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高质量 国资勇担当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岗厦北枢纽“深圳之眼”。
这一年,他们稳中有进。总资产突破5万亿元,营业收入突破1万亿元。
这一年,他们增进民生福祉。地铁“两线三枢纽”开通运营,18.9万套保障房升级居住体验;菜篮子更稳、米袋子更安,水电气、公共交通等更智慧更舒心;发力“数字孪生”,城市安全更具韧性;还向全国输出保障“一老一小”深圳方案。
这一年,他们全力服务创新。围绕“20+8”产业集群,积极稳链补链强链;打造“工业上楼”样板间,布局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赛道,力破中小微“融资贵、融资难”问题;打造出公共资源交易深圳样本。
这一年,他们践行绿色发展。呵护生态环境,助力“无废城市”“节水典范城市”“海绵城市”“近零碳示范试点”建设;以金融活水浇灌绿色产业发展;用心擦亮“深圳绿”“深圳蓝”。
这一年,他们携手奔赴美好生活。城市文明沁人心脾,公益微光温暖民心;积极共建“一带一路”,融入区域协同;着力构建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日前,深圳市国资委正式发布《深圳市属国资国企2022社会责任报告》(下称《报告》)。《报告》从“民生幸福”“创新发展”“绿色低碳”“文明共建”四个维度,全面展示了深圳市属国资国企在党的领导下,如何以“城之重器”的责任与担当,全面强健深圳经济弹性与韧性。
《报告》发布当天,深圳机场、地铁、巴士大屏还同步上线年度主题视频,立体展示深圳国资国企在坚决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的同时,为深圳这座城市,交出的一份诚意满满的高质量答卷。
撰文:杜艳 深圳市国资委供图
从总资产破5万亿到规模实力显著提升
改革纵深推进 展现新作为
2022年,深圳国资国企主要经济指标再创新高,市属企业总资产突破5万亿元,营业收入突破1万亿元,上缴税金1067亿元……
今年《报告》中,有关经济发展质量的数字引发广泛关注。
《报告》显示,“5万亿”的家底背后,深圳市属国有经济规模实力、战略支撑作用显著提升。其中,深投控成为深圳国资首家资产规模万亿级企业,特区建发、深圳资本集团总资产突破千亿元,全系统“千亿骨干国企”增至10家,上市公司增至37家。
数字背后,是深圳市属国资国企立足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将勇为人先、大胆探索的深圳基因镌刻入骨。2022年,深圳国资国企决战决胜、提质提效,全力支撑城市经济平稳运行,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尖兵、打头阵,为全国国资国企改革贡献了诸多深圳实践。
其中,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现高质量收官,在国家评估中再获A级;5家“双百企业”连续两年以全优成绩通过评估;3家“双百企业”跻身全国“改革标杆”,入选比例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科改示范企业”增至7家。
上述背景下,深圳市国资委、深投控、深国际等12项改革经验入选三年行动综合典型、专项典型和案例集,在全国名列前茅;深投控、建科院入选全国“公司治理示范企业”;深铁集团、机场集团3项品牌建设成果入选“国务院国资委2021年度国有企业品牌建设典型案例”。
国资监管体制持续健全完善。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和国有企业规范运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上线试运行监督稽查管理、资源性资产租赁、重大资源开发等平台,阳光采购智慧监督平台全国推广。
国有资本布局进一步优化。深圳市国资委紧扣城市发展战略,聚焦“双区”建设所急所需,推动85%净资产集中到“一体两翼”领域。与此同时,其还通过强化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全面实施“上市公司+”战略,推动鲲鹏深圳综改子基金正式运作,使深圳国资国企资产证券化率达到60.8%,位于全国前列。
从公共服务更优到地铁“两线三枢纽”启用
人民有需要 国资勇担当
一座城市的国资国企,是经济稳步前行的压舱石,更是城市发展强有力的推进器。
在此次《报告》四个维度的内容展示中,“民生幸福”板块被排在首位。
《报告》显示,在国资国企助力下,深圳市民出行更加安全畅通。深铁集团全年提升运能14次,开通运营“两线三枢纽”,大大缓解深圳东部公共交通压力,“深圳之眼”——岗厦北枢纽成为网红打卡点;深圳机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国际机场,获SKYTRAX年度“全球最佳进步机场”,连续两年获得全球最高“五星机场”认证;而为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巴士集团开通8条“小黄鱼”公园接驳巴士,东部公交采取“一站一策”规划开行24条地铁接驳线,深铁集团在临深片区规划11条地铁公交接驳线路。
