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创中心总经理原诚寅:智能驾驶往下走该关注几个合理性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王帅国
“中国零部件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要解决技术创新的问题,还要解决商业模式变现问题,还要解决与时俱进、与时代潮流齐步跑的问题,不然就会被行业甩开、得不到媒体的追捧和资本的跟进。”6月13日,在经济观察报主办的“梦想照进现实——自动驾驶发展创新论坛”上,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原诚寅表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内的智能驾驶产业往下最该关注几个合理性。
这是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发展几年后,原诚寅对行业发展给出的思考,总结而言就是要冷静下来认真思考,在做事之前先把基础的合理性问题想清楚。
第一是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如果技术方案不合理,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会面临无用武之地的境地,同时也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资源的浪费。
对此,原诚寅表示:“以前我们都追求高性能、高算力的芯片,大家拼命地往里头集成,在做智能座舱的时候,大家带几套8155(芯片)就成了(相互)比较的依据。但这是不是我们需要的技术方案,包括未来供应的安全都需要探讨。”
第二是成本的合理性。特别是在一个产业的发展初期,每一项资金的使用对于企业来说都非常重要,因此必须要让每一份投入产出其应有的价值。“企业需要规模化出货,如果成本没有竞争力,你可能熬过一年但是熬不过三年,更别说做成百年老店。”原诚寅称。
第三是应用场景的合理性。基于高昂的成本而言,不是所有的车型都适合搭载智能驾驶功能。因此,原诚寅提出“现阶段所有车都100%的配装(智能驾驶系统)很难,要走出商业模式,一定要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
另外还有企业面对的用户场景,到底是2B、2G、还是2C,是个必须看清的问题。对于这一点,原诚寅认为“现阶段我比较关注的是谁能把商业模式走通,谁能让2C的客户(不是2B的、2G的客户)愿意花钱买单,谁将有巨大的机会。”
原诚寅同时提出,面对普通消费者,企业应该把思维方式简单化,抓住消费者最核心的利益点才是最关键的。“如果让老百姓深刻地感受到付的每一分钱都超值了,不用宣传和大规模的推广,口口相传也会出货。如果大家看不到价值,你只能靠补贴和商业手段做,但这是不长久的。”
以下为嘉宾发言全文:
问:自动驾驶遇到了什么问题,究竟是行还是不行,各界应该如何正确的看待这个行业?
原诚寅:我个人一直在想到底现在提自动驾驶还是智能驾驶,名字怎么定?自动驾驶意味着要往高级别走,要依托AI,依托机器解决出行的问题;智能驾驶意味着寻找一个比人驾驶更智能化的方案,是迭代式的。
今年疫情缓和了,chat GPT和GPT-4一出来,我们发现很多东西和传统的思路不太一样了。那我们面临的挑战是什么?所有人都关注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对车这个产业的影响一定是不可避免的。到目前阶段,“新四化”是汽车行业供认的、不可避免的,不管是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我们都看出来这是必然趋势。在中国做电动化和智能化又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有最大的市场,有最大的场景。其实我认为我们的客户是比较激进的,什么事都敢试,受到的限制也少一些,意味着在中国的自动驾驶企业有机会尝试新的东西。
