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量大稳增长、还要质优谋突破,青岛要怎么实现“既要还要”?
【QMG青岛广电·回澜听涛出品】
6月份后,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的,还有你追我赶的发展势头。万亿城市们在实现良好开局后,走出去、引进来的力度和频次明显开始加大,对标对表中竞争的热度正在攀升。
在国际形势、产业革命等多重因素叠加下,2023年是市场、产业资源重新配置的“节点之年”,诸多极具代表性的“变革节点”出现在这一年,无论是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跃居全球首位,还是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在国际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都表明中国的产业升级,正在从“苦练内功”外化到市场数据上。
而城市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的基本单元,无疑正是中国经济量质齐升的发展“源头”,尤其是体量大、产业优、集聚能力强的万亿城市,在“变局”之中的谋篇布局,不仅是为城市发展抢占先机,更是大局之中展现更大作为的“大市担当”。
青岛在新旧动能转换中不断培育的新动能,成为开局起步能够稳住位次的关键,但对标之下,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压力也颇为真切。着眼全年预期发展目标,站在开局打下的发展基础之上,支撑青岛既要增量也要提质的关键支柱,会在哪里呢?
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大项目的奋起直追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而实体经济的发力点,无疑要落实到项目上。近期,青岛的大项目布局“鼓点”甚密:
在2023青岛·全球创投风投大会上,集中签约项目55个,总规模587.32亿元,其中包括2个50亿元项目,5个30亿元项目,签约的基金项目投资方向均集中在电子信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生物医疗、虚拟现实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上合新区的上海之行中,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项目、上合国家产品认证服务平台项目、希尔顿国际酒店项目、汉行钠离子电池等总投资271亿元的8个重点项目签约落地,涉及新能源、现代商贸、智能制造等领域。
西海岸新区举办二季度重大项目签约暨开工现场推进会上,现场共签约29个项目、总投资441亿元,开工30个项目、总投资331亿元,涵盖“芯屏”经济、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船舶海工、汽车、智能家电、高端装备、氢能与储能、影视、现代商贸产业等9个重点产业领域。
图片来源:青岛海洋高新区
从数据来看,1-4月,青岛开工在建省市重点项目377个,开工在建率93.1%,其中新开工项目185个,新项目开工率86.9%;完成投资1079.3亿元,达到年度计划投资的55.7%。
同期,新签约50亿元以上项目20个;专业园区挂牌总数达到6个,园区在建项目59个、总投资1520亿元,园区集聚态势初步显现。
从具体的细分产业来看,24条产业链重点项目中,一季度年度投资完成量居前三位的是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项目、现代商贸产业项目、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居前三位的是纺织服装产业项目、集成电路产业项目、人工智能产业项目。
从项目落地情况来看,制造业领域中,以智能制造、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领域,是青岛的新动能“集聚区间”,这是青岛产业结构升级的外在表现。事实上,从今年开局青岛的进出口数据中,也能看到产业升级带来的动能增量,汽车、船舶、电子元件成为拉动青岛出口的强势产品,为出口“马车”贡献了显著动能。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项目是万亿城市们的共同发力点,尤其是制造业领域的大项目。青岛的对标对象宁波,今年共确定了452个市重点项目,总投资达到1.38万亿。相较之下,青岛今年确定的重点项目共有520个,数量虽然超过宁波,但总投资也是1.38万亿。
在总投资相仿的情况下,竞争的焦点无疑就是落地落实的速度,谁的项目先达产、先见效,无疑谁就能在你追我赶中领先一步。
市场有效+政府有为
“市场有效”与“政府有为”的结合,在无论什么发展阶段、什么经济周期,都是发展的核心力量。从市场需求中找到政府有为的切入点,是精准引导资源集聚向发展所需的关键。
从增量角度来看,要实现全年预期发展目标,新兴产业的新动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拉动力,怎么让新兴产业能够更快、更好、更充分地在青岛释放动能?青岛从“市场有效”角度找到的切入口,就是专业园区。
项目是发展的载体,而专业园区就是项目的载体。聚焦十大新兴产业的发展实际,青岛规划建设首批15个专业园区,每个园区聚焦1个主导产业,创新建立1个工作专班、1个发展规划、1套综合政策、1支专业招商队伍、1支产业基金。