深圳市民的菜篮子更稳、米袋子更安。深农集团充分发挥22个城市32个农批市场的全国布局优势,以“数字菜篮子”为支撑,构建起农产品“全国保供一张网”;深粮控股累计51款产品入选“圳品”,着力打造从产地到餐桌的智慧粮油食品供应链,进一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深圳市民的居住体验更优质更便捷。人才安居集团充分发挥保障性住房“主力军”作用,累计筹建保障性住房18.9万套;环水集团在全国首推供排水管理进小区,共建成直饮示范小区17个、供排水管理覆盖城中村9036个;深业集团还在全国率先构建医养托三位一体、四级联动的服务体系,为全国探索“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
深圳的城市基础设施也日益完善。2022年,深圳市属国资国企积极推进航空枢纽、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综合管廊等重大民生工程建设,年承担150个重大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038亿元、约占全市总量的1/3,进一步提升了深圳的城市运营和社会民生服务能力。
上述背景下,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迈入快车道,深铁集团运营里程增至559.1公里,地铁覆盖深圳9个市辖区;深智城集团下属深城交全过程参与研发规划建设的深圳首条云巴——坪山云巴1号线通车;机场“五星”卫星厅成展示深圳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的新窗口,获全国最高荣誉“鲁班奖”,基础设施与全球一流全面接轨;深圳港集团主导建设运营的盐田港跨境电商运营中心正式启用,标志着深圳建设跨境电商国际枢纽城市迈出重要一步;特区建发集团积极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全年推进总长度约58.98公里,为城市环境和居民出行质量提升提供解决方案。
从开发“天空地”监测到将“智慧”注入日常
城市更韧性 生活更安全
越来越快的深圳背后,国资国企在努力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全与稳定。
让城市发展更聪明有韧性,深智城集团推动深圳城市空间数字底座CIM基础平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BIM平台建设,让城市建设实现“过去可追溯、现在可感知、未来可推演”;城安院以“看得见的地下空间、守得住的城市安全”切入,支撑打造全市域数字孪生地下空间,目前已支撑应急、交通等7个行业,在平盐铁路、地铁五期、深汕粮库等13个重大项目开展实战应用;燃气集团扎实推动“瓶改管”,圆满完成100公里改造任务,管道气用户累计突破400万户。
智慧,还在渗入深圳每一个细微的生活场景。
深圳地铁APP上线多城市乘车码互通平台;深圳机场实现值机柜台、登机口、安检通道及行李转盘等航站楼核心运行保障全资源智慧化分配与应用管理;深高速以数字化赋能“路网监测与指挥调度平台”,着力提高出行信息服务的准确性、及时性、实用性;特区建发所属深信投建设智慧停车云平台,大大缓解市民“停车难”,平台累计完成预约服务134万人次。
上述背景下,深圳市属国资国企还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助力深圳基本形成稳定公平透明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深圳环境水务集团借助人脸识别、信息共享等技术,实现用水业务“指尖办”“刷脸办”,用水业务线上渠道办理超96%;燃气集团在广东省率先实现线上、线下刷脸“零资料”无感报装,并全力推进用气报装“零费用”落地;深圳交易集团还率先在全国完成市、区两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全方位、市场化整合,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管理与监督“三分离”,信息、业务和监管规则“三统一”。
在深圳国资国企助力下,2022年,深圳公共资源制度性交易成本较改革前下降超20%,直接节约财政和相关市场主体资金近3亿元,率先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行业实现建设工程和政府采购双领域电子营业执照全流程服务,打造了公共资源交易的深圳样本。
从助力“20+8”到全生命周期创新赋能
支撑更有力 能级再跃升
创新是深圳的底色。
当前,科技创新正成为深圳这座城市拉动经济增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动力。从平台搭建到强链补链,为有力支撑深圳高新技术发展,深圳国资国企还全力完善“科技园区+科技金融+人才服务+场景应用+平台支撑”创新生态服务体系,专注“从0到1”的原始创新,聚焦“从1到N”的科创企业孵化,完善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创新服务体系,为深圳创新能级跃居世界城市前列,成为全球重要创新中心贡献国资力量。
《报告》显示,为助力深圳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深圳国资国企在建设国资国企创新中心背景下,还以“先导性、国家级、国际化”为目标,打造国家和省级创新载体70个,院士工作站11个,运营科技园区65个,承担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154个,2022年市属国企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6项,包括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创历史新高。
