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猪肉大降价,为啥餐馆的菜价永远只涨不跌?
大家好,我是蓝白。
小麦在北方的阴雨里发芽,小龙虾在南方的酷暑里生长,地域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
央视财经5月31号报道,小龙虾大量上市,在江苏连云港,价格普遍在每斤8元到20多元不等,品质最好的也不过每斤30多元。
成都商报走访水产市场,小虾价格已从近20元/斤跳水到10元/斤,中虾从20至30多元/斤,降到16元/斤,有的14元/斤也能买到。
比起刚上市的时候,价格接近腰斩。
这个夏天,是不是要实现“小龙虾自由”了?
其实每年这个季节,小龙虾产量季节性暴增,价格都会下降。
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市场的数据,每年进入5月之后,市场每天有230吨小龙虾外销;过了5月中下旬,稻田虾陆续起捕,每天小龙虾外销量会达到300吨以上。
作为酷暑季节的餐饮顶流,咱们国家的小龙虾产量,这些年节节攀升。
2022年,我国小龙虾养殖总面积达到了2800万亩,养殖总产量达到了300万吨。
光湖北、安徽、湖南、江苏和江西这5个省,养殖面积2450万亩,占绝对的大头。
今年南方早早的高温破纪录,更加速了小龙虾上市的节奏。
但是,所谓的“小龙虾自由”,可能仅仅是指“买回去自己做”的自由。
兴冲冲跑到大排档夜市摊网红店,菜单递上来又傻眼了,小中大还是88,118,158,不整点主食俩大老爷们都吃不痛快,再来点啤酒凉菜烧烤,一顿饭的价格就能原地起飞。
不光小龙虾,猪牛羊鸡都一样。
农业农村部监测,6月1号,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19.10元/公斤,这个价格比去年夏天跌了三成。
去吃肉夹馍,价钱非但没往下掉,算法还整得越来越复杂了。
肥瘦小中大8块9块10块,纯瘦再加1块钱,肉价便宜了,肉量没加多少,青椒倒是挺舍得放的。
我想起前段时间说,今年CPI起不来,以肉蛋菜为代表的物价在地板上徘徊。
这句话惹毛了一些人,好几个弹幕评论里骂不够,私信追着我骂。
大概意思是,出去吃饭点外卖根本没感觉到物价降了,质问我到底是什么居心,收了谁的钱,替谁在说话。
我很理解,也许他们没有分清楚什么是服务价格,什么是食材价格。
当然,像往常一样,我很熟练的点右上角屏蔽了。
不过看到小龙虾降价,还有被追着一通骂之后,倒是给了我一点启发,今天咱们不聊房地产就业人口外贸键政,想跟大家聊聊:
为什么食材价格起起伏伏,腰斩也好,膝盖斩也好,饭店的价格永远只涨不跌?
这其实是个相当古老的问题,只是在2023这个人们对消费极度敏感的年份被放大了。
如果是做饭店老板的,会第一时间抛出高成本的观点来反驳:
食材占成本的比例并没有那么大,装修房租人工水电才是大头。
假设,咱们只是假设啊,二线城市一家60平米的小店,即便不要转让费,一个月店租4000块钱,简单装修+桌椅板凳冰箱空调5万块钱,厨师收银服务员月薪一万五,店面如果大点还得管吃管住,水电一个月就算2000,加上食材和流动资金,没个一二十万下不来。
当然,不同城市,不同地段,不同菜品,不同档次,不能一概而论。
但不管饭店老板们诉苦的说法有多繁杂,核心的观点其实就一条:
各种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变贵了。
经济学家滕泰有个研究,很有意思,把人工对物价的影响分为两个阶段:
1,2010年之前,如果劳动力成本上升10%,对物价的影响还不到2个百分点。
参考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时各行业就业人数,还有统计局2007年的投入产出流量表的数据。
中国共有15个大类服务业,其成本构成中人工成本占比仅为20.8%,餐饮住宿行业甚至在15%以下,像科教文卫这种体制内行业,人工成本反而占到30%以上。
2000~2010年,每年中国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平均增速达到了9.34%,无形中抵消掉了每年约10%的劳动力成本上涨压力。
说白了就是,那时候人工成本很低,人不值钱。
我记得09年上学兼职端盘子,一个月千把块钱,广场上发一天传单也就30块钱,饭店的服务员全是年轻人,克扣工资也是家常便饭。
但对饭店老板们说,那可是段好日子。
2,在2010年之后,工资对物价的冲击越来越明显。
以国家统计局投入产出最新的2018年数据与2010年相比,大部分服务业劳动者报酬占比都在上升。
批发零售业的劳动者报酬占比,从13.10%上升到30.93%。
住宿餐饮的人工成本占比,从13%涨到了22.5%,全部翻倍。
此时,以其消费者物价指数中的权重推算,同样工资上涨,对中国物价水平的影响增加了30%以上。
沧海桑田,10年前饭店端盘子的小姑娘,如今清一色变成了白发苍苍的大娘。
大家回想一下,过去十年,是不是饭店调价的幅度、频率,要远远超过2010年之前?