去年,虚拟现实、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三大专业园区挂牌运营;今年,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精密仪器仪表三大专业园区也实现挂牌运行,青岛目前已经有六大专业园区开始释放拉动力:
根据规划,预计到2024年,虚拟现实产业园产业规模将超3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园园区产业营收规模突破200亿元;力争到2024年,新型显示产业园园区产值达到60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园的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累计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园、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的目标节点定位在2028年,届时,前者产业园营收规模将突破400亿元,后者则突破300亿元。
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青岛智算谷)园区效果图
同时,15个专业园区中,仍有9个专业园区尚未挂牌,这也是9个青岛潜在增量的关键点位。
链长+链主的组合,也是市场有效与政府有为的结合点。
去年,青岛聚焦24条重点产业链,确定了首批47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链主企业,其中有21家来自7大优势产业链,既包含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五朵金花”,也包含中车、北海造船、海湾化学、饮料集团、即发集团等老牌企业;26家来自十大新兴产业链,以京东方、创新奇智、极视角、以撒技术等为代表。
同时,青岛还建立由市级领导挂帅的产业链“链长”制。在行业发展上积累了资本、技术、人才优势的链主,代表着“有效市场”;能够高效精准协调调度资源,来满足链主企业以及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所需的链长,则代表着“有为政府”。
就在今年全市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和招商引资动员大会召开后第二天,青岛的链长就带着链主走了出去。今年2月份,青岛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链链长,就带着产业链的重要企业,来到深圳举行推介会,并现场达成了一系列项目合作:青岛元毂智行项目、深圳大学战略合作项目、华为终端全屋智能项目、燧光科技项目、数联天下“一老一小”数字民生项目等6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用“有为”带来“有效”,必然是青岛发力的重点。
龙头企业的龙头担当
作为制造大市,青岛拥有一批来自不同产业的龙头企业,这些几乎可以称得上青岛经济“门脸”的企业,既是奠定青岛发展基石的“基本盘”,更是在产业竞争中一马当先,带来更多增量的“主引擎”。
在众多“门脸”中,海尔无疑是青岛龙头企业里,体量规模以及拉动力都不容忽视的“龙头中的龙头”。从市值来看,海尔智家稳定在2000亿以上,是青岛上市企业中的龙头老大。从海尔智家发布的2023一季报来看,海尔这个青岛龙头,正在从新发展格局中不断汲取发展养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被其充分利用。
卡萨帝从高端到场景、从国内到海外,提升了自身在国际高端家电市场的影响力,卡萨帝冰箱及洗衣机在中国万元以上市场的份额达到40%、86.3%,空调在中国15000元以上市场份额达到29.2%。同时,海尔智家在海外行业需求下滑背景下,仍跑赢行业。一季报显示,海尔智家海外营收同比增11.3%,欧洲、北美、澳新市场全面开花。
而兼具历史厚重与青春国潮属性的青岛啤酒,同样展现出了龙头企业的龙头担当,今年4月份,青啤的市值最高达到1700亿元,是资本市场的另一艘“青岛航母”。
从青岛啤酒2023一季报来看,立足高端市场的强劲拉动力是最大亮点。报告期内,青啤累计实现产品销量236.3万千升,同比增长11.02%;中高端以上产品实现销量98.4万千升,同比增长11.55%;实现营业收入107.1亿元,同比增长16.27%。
华西证券认为,2023年是啤酒快速恢复、结构升级的一年,也是青岛啤酒成立120周年,公司上市30周年的重要一年,也将是青岛啤酒经营向上,品牌势能提升的一年。青岛啤酒结构端持续推动中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品牌端坚定“1+1”品牌战略,促进品牌升级,管理端不断推进降本增效和精细化管理,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就在5月16日,青啤还上新了标志性大项目:120万千升啤酒扩建项目竣工仪式暨25万吨高端麦芽原料基地扩建项目开工,持续为高质量发展贡献增量动能。
着眼全年预期发展目标,着眼迈上2万亿台阶的城市攻坚,青岛正在不断强化高质量发展的支柱,支撑新征程上的争先进位!
本期责编美编 :吴晓坤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业务合作,可以联系:
taojunhezuo@163.com
涛君期待与各界精英携手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