科技创新勃勃生机背景下,深投控下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参与完成“高密度高可靠电子封装关键技术及成套工艺”项目研究,解决了电子封装行业知识产权“卡脖子”难题;深铁集团建立BIM“1+1+N”技术应用综合体系,推进BIM技术应用,BIM/CIM团队和技术实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深圳机场集团在全球率先将AI技术用于机位资源的自动分配;深圳能源集团积极推进大型火电集中智慧化控制,可再生能源、垃圾焚烧智慧化运营;深圳燃气集团实现燃气关键控制器的国产自主可控;深智城集团旗下深城交牵头开展“5G+车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实现“人—车—路—云”的全方位连接和信息交互处理。
一栋楼就是一条产业链。深圳国资国企还响应全市“工业上楼”计划,参与全市20个先进制造业园区规划建设,打造出宝安新桥东“工业上楼”示范样本,并加快推进龙岗宝龙、大鹏葵涌等10个优质产业空间试点项目。
为助力“20+8”产业集群,深圳国资国企全力加大硬核科技、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赛道、新领域投资布局力度。
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领域,重投集团推动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落户深圳,深投控和中国电子领衔,联合11家央企、国企和民企共同设立“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促进关键元器件供应量价稳定,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在海洋产业领域,特区建发集团重点引进海洋电子信息与大数据产业,打造千亿级海洋产业集群;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领域,深智城大数据公司建设运营全国首个国资国企信创攻关基地,打造出6个优秀信创课题案例。
深圳市属国资国企还着力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助力专精特新“小巨人”发展壮大,支持民营经济平稳发展,以金融活水为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赋能。
数据显示,深投控累计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超6000家;高新投、深圳担保集团高新企业客户占比超过85%,已累计为14万家次中小微企业合计提供近2万亿元金融服务。
深圳国资国企还构建起天使、VC/PE、并购等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服务体系。截至2022年底,深圳市属国资国企主导或参与设立的各类基金约340只,基金总额超6000亿元。
与民营企业共繁荣,2022年全年深圳国资国企还减租降费27亿元,依托“千亿”级民营企业平稳发展基金,累计支持民营企业473家,解决就业超55万人次,支持上市公司总市值超9610亿元。
从全球输出“绿色方案”到助力城市更美好
“双碳”争先锋 和谐新图景
这是一座向前飞奔的城市,更是一座低碳清新的城市。
近年来,“深圳蓝”屡屡登上热搜,成为深圳人朋友圈刷屏的热点。
“深圳蓝”刷屏背后,同样有着深圳市属国资国企的不懈努力。
深圳能源集团采用国际最先进技术,实现废水零排放、固废100%综合利用,烟气超净排放,并大力发展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截至2022年底能源集团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658.77万千瓦,占公司总装机容量的37.73%,处于全国电力集团领先地位,所属各垃圾焚烧发电厂排放指标优于欧盟标准。
燃气集团大力拓展综合能源项目,开展“煤改气”和燃油电厂的天然气改造,助力深圳在国内率先完成油改气、生物质改气。深水规院开展治水提质,参与城市河流管养和碧道设计运维,全程参与深圳“生命线”东江水源工程,打造涉水全周期绿色低碳应用场景。
海空港是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门户。深圳市属国资国企还持续建设清洁低碳港口,推进生态友好型机场建设,塑造通往世界的绿色大门。
深圳港集团大力推广油改电、码头岸电等电能替代工作,盐田港码头三度获“全球最佳绿色集装箱码头”大奖;机场集团大力打造机场绿电、推进车辆油改电、推广APU替代设施、推动新能源出行……截至2022年底,现有机位APU替代设施配置率100%,场区内新能源车总量达898台。
绿色,正在深圳的每一条毛细血管里流动。低碳、绿色、高效的交通,正脉动着城市发展的活力。
巴士集团助力深圳全球率先实现公交车100%纯电动化,为全球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深圳方案”;东部公交开通深圳首条氢能公交示范线,车辆行驶过程中唯一排放物是水;深圳地铁在高架车站设置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且全线应用再生制动能量回馈装置,实现地铁建设运营与节能环保双赢。