今年上海车展的时候大家讨论出海,而且叫新出海。我一直认为新出海是回应去年的出口排第二,今年前几个月排第一,我理解新出海其实不意味着仅仅是整车的出口,未来主机厂一定在国外建厂,一定会大规模的输出产品和技术,新出海代表中国方案和中国技术的出口。中国的零部件厂商,比如地平线现在在跟大众做合资,那就意味着你走入了国际厂商的视角,这是新出海的一个趋势。新出海的趋势一定是电动化,你说我走传统的底盘,传统的东西没有机会,客观地说发动机根本追不上,短期内不用想,肯定是要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着手。
智能化的技术探索可以说我们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做系统集成的,有做芯片的,都做出了产品,不是说在实验室的简单产品,已经是在示范应用了,可能数量级是不一样的,多的到几十万、上百万辆车的出货,少的也有几十台上百辆的车。但看报表做新能源车的车厂没有几个赚钱的,做智能化的、做零部件和解决方案的,赚钱的也不多,仅仅是我的感觉。回到所有人的关注点,不管你说我是要做市场份额,做市场规模,还是要做商业运行,还是做收益,最终回答的问题,大家的逻辑都非常清晰,你得有你的商业模式,你怎么挣着钱,怎么活下去,怎么能可持续的发展。这是大家都关注的,中国的企业一直都在快速地迭代。
这两年我去车展,大家是“花卷”,花样式的卷,各种东西都在做,但是核心的问题是内部竞争太激烈了,大家也会更多的区探索商业模式,我感触很深的是一说舱驾一体,大家不约而同地都拿出了解决方案,不管以前做什么的。中国零部件企业面临的挑战巨大,要解决技术创新还要解决商业模式变现问题,还要解决与时俱进,与时代潮流齐步跑的问题,不然就会被行业甩开、得不到媒体的追捧和资本的跟进。这个是最大的挑战。
所以我自己也在思考,智能驾驶往下走该关注什么,应该有几个合理性:第一是技术方案的合理性,以前追求高性能、高算力的芯片,大家拼命地往里头集成,在做智能座舱的时候,大家带几套8155(芯片)就成了比较的依据。但这是不是我们需要的技术方案,包括未来供应的安全都需要探讨。
第二是成本的合理性,最终买单的不是政府,我相信在座的企业家不是为了给政府买单,是需要规模化出货的,如果成本没有竞争力,你可能熬过一年但是熬不过三年,更别说做成百年老店。
第三是应用场景的合理性,现阶段所有车都完整地100%的配装(智能驾驶系统)还挺难的,要走出商业模式,一定要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往下走。
我一直在思考,电动化比智能化早走了几年,在2010年、2011年,我刚回国的时候做电池也是很贵的,电池做到5000块钱一度,成本是3000,一算好像是一本万利的生意,紧跟着LG、三星进中国,把电池的价格打到了不到2000。后来,价格又涨起来了,出现了补贴,但是补贴让电动化走了一段弯路,大家一开始不是追求技术和产业化,大家拼命的是在寻找我怎么能拿到地方补贴,怎么能造出车来放在那,怎么上牌,后来路径中出现了弯路,部里开始严管,包括能量密度指标、3万公里的里程验证,走到智能化的路径,全指着中央补贴、地方补贴已经走不通了。
大家应该更简单的想明白,老百姓为什么买这个产品,为什么选择这个技术,、这是最关键的。如果让老百姓深刻地感受到付的每一分钱超值了,不用宣传和大规模的推广,口口相传也会出货。如果大家看不到价值,你只能靠补贴和商业手段做,但这是不长久的。
现阶段我比较关注的是谁能把商业模式走通,谁能让2C的客户(不是2B的、2G的客户)愿意花钱买单,对于自动驾驶,真正把梦想变成现实是巨大的挑战,谁走通了这个谁将有巨大的机会。
