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中山发展与工改
正文:
2022年广东省各市GDP公布后,中山排名全省第十,落后于茂名、湛江等粤西城市。我身边许多人都发起过灵魂拷问:为什么中山好像越来越差?昔日威武的广东小虎,何时才可真正实现“重振虎威”?
一、坊间言论与官方结论
有坊间言论这样说:中山行政效率差,营商环境不好,致使中山落户企业少。也有言论这样说:近十年来书记市长调动太频繁,政策不延续,没有长远规划,难以成事。
也有言论这样说:中山市民小富即安思维严重,难以产生大企业,对比旁边的顺德珠海,明显差距是少了明星企业的加持。
坊间言论大多从表面视角去理解,但中山作为大湾区城市,行政效率不会无下限地差,而广大干部队伍保持稳定,绝不因首长调动而影响大局。中山也产生明扬风电,大洋电机,中顺洁柔等本土明星企业,不能一概而论。对此,政府曾深度指出中山发展问题总结为四个之困:土地碎片之困,产业升级之困,交通瓶颈之困,队伍建设之困。
讨论中山的问题,基本可以集中到这四个问题之上。
二、四个之困如何解释
1.为什么会土地碎片化?
中山是全国土地面积最小的城市之一,全市面积不足1800平方公里。而这么小的土地上,分布着20多个乡镇级行政单位,这些都是直接的地级市直辖镇单位。
改革开放初期,在一片闯的阶段,各镇凭借自身优势,以“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方式,村村冒烟地在原有的农田上通路开工,建起一座座工厂,在二三十年中,几乎没有一个村委会是没有工业的。这些冒出来的工业区,因产业聚集而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专业镇模式。比如沙溪休闲服装,大涌木红,古镇灯饰,黄圃腊味等。
但几十年的粗放式自由放任的发展模式下,土地缺乏有效规划,出现了许多产权混乱的情况,土地权属有些是国有,有些是集体,有些是租赁开发,有些是违建物。由于利益牵涉较广,形成了难以化解的历史遗留问题。
2000年之后,由于国家有18亿亩红线的限制,中山剩下可开发的土地越来越少,而且粗放的发展模式,也形成了碎片化状态。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土地碎片化之困了。
2.产业升级之困?
2008年,世界经历了金融海啸之时,国家推出了新版劳动合同法。广东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挑战,看一下其他三小虎如何破局:
(1)东莞市:因该市产业以出口导向为主,在金融危机后,出口订单大幅下降,叠加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传统产业的开始转移。而一直以来电子产业的基础较好,且临近深圳,东莞经历几年的转型后,以步步高(oppo,vivo)为代表的手机制造业开始崛起,逐步带动了东莞高新产业链的重新崛起。而华为落户松山湖公业园,更是将人才,资金,技术全面落户到东莞,带动了整个东莞完成产业升级,迈向了万亿大城。
(2)顺德区凭借着本土乡镇企业,以家电产业为基础,美的,格兰仕等航母级企业,带动了整个产业链上移。尤其是美的,以一己之力,虹吸了整个行业的高端人才群体,而这一大群人才同时源源不断输送至顺德的其他中小家电企业,技术,研发,销售,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人才群体巨大,全面带动了顺德全区上下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3)南海区凭借临近广州的优势,以广佛一体化为契机,广佛地铁开通,形成了广佛一体化的最前沿区域,带来了广州的资金流与人才流,产业日益推进。
反观中山,则因90年代的威力、千叶风扇等几大国企衰败,后起的乐百仕、固力、雅居乐等本土品牌要么出售给外资,要么逐渐式微、要么迁出外地,在地理位置不占优势且土地开发强度已接近“无地可用”,中山主要靠小企业在此发展。而由于缺乏相应的土地配套,发展壮大企业则考虑转移,这样的案例现实中并不少见。我想,这大概就是中山的产业升级之困。
3.交通瓶颈之困
笔者没有详细了解何为中山交通瓶颈之困,但笔者在今日有头有一个账号,偶尔会转发一下中山好消息的新闻,有时会加一些个人观点。但从评论区来看,群众对中山相当不满的意见是中山长期在修路。
至于中山是否长期在修路,笔者没有数据进行了解。
但是,从笔者的生活经历来看,中山有一个特点,是市直辖镇,而各镇的交通缺乏规划、衔接,致使中山市内的通勤成本非常高,笔者曾写文称之为“镇区蕃篱”,即各镇各自为政,将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因交通不便而锁死在本地。
笔者曾有一朋友从广州到中山的分公司负责项目,但由于公共交通或者镇域交通非常不便,即使在市区,都很难招聘得到合适的人才,所以这种交通不便,使得人力要素受到极大的限制。
作为一个不设区的地级市,行政权分散至20多个镇街,交通缺乏统筹规划, 过去的十年里,中山没有及时将原有的红绿灯林立的主干道改为高架桥模式,也没有及时拓宽道路,现在看到的中山道路,除了不太漂亮以外,拥堵程度也很高。
笔者的经验来看,无论从江门、顺德、珠海、乃至佛山相对落后的高明区对比来看,中山的路况确实相对较差。
中山在交通投入方面要补的课实在有点大,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交通瓶颈之困。
4.队伍建设之困
笔者并非公务员体制内人士,对此不甚了解,没有个人观点,在此不表。
三、为什么要进行“工改”
从上面的土地之困来看,中山可用土地很少,即使深中通道开通,如果没有土地,没有更加现代化的工业厂房,中山要靠现有的低效锌铁棚去吸引来自珠三角东岸的技术型资本吗?