绿色理念,同样贯穿在固体废物治理的探索之中。
能源集团把垃圾焚烧发电厂打造成集固废处理、科普教育、绿色旅游、休闲娱乐“四位一体”的现代化能源生态园,高质量解决“垃圾围城”难题;深环科技作为国内首家危险废物处理专业机构为城市提供危险废物处置服务,建设宝安危废处理示范基地,开展环境应急响应,为深圳产业发展提供兜底保障。
在另一个维度,深圳国资国企还全力发展绿色金融。创新绿色保险:国任保险近三年来为光伏发电行业提供风险保障金额328亿元,为其他绿色能源发电提供风险保障金额635亿元;提供融资担保支持:深高新投为环保类企业提供间接担保服务1440家,深圳担保集团为企业提供绿色金融类保函服务近460家;发行绿色债券,国信证券发行绿色债券及清洁能源行业公募REITs……
而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深圳市属国资国企还积极探索碳交易、碳履约、碳普惠,推动全社会为“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2022年,排交所全年完成碳排放交易量591.69万吨,正式上线“居民低碳用电”小程序和“全民碳路”碳普惠应用程序,助力碳普惠体系建设。
从厚植城市文明到赋能区域协同
在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深圳国资担当
助力“天更蓝,水更清”背后,深圳市属国资国企还立足自身优势,厚植城市文明,赋能区域协同,全方位彰显深圳市属国资国企的大担当。
从点亮城市“文化火种”,到引燃全城读书热潮;从承办“深马”、冠名“深足”,到推出各种文体福利;从机场、地铁、巴士公交等“城市窗口”打造的文明风景线,到“志愿者之城”建设……深圳市属国资着力构建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涵养城市文化底蕴、塑造城市文明典范贡献力量。
其中,深圳体育集团全力唤醒沉睡的体育资源,着力构建“市—区—学校—园区”四级体育场馆体系建设,先后承接运营学校体育场地135个,全年提供学校场地预约超7.9万宗,订单时长超9.6万小时,惠及市民人数逾12.13万人次。深圳音乐厅“音乐下午茶”“美丽星期天”“美丽公益”,深圳交响乐团“空中音乐会”,深圳戏院“戏曲早茶·云赏”等公益文化活动,让更多市民有机会享受到高雅文化福利。
静水流深,文明滋长。为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感受到更多城市温度、生活温情,深圳国资还将一个个“城市门户”注入灵魂。
深铁集团打造“一站一景”“一线一景”,传播深圳文明力量,先后推出“创新坪山、未来之城”“非遗再造地铁线”等主题专列;机场出发大厅以“深圳城市天际线”为主元素设置主题景观,向大众传递城市气质;东部公交重磅打造810新时代文明实践专线,将车身印上客家麒麟、甘坑小镇、大运水晶石等龙岗元素,并推出“坐上810去做志愿者”等特色活动,让文明实践成为龙岗流动的文明风景……
公益微光温暖民心,深圳市属国资国企还广泛开展困难帮扶、敬老助残、关爱儿童等社会公益活动。深铁集团幸福的红雨伞,为市民出行遮风挡雨;深业集团暖蜂驿站,给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户外就业者稳稳地守护……
上述背景下,深圳市属国资国企还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深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东北振兴,探索国际化建设新格局。
其中,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以“深港共建口岸经济带”为契机,加快推进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光明科学城为中心的“一平台+两中心”深港合作发展新模式,并强化促进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
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深投控开发建设的深越合作区是深圳市首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由深铁集团提供技术的埃及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斋月十日城市郊铁路开通,成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深圳能源集团加纳电厂全年发电量超30亿度,为加纳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电源保障,创造了大量就业……
机场集团聚焦服务外贸促发展大局,加快打造连通全球的“123”快货航线网络,2022年新开6个、加密10个国际货运航点,国际货运业务连续三年保持20%的大幅增长,年度货邮吞吐量迈入全球机场前20,为深圳制造走出去、卖全球搭建起高效的空中通道。
面向未来,深圳市属国资国企将争当中国式现代化国资国企先行尖兵,聚焦推进高质量发展,着力强化党建引领,坚决履行“四个服务”职责使命,更好发挥城市建设运营主力军作用,推动深圳成为创业就业的热土、美好生活的家园、绿美满目的花园、幸福和谐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