今天有几个芯片企业的领导在,大家都知道计算芯片对算力和能耗的要求,对先进制程的要求都很高。有了硬件需要软件,自然说到操作系统,大家就开始聊,国产的操作系统什么时候出来,能不能围绕操作系统把软件应用建起来,打造一个生态。生态出来之后,上下游能不能更紧密地协同,这些挑战是技术层面的。
另一块,我认为最关键的是中国方案,我一直认为单点的技术你想突破,可能能行,但说实话挺难的,需要持续的创新以及耐心、恒心。
我一直认为中国的智能化往下走其实不是单一企业独立作战,一定要上下游,从芯片到软件、到汽车电子、到整车、甚至到运营商都要协同起来。单打独斗是国外企业希望跟你拉开差距的选择,最好你垂直整合,从头做到尾,等你把他踩过的坑走过一遍,吃过亏以后,人家又把你甩开了。别人不怕你单打独斗,更希望看到你单打独斗,中国要利用好自己的产业优势,利用好场景,不管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一定要想明白在哪种场景下,把我们的上下游整合到一起,这块是有价值的。
示范区要做两件事:一个是说服老百姓,智能驾驶有什么好处,我们说在智能驾驶示范区,能不能让普通开车的人也感受到智能化的基础设施给我带来的益处,让智能的车更安全高效,让普通人也更安全高效,这是教育示范,教育用户;第二个,示范区一定要探索商业模式,目的是什么,就是要用起来,要用好,让我们的一些新技术在上面得到验证,让我们的商业模式得到验证。
对于大家比较关注的,我们也在聊数据的事,车上的数据怎么能帮助你优化是非常直接的闭环,但是想一想数据怎么能共享共用,我们面临着挑战,我干电动车的时候,我觉得说服车厂把数据拿出来是不可能的,车厂很担心,我能理解,因为我也是车厂出身,拿出数据意味着交出了所有抵抗能力,有什么毛病都可以看到,数据支撑对所有问题的判定,我在车厂那边也很抵触。现在阶段看数据是很关键的,而且数据不仅是零部件厂商用。
最后是技术推广过程中,光讲技术先进性了,没有讲到老百姓买单的人,用车的人,是很大的问题。导致了很多智能化的东西,纯为智能化而智能化,跟产业逻辑有时候接不上,导致大家跟主机厂聊天接不住,为什么接不住呢,做一辆车做五辆车没有问题,证明我有这个能力,再往后做,要先看看别人,谁当第一个吃螃蟹的,活得好,才可能往下走。
问:国产级芯片替代情况到什么程度?自主的车规级芯片在算力算法方面有哪些独创优势?
原诚寅:我不是芯片专家,主要是作为一个行业平台,更多讲的是行业数据。印象中2018、2019年刚开始看车规芯片的时候,我拜访过很多整车企业,整车企业跟我说了“三不原则”,不好用,不敢用,不能用。芯片企业也是深有体会的,第一没有人用,上来要担着风险。第二配套的能力,工具链太弱,我理解以前做消费的传统芯片企业,更多的是就做芯片产品,不用考虑生态,只要别人知道怎么用就行了,而且做的是很小很细分的芯片,不是高复杂度、高性能的芯片,工具链基本不用想,用国外的就行了。自主的芯片,因为流片成本巨高,不卖千万级没有机会把本摊回来。
我一直以为国产芯片比进口芯片便宜,后来发现国产芯片贵多了,一旦国产芯片出来,进口芯片能降价降到你无法抵抗。2018年、2019年,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很多芯片企业特别苦,我们说去上车,他们也觉得这是个忽悠,主机厂为啥用我的呢?当然主机厂给的逻辑也不对,最不愿意听到的主机厂叫做直接替换,管角要一样,操作系统里的硬件配置要一样,软件要一样,恨不得那个芯片焊下来,把那个芯片焊上去就平替了,我认为这个不现实,特别是先进复杂的芯片来说太难了。
