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苹果技术专家汇聚平凉灵台 探讨老果园提质增效可行性方案
中国甘肃网4月23日讯(本网记者 宋芳科)在种植面积无法规模增加的前提下,如何促进苹果果园提质增效,是全国苹果产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4月23日,全国老果园改造研讨会暨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协作组年会在平凉市灵台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苹果技术专家汇聚一堂,深入探讨研究苹果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可行性方案。
全国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园艺处农艺师王克健表示,近几年在保障粮食有效供给,防止耕地“非粮化”政策背景下,良田好土要优先保粮食,果树苗木尽量上山上坡,靠面积取胜的老路行不通。如何在种植面积无法规模增长的前提下提升苹果品质和产量,推广新技术,优选新品种,应用新机制,发展新模式,加快改造老果园是有效方案。
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李福介绍,甘肃省苹果栽培历史悠久、自然生态条件优越,苹果产业已成为全省最具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和比较效益最好的富民增收产业。目前形成了以平凉、庆阳为中心的陇东黄土高原区和以天水为中心的陇南浅山丘陵区两大苹果优势产区。
李福表示,全国老果园改造研讨会暨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协作组年会在平凉灵台召开为甘肃改造老果园探出经验方法,提供解决方案,进而推动苹果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希望平凉灵台坚定不移走可持续、绿色化、链条式发展路子,为全省乃至全国老果园改造和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树立样板。
平凉市委常委、副市长陶卫方介绍,平凉市优质苹果面积稳定在150万亩以上,先后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绿色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8张国家级名片,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品牌价值160.54亿元,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亿元。
陶卫方表示,灵台县作为种植优势区域,坚持“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发展方向,狠抓乔化园改造提升和矮化园扩量提质,全力实施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推动苹果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为老果园改造探索可行方案,促进苹果产业了持续发展。
灵台县地处黄土高原苹果最佳适生区,是甘肃省18个苹果优势区域重点县之一。目前,全县矮化果园面积达到9.5万亩,其中高标准矮砧果园5.5万亩。2022年果品产量达到23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
近年来,灵台县在苹果产业发展上及时提出“打造国家级矮砧苹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高端果品生产基地和矮砧苹果‘高新尖’技术研发高地”的新目标定位和发展思路,持续推广新优品种,加快老旧果园改造提升,为苹果产业发展赋于了新动能。
随着中国苹果产业的发展,当年的盛产果园已经成老果园。同时,受到土地制约,以大规模增加苹果面积促进苹果产业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全国老果园改造研讨会暨苹果矮砧集约高效栽培协作组年会希望通过技术进步促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在面积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实现高质、高产。为此,当日上午,与会专家走进灵台县独店镇的果园实地调研,看老果园改造的具体案例和成果。
“我们这边秋天阴雨天气多,苹果着色困难,导致商品果产量下降,我们这次改造老果园换了品种。”一位果园场主如是说。
而灵台已经成为平凉苹果新品种实验和种植的前沿,当地在推广瑞雪、瑞阳、秦脆、爱妃等新品种的基础上,新引进栽植九月奇迹、信浓金、瑞香红、维纳斯黄金等优质品种。其中爱妃、瑞阳、瑞雪三个新品种在灵台县栽植已经初具规模,并且瑞雪、瑞阳、爱妃等几个新优品种的全国定价权在灵台,实现了优质优价,促进了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灵台县分年度、分片区逐步将老果园改造提升为新优品种矮化果园,持续扩大矮化果园面积,打造国家级矮砧苹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至目前,全县采用抗重茬苗木建园10000多亩,采用蹲靠接、高接换优等技术改造更新老果园6000多亩。通过提质改造解决苹果发展的瓶颈问题。
当日,“苹果产业技术成果(灵台)转移转化服务中心”在平凉灵台揭牌。中心汇聚苹果产业前沿技术,搭建学术交流和成果转化平台。当地希望以此为抓手,推动苹果产业向现代化、集约化、高效化发展,为打造国家矮砧苹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注入新的更加强劲的动力,为全国老果园改造和矮砧苹果产业发展作出示范、趟出路子。