间,光谷新建了28所中小学,新增61380个学位。医疗机构的床位,也从300张提升至4700张,除了已经建成的3家三甲医院,还有5家在建或拟建。
巨大的落地窗前,桌椅错落,身后书架上,各类书籍琳琅满目。这是位于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的第五家“光谷书房”,作为光谷打造的“12分钟阅读文化圈”公共服务平台,光谷书房既可以像普通图书馆一样读书、借书,还实现了自习、便民服务。
“一半山水一半城”,光谷的绿地率达到42.39%。
于李慧而言,一片片绿地和公园在人们身边铺开,宜居已然是这座城的引人之处。在这个“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地方,光谷的绿地率达到了42.39%,平均每位居民享有的公园绿地面积就有9.01平方米。
“从一开始只有森林公园,后来又有了湿地公园,附近还多了绿道,可以带孩子去的地方比以前多多了。”李慧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随着光谷生活配套设施愈发完善,自己在这里也越住越舒适。
光谷山水相依,宜业宜居。
宜业之城
软环境为企业插上翅膀,瞄准“千亿产业”
“你们公司缴的税是不正常的。”
当东湖高新区税务局找上门,普赛斯电子总经理周鹏颇感意外。公司包括他在内的两位创始人都是大学教授,“一直都是老老实实缴税,怎么会不正常?”
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对方表示,税不是缴少了,而是缴多了。
作为一家从事半导体光器件性能指标生产监测和测试服务的高科技企业,普赛斯电子工作流程中涉及大量软件开发。根据相关政策,公司可以申请软件退税。在税务局指导下,这家公司的增值税水平,一下从十几个点下降到了五六个点。
享受政策红利,税务局上门帮助企业少缴税,在光谷并不鲜见。“退税的这部分资金对我们企业发展帮助很大。有钱的时候你不觉得,没钱了,一点钱都是钱。”周鹏说道。在各种政策积极扶持下,普赛斯电子2021年成功入选了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行至光谷,高楼林立间,企业成了这座城市创新跳动的脉搏。而光谷生物城从0到1,从木成林,便是一个缩影。
光谷生物城的大名,为“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这是光谷以“千亿产业”思路建设的第二个国家级产业基地。这里集聚了3000余家生命健康企业,400多个1类新药管线在研,其中更有50多个进入临床阶段。在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最新排名中,光谷生物城跻身全国前列。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光谷生物城。
“这些年来,光谷生物城筚路蓝缕,在一片荒地上建成国家级产业基地。”在老光谷人眼中,“从领导到工作人员,可以说都是‘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在企业遇到困难时,他们都尽可能地帮忙解决。”
这种“软环境”,相比于“硬条件”,更加有利于企业长远稳健发展。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了解到,开发区很多政策都是全国领先。比如药品研发补贴,‘3551光谷人才计划’,以及一些公共实验室的配套和开放。
“药品和创新医疗器械的研发周期都很长,同时也是一个强监管的行业,企业需要跟卫生、药监、医保等各个方面打交道。”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服务中心产业处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一方面,基地为企业与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建立通畅的管道,与此同时,也针对生物医药研发过程中的核心环节,设置了多个公共服务平台,向园区企业提供服务,降低研发成本。
俯瞰光谷,一半山水一半城。图为东西向16车道高新大道、与南北向光谷空轨交叉,绘就宜业宜居美好图卷。
产城融合
打造城市样板,企业扎根“抢人”
根据今年2月湖北省发改委披露的《武汉新城规划》,武汉新城将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全国科创金融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中国式现代化宜居湿地城市样板”。
作为武汉新城八大片区之一的光谷片区,也将绘就一张更宏伟的蓝图,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城市样板。
作为一个老光谷人,已经成为华工科技总裁助理的李慧,一路见证了光谷的企业生态从几棵大树成长为一片“热带雨林”。不过,光谷企业群的发展壮大也带来了“甜蜜的烦恼”。那就是,企业多了,人才就不容易抢了。
仅仅过去一年时间,光谷的市场主体就突破了18万家,新增上市公司(过会)7家达到62家,新增企业2.1万户,总数突破12万户。
曾经,武汉本地的优秀毕业生只有几大企业可以选,转眼间,不仅本地孵化出更多龙头企业,国内国际大型企业也在光谷设立分支机构乃至第二总部。对于人才的网罗,要比以往多花不少力气。
办法总比困难多。过去几年,华工科技与武汉本地多所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通过设立奖学金、校企联合培养、赞助创业比赛等方式,提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抢在学生还在校园里,就建立起雇主品牌。
“刚工作前三年,是一个毕业生比较困难的时候,如何在这最难的三年里,让人才能够安定下来?”李慧举例,在住房方面,公司会提供宿舍,光谷也会提供人才公寓,来降低员工安居成本。
尽管面临“邻居”对人才的争夺,李慧对人才大战总体上还是抱着一种开放态度。“企业多了,形成产业生态才可以聚集人才,促进人才交往、流动。人才流动了,才会更有活力。如果一个地方选择有限,那它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就没那么大了嘛!”在李慧心里,这是一本更大的账。
“520”当天,多达376对光谷人领证结婚,于光谷相遇,也在这里安家。这些年轻面孔洋溢的幸福笑容,或许正是光谷从“一束光”走向“一座城”,从中国走向世界的不竭动力。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许诺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