现在自主化率还不好,个人的观点,我没有拿最新的统计数据,去年底今年初和很多主机厂在交流,疫情三年对大家的冲击很大,发现几十块钱的芯片也能变成几千块钱的价格,做芯片贸易是暴利,做芯片企业不一定暴利,但是做芯片企业好融资了,大家都愿意投,基本上我见过的投资人不投几家芯片企业都觉得不算投资人,至少不算高科技领域的投资人。中国芯片企业这几年,不一定是最健康的,这是个人的观点,有人投钱是特别好的事,因为大家关注到重要性了。但是一堆人无目标、不讲原则的投给你,也不是好事,有时候会让你失去自我,或者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了,这是很恐怖的事。
自主率我们看到是芯片自主化5%-10%之间。现在有几款国内的主机厂在跟我们提,希望能把自主化率提升到50%、60%,实现时间比较短,是到2025年、2026年实现。最大的问题是芯片企业都会面临的,它(主机厂)不承诺是哪个车型,可能是没有量的车型做的试验。
为啥呢?国内靠自主品牌,比亚迪100多万辆,可能有需求,其他的大多数主机厂自主品牌十几万辆,让芯片企业给你开发产品,没有量的芯片是不行的。
大家在做国产替代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些问题。第一是生态,芯片上车一定不是芯片企业发挥巨大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决的,一定是下游的用户,而且下游用户要说明白要什么样的芯片。
所以我们呼吁,现阶段国内的整车企业不要搞个性化的定制,任何芯片企业都接不住,最好是大家一块,围绕着几大类芯片,不要说每颗芯片都替代,关键的几颗形成统一的方案,大家都去推某几个典型产品,有人说这是时代的倒退,市场经济转化为计划经济,我个人也不希望,但是这个阶段希望能够通过这样,让国内的芯片企业知道应该开发什么产品,芯片企业害怕的不是投钱开发,而是开发出来没有人用,最后完全浪费了,因为开发芯片产品不是一年的事,是几年的验证,几年的研发,长周期的投入。如果只是复制国外的产品做典型复制,过几年人家出新产品把你的替代掉了,前面花的钱就浪费了,这是很恐怖的。
生态是强绑定的,我一直鼓励国内的主机厂开放拥抱上游的企业。中国车用芯片这块儿,第一步是生态,我认为生态是最关键的,有人用的芯片产品,哪怕现在的水平跟英飞凌、恩智浦差远点,不是大问题,因为你能够迭代,不断的提升。没有人用的芯片产品哪怕说得再先进没有人用,规模效应出不来,成本降下不去,技术迭代实现不了,两年后肯定死。生态是我关注的第一位。
第二个,我认为芯片设计企业,国内有很多优秀的,很多企业都涉猎芯片,最近担心的是几个点,EDA市场太小了又高度集中,国内几个大的EDA企业离国际差得很远,真不是简单的组织一个科研攻关就能搞定的,第二块是制程,某一些芯片问题能解决掉,有些也在做,但是我们跟国外的差距还是很远的。我觉得制程是未来另一个卡脖子的点。
第三个卡得很难受的是芯片的直接下游Tier1,不管是芯驰还是地平线,为什么自己做生态,是找不到足够强大Tier 1支撑你,去把自己的产品用起来,没有办法,我理解大家本心不想做垂直整合,创业企业做垂直整合,那不是相当于你把辛辛苦苦弄来的钱,一多半做不擅长的东西,但是没有办法,只有通过生态往下走。
我自己感受到的,当然不知道芯片企业是否有同样的感受,就是标准和验证。 我上周和中国检测检验学会的人聊,其实我个人的想法是有矛盾的,第一希望标准不要那么多,不要那么复杂,一般的标准是羊毛长在羊身上,建标准就需要检测,检测的费用,要么芯片企业承担、要么整车企业承担,最后转化为成本一定是消费者承担,标准多了对这个产业没有好处。但是我们又跟国外不太一样,我跟主机厂聊,主机厂跟我说没有标准更难做,为什么呢?一旦出了事,谁来承担责任?肯定是选型的或者是设计的人来承担,更担不住。我们最近一直在跟行业伙伴交流,谁需要什么,行业伙伴愿意牵头去弄,先整理起来,但是我认为基于标准的测试结果和产品认证是需要行业共享的,不要每个主机厂单独拎出来弄一遍,一是把周期拉长了,成本增加了,效率降低了,最后受害的是合伙人,主机厂说我想自主化芯片,但是没有那么多钱去做所有的验证,这是很有挑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