那有人会说你又扯淡,我们楼下卖啥啥啥的多少年没涨过价。
当然,凡事抬杠的话,凡事就必有例外。
前几天我看一个美食节目,郑州一家卖胡辣汤的,两口子起早贪黑两点多起床5点多开门,居然卖1块钱1碗,五毛钱一个的菜角和油条,一顿饭2块钱吃饱,10多年没涨过价。
当时我就震惊了,不是河南人,可能理解不了这个价格在2023年有多离谱。
但这个例子有两个点:
1,能挣钱吗?能。可那是靠两口子极度能吃苦的品质扛下来的,没有聘人,是他们把自己的人工付出给直接忽略了,这真的是辛苦钱。
2,他们的店是在老街区,不少老旧房子已经拆掉,店主自己也说,拆掉之后就没有这么便宜的铺面了,到时候只能回老家。
自己消化人工,店租便宜,够本微利就知足。
绝大部分精打细算,利润最大化的老板们,不会这么做。
这是今天咱们聊的第一部分:不同年代,不同成本占比的不同构成,似乎可以解释饭店价格的只涨不跌。
但是,还有但是。
细细一想,老板们的说法有点双标啊。
既然房租人工影响这么大,食材价格下降对成本影响很小,那为啥以前肉蛋菜每次涨价的时候,老板们的理由都是“肉价太贵,压力太大,实在顶不住了”含泪跟着涨呢?
也许我们可以从其他角度来解释,这是今天我们聊的第二部分。
经济学里有个名词,叫“价格粘性”。
按理说,货币供应量增加,价格就会上涨。供应减少,价格就会降低。
但现实中我们却发现:当货币存量变动带来成本变化,企业不会立即相应调整价格,价格存在很强的滞后性。
举个例子,在2002年的时候,我们的M2,也就是广义货币是16万亿,2013年达到了103万亿,10年翻了6倍。
可我们对餐饮住宿零售价格上涨极强烈的感受,并没有跟随02-10年这个过程一同产生。
比如2010年之后饭店酒店才开始频繁猛烈的涨价,2017年之后,康师傅统一涨价,雪花青岛涨价,后来海底捞西贝涨价,周黑鸭绝味煌上煌涨价。
这真的很难解释。
所以,价格粘性,一直是长期困扰凯恩斯主义者的理论难题。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有经济学家提出一个理论,叫“菜单成本”,解释了为什么价格存在粘性。
一个餐馆如果要对价格进行调整,需要付出的是:
研究和确定新价格的成本、重新编印价目表的成本、通知销售点更换价格标签的成本,还包括调价带来的机会成本。
显然,如果市场上的货币量变化过小,需求变化不大,企业用调整价格的方法来应对,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情;
只有货币量变化足够大,引起需求的巨大变动,企业才会有足够的激励对自身的价格进行调整。
当然,理论仅仅只是理论啊,印个菜单才多少钱,经济学家说的是模型和市场。
我们的小饭店,可以机智的把青椒鸡蛋盖饭前面的数字,用新的数字盖住。
什么菜单成本?不存在。
但咱们还是要接着说这个理论。
菜单只是打了个比方,企业不跟随环境变化即时调价,是因为不可预见的因素太多了。
调价得调研,得花时间研究,大到一个市场连锁巨头的动向,小到一条小吃街隔壁老王家红烧肉的变化。
频繁调价,可能会伤害客户关系,厨师是不是换了?菜品是不是缩水了?肉蛋菜的价格大起大落,降价之后再涨上去会不会损失客源?
这里就涉及到菜单成本论的核心:
当千千万万个企业都想规避不可控的风险,小小的菜单成本,就会对整个行业乃至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价格到底是由成本决定,还是由需求决定?
教科书上告诉我们,长期价格主要由成本决定,短期内是由需求决定。
但对餐饮这种地域地段菜品档次差异极大的非标准化行业来说:
成本只关乎财务控制,需求却意味着生死存亡。
猪肉涨到30一斤,肉夹馍从6块涨到7块,愿意吃的人还会继续吃,即便你抱怨几句,还会美滋滋的再配个擀面皮汽水发个朋友圈“家人们谁懂啊”。
所以,当饭店支付“菜单成本”带来的需求变化足够大,涨价部分能够弥补菜单成本的时候,当然会调价。
但是,小龙虾从30跌到15,龙虾店老板就得想了:
我既承担了菜单成本,又降低了利润,但顾客的需求还是那点需求,降价不会带来大的变化,起早贪黑多不容易,食材省下的钱,还是落到自己口袋里吧。
除非面临需求巨大萎缩的风险,像去年说封就封,大酒店在门口打骨折甩卖食材,有的饭店一桌子凉菜热菜主食啥都有团购还不到100块钱。
这个时候,还顾及什么菜单成本,能撑着不倒闭就是万幸了。
我们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是:
所有技术革新慢、需求又大、价格粘性强,同时包含劳动力、土地在内生产要素越稀缺的服务业,长期来看是只涨不跌的。
还是自己做吧,干净又卫生。
我是蓝白,今天先聊到这,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