笔者曾在今年2月写了一篇《如何看待2023年乃至未来的中山经济》,其中对中山经济的情况如此评价:
“过去很多年,中山陷入了一些怪圈:(1)企业层面:土地有限-没有大企业进驻,空间留给小企业小作坊-小企业做大却难以扩容-发展不大或企业出走。(2)政府层面:土地有限-企业创税增长空间很小-有限土地给房地产(短期利益最大)。(3)人才层面:土地有限-引不来大企业,留不住本土壮大的小企-企业利润低,只能提供低薪岗位-人才吸引力不足,本土毕业生流出,本土企业培养的人才被挖走-没有量大的人才聚集,本土企业也愿投入培养人才也少-人才不足,创新型企业更少。找工作除了拧螺丝的单休岗位,有多少人愿来?(4)公共环境层面:土地有限-低端企业多创收有限-政府创收难-转向房地产-户籍门槛降低-学位供应不足-公共开支大增-财政更加困难,欠账不断增加。(5)各种问题交织:政府财政困难-房地产发展-公共支出增加-医疗教育长期欠账-人才吸引力弱。(6)城乡层面:对比市区一应俱全的生活配套,镇区交通落后,卫生环境差,没有更多的供人们休闲舒适的空间,人才吸引力减弱。”
土地之困,直接结果是中山不但没有空间去容纳大型的企业进驻,甚至本地从小企业发展起来后,也没有空间去扩展,最后的结果是:企业要么外流,要么发展不大。
小企业也创造很多的就业,但是靠锌铁棚压降成本的企业,真的难以吸引优秀的人才进驻,试想一下,若读者是一名在大城市上过学的外地大学毕业生,真愿意到既不能提供高薪、又没有良好生活环境的锌铁棚工厂去找工作吗?
一位从事人力资源的朋友告诉过我,几乎同样要求的财务经理岗位,顺德容桂的企业开出的薪资价格是25-30万元,而邻镇的中山南头某企业开出的年薪资是15-18万元。
试问,如果一味考虑压低工人成本作为出发点,没有考虑提供更高薪的岗位,怎样才能使得更高端的人才在中山,尤其是环境并不优美的镇区去聚集?没有人才聚集,甚至人才不断外流,中山企业何以发展壮大?
改造低效锌铁棚厂房,使得工业土地更为集约化,是中山发展的必然之路,这些低效锌铁棚,现在不改,五年十年之后还是要改?我曾记得前一任的市长曾说过一句话:凭着这样的低效工业园,我们怎么才能落实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所以,“工改”是对的,但关键是落实。“拆”不是目标,“建”才是目标。而坊间有点传言,笔者没有调查,只是道听途说,某些地方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拆”而“拆”,相关“建”的手续未齐备,资金未做好计划,就为了赶工而拆,最终拆而无法新建。如果此类传言属实,我认为这可能才是“工改”最应关注的问题。
四、杂谈其他
作为中山本土群众,我对中山的未来还是较看好的,中山的地理优势还是较为明显的,而且政府在向有为政府的方向转变,做好企业服务,提升行政效率等措施不断在改进,这些都是好的方向。
1.中山“工改”大概率可以吸收顺德“村改”经验而做得更好。笔者曾看到顺德陈村的干部现在到中山东凤学习工改经验的新闻,大概内容是学习中山如何利用政策优惠、提升容积率等,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工改,这与顺德的“村改”主要是对村集体厂房进行改造具有不一样的性质。
2.中山的招商引资力度对比以往变化真的不少。笔者从新闻看到的一把手亲自招商经常出现,反映的情况确实是中山比以往更重视招商。笔者没有深究其中的原因,但可以想象的是,拆旧建新之后,工业厂房扩容,可以容纳更多的厂商,这才有了扩大招商的底气。如果没有空间,招商放在哪里?
3.深中通道带来的流量不可忽视,我们虽然不应过高估计深中通道带来的深圳资金可以扩展至中山全市,但是深中通道一通,中山作为珠三角西岸枢纽的地位马上形成。可以想象的是中山各大高速日后会比现在更加繁忙。这是非常有利于中山发展的。
(笔者仅是一位普通的群众,所有信息来源于坊间传闻或者新闻,没有官方任何背景。所以观点仅为笔者一家之言,如有不正确,欢迎讨论。如有明显错误之处,笔者立删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